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務風雲》無情視角看情報員的無情世界
《特務風雲:中情局誕生秘辛》缺少了一個明確的情緒依歸,過多的資訊量讓觀眾在經過近三個小時的片長後仍覺得意猶未盡,而片中角色的冷血無情,即使貼近現實,仍讓人對這部片子雖充滿尊敬,卻很難真正擁抱。
一個人會願意為忠誠付出多少?一個人又會願意為自己所相信的東西犧牲多少?這是Robert De Niro在經過了13年重新拾起導演筒(嚴格來說沒有那麼久,傳說中他計畫拍這部片子計畫了12年)後,試圖要透過特務風雲探討的問題。而就某方面來說,他的確也成功了:在特定片段,特務風雲宛如CIA版的教父:一樣探討組織的演變與成長、一樣見證權力的興衰,一樣看見在背後人性跟靈魂的傷亡。但不同於教父,《特務風雲:中情局誕生秘辛》缺少了一個明確的情緒依歸,過多的資訊量讓觀眾在經過近三個小時的片長後仍覺得意猶未盡,而片中角色的冷血無情,即使貼近現實,仍讓人對這部片子雖充滿尊敬,卻很難真正擁抱。
《特務風雲:中情局誕生秘辛》最大的優點與缺點出在它的故事上。編劇Eric Roth試圖要把從個人家庭觀到國際關係與情報員生活等題材,靠著不到三小時的片長傳達給觀眾,而這也很直接的造成電影裡少有具備充分時間或空間發展的人物抑或事件。相對的,如主角Edward Wilson或貫穿前後的豬邏灣事件讓人即使深入瞭解,也很難去認同或欣賞,更別說產生情緒上的共鳴。整部電影下來,Wilson幾近沒有展現出多大幅度的轉變或成長,原先的機械化與疏離感更讓這個角色除了寒意外,無法給予觀眾其他的空間。但即使故事可以用混亂來形容,電影進行了大約一半(約略在CIA正式成立前後)後,故事開始逐漸穩定(也或許是觀眾開始抓到看這部片子的要訣),這邊也是整部電影最豐富的地方:舉凡角色互動、故事深度或情緒衝突,絕大多數都在這邊獲得了延伸。雖然到片尾故事反而略顯冗長,但至少訊息透過中段,已有明確的表達。另外,只是個人想法:整部電影前半段常常運用的時空交錯其實相當不必要。畢竟,豬邏灣事件與整部電影的其他部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我倒寧可電影把這些片段集合在最後三十分鐘左右一次處理完成,這樣的效果或許會較大。
不過,De Niro或許不是第一流的說故事大師,但他肯定是最優秀的視覺藝術家。這部片子在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的提名可以說是當之無愧:不僅精確的重現了時代的氛圍,舉凡攝影或運鏡皆美到令人心碎。每個畫面都像一幅幅靜物畫,而即使在片中少有的動作戲裡,暴力仍以一種接近舞蹈的方式呈現。這讓看電影在故事之外,仍然是豐富的視覺饗宴。
演員上,Matt Damon不管是本身演技使然也罷,刻意強調也罷,那份完全沒有情緒的演出相當符合題材的要求。Angelina Jolie可以說完全浪費在一個沒有多少發揮的角色裡,就如同整部片子豐富的配角陣容:舉凡William Hurt、Michael Gambon、Alec Baldwin等,這些都是真正的一流演員,但即使他們都有一兩段發揮空間,終究他們在電影裡扮演的角色其實無關痛癢。唯一比較有趣的是Oleg Stefan演出Wilson的對應官員:那份情報員彼此競爭卻又淡淡相知相惜的情緒是電影裡少數可以感覺情感的部分。倒是Joe Pesci演出的Jimmy Hoffa(IMDb上不是這個名字,但明眼人應該還是看得出來)即使只有不到五分鐘,仍送出電影裡最值得回憶的一段對手戲。
此外,電影裡有幾幕擁有在觀影後仍揮之不去的威力。這些片段如一位可疑蘇聯情報員拉奏Tchaikovsky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與隨即出現的電話內容、一場美到不甚真實的處決、一段悲哀的自我了斷,甚至片尾Wilson點燃信紙並觀看其燃燒殆盡的畫面。在這部電影裡,它們結合了視覺上極度精緻化的震撼以及再冰冷處理也掩蓋不了的情緒張力,重重的擊打了觀眾的神經,也讓電影本身雖有些失焦,卻可以在結束後仍給予足夠的回憶。
到最後,Edward Wilson還是陷入了國家與靈魂的兩難。不知為何,Wilson很容易讓我想起Le Carre筆下的人物:那份對世界的麻木、對國家的愚忠、以及對自己與周邊一切的犧牲奉獻。整部片子若能夠拉遠一點看,就彷彿重現了冷戰諜魂等經典作品的那份精神。而也因為這樣,Robert De Niro還是值得尊敬:他拍出了一部忠實反應題材的電影:不煽情,不賣弄,只是細緻的,一步一步刻畫這個世界的冰冷。
綜觀下來,整部電影便是以一種無情的視角,觀看間諜與情報員所存在的無情世界。特務風雲反映了創作人的背景:感覺上較像是七零年代冷戰高峰的產物,而不是現代社會的註腳。或許這樣的冷調處理很難讓觀眾真正投入電影當中,將近三小時的片長裡仍有大約五十分鐘的故事可以提供回味無窮的反思。這不是一部適合每個人的電影,但只要試著去給電影時間與空間而不是把它當作驚悚片叱之以鼻,我想仍可以從其中得到足夠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