《男色多瑙河》小人物的夢想
一言以蔽之:演得好,拍得好,但故事還不夠強
常看這個部落格的人大概都知道,火行者對同性題材實在不太能消化的,所以到現在還不敢看《斷背山》,很怕看完之後沒感覺而對不起李安…。《男色多瑙河》這片,看了片名也知道是同性題材,不過還是因緣際會看了片子…
P.S.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是本來就愛看/能看同性題材的觀眾,應該可以把火行者的評分再自行加分一點。
沒想到,對一個不太能看同性題材的觀眾來說,《男色多瑙河》其實門檻並不高,還蠻容易看的。或許是因為,《男色多瑙河》並不光是兩個男人愛來愛去而已,它還有著友情、理想、與掙扎。Ioan是從羅馬尼亞偷渡到羅馬只會修車的年輕人,Michele則是羅馬的清潔工,兩個窮人的夢想是賺到錢之後要合開一家店。
電影剛開始是Ioan小時候的事件,也算是在描述他的理想和動機形成的一個背景,或許也包括了一些他的創傷,不過這部份,火行者的感受並沒有很深,沒有被衝擊到或是震撼到,反而是他長大了之後,拍了一張照片放在封面,和一些他小時候的事件有了重疊時,讓火行者心寒了一下…
《男色多瑙河》比較讓火行者喜歡的,是飾演Michele的盧卡里奧奈洛,他的演技好棒,在一次離別的擁抱,那能收能放的淚光就讓火行者懾服了。反而是攝影師看上Ioan邀請他離開Michele去當模特兒的部份,比較沒有說服火行者,因為並沒有感受到Ioan身上的模特兒氣質,就連他走上舞台時,和旁邊的專業走秀背景角色比,都覺得有落差。
整部電影的感覺,蠻讓人無奈的,他們都是一事無成的小人物,都是不希望一輩子只是一事無成的小人物。或許也是因為他們際遇的關係,讓他們有一種…依賴吧,然而…電影的最後五分鐘,給火行者很多的惆悵,蠻喜歡導演呈現的方式(重要劇情,不多說),感性比理性多,不是去告訴你發生什麼事所以誰怎麼樣,來讓你知道如何去感受;而是讓你看到某些人的反應、感受,你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男色多瑙河》讓火行者最欣賞的一點大概就是演技的部份了,攝影也十分搶眼,不論是角度或是拍攝的技巧,讓這部片子很賞心悅目,導演對片子的處理也不差,但似乎還少了一點什麼,讓火行者無法把自己投入,或許是先天的障礙,就沒有想要把自己投身男男電影的慾望(這方面火行者很膚淺,愛情就是喜歡看帥哥美女光站在一起就浪漫得要死,如果不帥不美至少一男一女夠真摯也是可以感動得要死),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為故事的吸引力還不夠,選擇來描寫這段故事的每個小段落,組合起來不特別,雖然演得好導演得好拍得好,但如果沒有能夠讓觀眾去關心的話,就會有一點旁觀的距離感。
《男色多瑙河》是已經不差了,或許對本來就會看同志電影的人來說,會更不錯吧。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它並沒有讓一個不喜歡看同志電影的人因此而喜歡上同志電影。 ^^"
觀影最低需求
□本來就能看同志電影
□看電影會欣賞攝影
□喜歡感情比較壓抑不外放,表面很淡,內心很複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