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口是心非》:肉體方程式


你的眼睛焦點,其實透露著你的大腦與心靈最期待的肉身顯影。

你不會太在意自己的背部是否長出了顆青春痘,因為看不到,擠不著,即使偶而會癢,靠著牆磨蹭兩下,或者用「不求人」搔搔癢,一切也就過了。


但是你會很仔細地盯著女明星茱莉亞羅勃茲的背部細看,「你瞧,光滑的皮膚上有顆小痘痘!」


那是《口是心非》中僅有的一場床戲,貴為影后,同時也是人母的茱莉亞無意要讓觀眾全身上下看個夠,看光光,但是床戲不能太寒酸,於是她選擇裸身趴在床上,除了腰部以上的背影,其實你什麼都看不見。


但是,那樣就夠了。這一點,大明星比觀眾更明白。


透過強光,把底片投射到大銀幕上,電影獨具的「放大」效應,讓觀眾得以對偶像有更精細的審視與品評,白玉上有無疵瑕?聖潔是否跡近完美?給觀眾看見部份他想看的,而不是全部,其實遠比一切都奉上,鉅細靡遺來得更吊人胃口。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新書「相遇(Une Recontre)」中,收錄了一篇他在1995年慶祝電影誕生百年時所寫的一篇短文「這不是我的慶典」,提到了電影技術對整個世界文化有兩大貢獻,首先是隨之而興的影視文化成了「讓人變笨的主要行動者」,其次則是「全球性偷窺行為的行動者」。


不論是銀幕女神,或者聖殿英雄,提供肉身做為萬民擁戴的標的,其實是最簡單的「造神」運動,差別只在標籤,有人選擇「欲望」,有人選擇「清純」,有人則是 「慵懶」,還有「粗獷」,「頹廢」和「陽光」等,隨時等人換用張貼,標籤或許不一,但是讓人更能窺見偶像的肉身與靈魂,卻也形成了明星與觀眾對話的神奇密碼。


茱莉亞羅勃茲在《口是心非》飾演中央情報員幹員克萊兒,她愛上了克萊夫歐文飾演的英國情報員雷,兩人很快就上了床,但是克萊兒另有任務在身,即使動了真情,卻也瞬間就下了迷藥,暈迷了雷,身心受創的雷卻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找到了克萊兒,想要報復,但更想再續舊情,那種戀愛中人永遠難以分清的複雜情緒,讓他們關進房中就三天三夜沒再出門,房內雲雨風情可以想見,卻不是全片重點,等到鏡頭終於推進到床上時,已經是兩人歇息後的身影,雷的手與唇就順著克萊兒的背部移動,於是觀眾看見了克萊兒的背部肌紋,也清楚看見了那顆微微突起的小痘痘。


那不是特效,而是私密。明星獨具的私密,透過放大效應,儼然有了肉體芳香的醉人餘韻,實在又有效地滿足了觀眾的偷窺心理。


肉身,人人都有,原本無啥稀奇,會對著別人的肉身大呼小叫,卻是人類最獨特的怪癖,如果看到的是名人肉身,聒噪的程度更以千百倍的立方速度爆增,如果茱莉亞羅勃茲以正面露人,所有的目光就會全部被肉身奪走;如果,只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反而讓人在憧憬與解讀之間,有了喘息與思考的空間,反而得能更深入體會此情此景的實際意義。


背影,有如提味的薑葱,撩動了觀眾的欲望興緻,卻無礙於往前滾動的劇情主軸,填補了觀眾的期待,卻又以意猶未盡的尾勁,點撥更多的欲望(羅勃茲很快就起穿床穿衣,同樣是背影,同樣是肉身,前胸曲線就驚鴻一瞥地小露出了一道弧線就隱沒在上衣之中了…),是的,狼吞虎嚥不如細嚼慢嚥,大口咀嚼不如淺嘗即止,吃不到的扼腕,反而讓人的心情更加蠢動,更加急切。


透過茱莉亞羅勃茲的背影,我看到了誘惑人心,屢試不爽的肉體方程式。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225】 200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