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從《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帶你更了解精神疾病


近期許多電影與新聞的內容,透露出一般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認識的謬誤,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精神疾病,或許電影《我發瘋的那段日子》能幫助你以全新的角度,來看待在女主角蘇珊娜「失常」的那段日子,以及人類大腦在醫學上未知的奧祕。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是一部特別且非常適合台灣觀眾觀看的電影,劇情內容與主角是真實故事改編,劇本改編自女主角蘇珊娜卡哈蘭《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描述實習女記者蘇珊娜在成為新生代記者的過程中,身體出現異狀,開始出現幻聽、妄想等「精神失常」,甚至在議員採訪中咆嘯、胡言亂語。

當蘇珊娜進一步接受醫院全面檢查卻找不到生理明確病因,雖然她沒有任何精神疾病相關病史,與精神分裂的臨床症狀出現不同,如癲癇、口齒嚴重退化、無法寫字溝通,但醫院團隊的診斷結果仍執意宣布她有酒癮或是思覺失調(過去譯為精神分裂),須到精神療養院做長期治療。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電影是傑拉德巴瑞特執導,他是一位愛爾蘭電影工作者,首部執導作曾贏得Irish Film & Television Awards (IFTAs)的新星獎,也曾獲日舞影展評審團大獎提名。

傑拉德巴瑞特將這部電影的諸多場景,專注於蘇珊娜自傳中的發病細節,從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視角交互觀看她的失常,並來往與她與家人求助醫學治療的詳細會診,過程的描寫宛如紀錄片般。

飾演蘇珊娜的「超殺女」克蘿伊摩蕾茲在片中展現說服力十足的演技,恰如其分表現相似思覺失調身處妄想與大腦極度敏感的狀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雖然沒有渲染或引人入勝的劇情轉折,連國外影評都評價它過於平鋪直述,但我認為這種不慍不火的敘事,才真正符合電影與自傳共同傳達的精神,它們都強調目前的醫學與媒體對精神疾病、神經學、心理學、免疫學研究還有很多未知,甚至面臨荒謬無知、以訛傳訛杜撰的濫觴之中。


我有這些傾向,我有病?
在社會大眾漸漸對精神心理健康關注的時代,還對於心理健康訊息模糊的我們,最大的困擾不是沒有相關資訊管道,而是如何藉由這些資訊真正獲得正確的認識。舉例來說,在電影《會計師》、《動畫人生》、《閨密瘋上路》《分裂》或談論憂鬱症的電影雨後春筍般冒出,很多人看完電影會立刻反應,我們也都有類似的傾向,很多人甚至說我們只是沒有被診斷出來。而這些言論出現的背後,很多時候是因為還對疾病的一知半解,電影片面的描繪往往讓人掉入「我有這些傾向」等於「我不正常」或「我有病」的謬誤陷阱。

這些一知半解,讓人習慣把人類正常情況貼上了疾病標籤。電影《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值得嘉許是它對此模糊空間盡力縮小,敘說清楚,因此在看完電影後,不會有人冒出說「我跟她一樣」,事實上我們清楚知道,我們偶爾有類似傾向,但我們永遠沒有到她那樣生病的程度。


過分擴大診斷,冒出隔空診斷
有傾向不代表有疾病,那些傾向都遠遠的離疾病還差得遠。有段時間精神科與心理從業人員,還有媒體都過分擴大診斷,也造成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都突然蔚為風潮,加速此等「我有這些傾向」等於「我有病」的錯誤認知。

人人都覺得自己有病,但可惜真正被精神疾病困擾生活的人,反而被這些正常人瓜分了醫療資源。尤其在電視節目上,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的針對新聞事件的發言,稍微不慎容易釀成隔空診斷,明明不是新聞當事者的醫生或心理專業人員,隨意評估當事者的身心狀態,加上思覺失調、憂鬱症、躁鬱症、器質性導致的精神患者,都統稱為精神疾病,在使用「精神疾病」一詞時,包含了太多種可能,不只沒有讓社會大眾對疾病有更多認識,反而讓民眾掉入陷阱,各自想像,對精神心理疾病更加深錯誤認知。例如,憂鬱症即便有幻覺、幻聽,也是非常「輕微」的偶發現象,甚至是「重度憂鬱患者」才可能有這樣的症狀,普遍憂鬱症患者幾乎少有幻覺、幻聽,更不太會被困擾。


老是思覺失調/精神分裂、多重人格傻傻分不清?
另一個最常在媒體上犯濫的錯誤,便是精神分裂與人格分裂傻傻分不清。兩者因為中文語言的翻譯,常會出現誤會。精神分裂的原文是Schizophrenia,希臘原文意思是「分裂的心智」,此並非指人格的分裂,而是最早指一個人的心智「思考」、「知覺」、「記憶」彼此之間功能分離的狀態,現在改正的譯名思覺失調,可能更接近原來意思。

思覺失調典型的症狀是妄想、幻聽或出現幻覺,非心理因素,成因複雜,但認定是腦部疾病,患者無法區別現實,有些能復原,但有些需要倚靠精神藥物以及相關社會工作、心理健康協助適應疾病,回到日常生活。多重人格原文則是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現在改名為「解離性身分障礙」,最好理解方式可以想成一個人身體裡住著多個不一樣的靈魂,雖然成因爭議多,但理論上多認為是心理因素,源自幼年的嚴重虐待、性侵等創傷事件,病例屬罕見。多重人格的每個人格有自己完整的「思考」、「知覺」、「記憶」,與思覺失調很大不同。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開啟對人腦研究新頁
人類大腦還有很多醫學上未解的謎團,《我發瘋的那段日子》講述的便是過去很多可能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或精神疾病的少數人,其實沒有被正確診斷,他們的腦炎被判斷為思覺失調症,原本很可能藉由正確治療服藥,順利恢復健康生活,但因為沒有被確診,他們白白耗費時間在精神醫療的治療歷程,痛失大半人生在錯誤復健方法上。

或許《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是一個適合作為提醒的警訊。對一般社會大眾來說,電影提醒我們對精神健康領域尚處在模糊懵懂的空間,如何不曲解那片模糊空間,真正認識精神疾病,無論是醫學、精神健康領域的助人者、或是社會上的我們,都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延伸閱讀
左岸文化出版《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對於過度診斷,正常人都變成精神病人,真正有精神疾病者被瓜分資源,有精闢描寫。「每個人有各樣的生活經驗,有各種情緒起伏:壓力、失望、傷痛、挫折。這些都是作為人類會陷入的低潮狀態,不應被當作精神疾病。」


行路出版《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是電影《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的改編原著、蘇珊娜卡哈蘭的自傳書籍。


電影《一念無明對精神疾病中的躁鬱症有深刻的探討,包含內心與家庭、社會的多方面描繪。電影可搭配與前推薦書籍《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觀看,社會中的「躁」、「鬱」、「瘋」是否是精神疾病的過度診斷?當人生中的挫折、緊張、焦慮不到疾病程度,是否被過度解讀為精神疾病?反之,如果確實患有精神疾病,卻始終因資源不足,在醫學用藥沒有進步、社會工作、福利資源上沒有多元,這究竟是否顯示,精神醫療的相關領域對這些真正生病需要被協助的人,仍缺乏有效支持?

作者:Angela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00】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