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窒愛難行?5部讓你對母愛膽戰心驚的電影


精神分析中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與克萊恩學派開創了兒童精神分析以及客體關係理論,闡述了兒童成長與母親間的愛恨。無獨有偶,在電影方面也出現相似論述,描繪孩子成長心智與母愛間的愛怨糾葛。

母慟的遺憾悲劇:《晚安媽咪》(Goodnight Mommy)
晚安媽咪》是2015年代表奧地利角逐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畫面優美殘酷,風格疏離。故事描述的漂亮的雙胞胎男孩,住在與世隔絕的鄉間大屋,他們迎接頭部纏滿繃帶的母親返家。然而,這位熟悉又陌生的母親,回到家後的行為異常詭異冷酷、鐵面無私,對雙胞胎不聞不問,究竟她是溫柔的媽咪,還是神祕陌生人?雙胞胎決定測試母親,找出心中答案。

賽佛林費雅拉(Severin Fiala)與薇若妮卡法蘭茲(Veronika Franz)首次聯手編導的《晚安媽咪》,主題誇大小孩對母愛的扭曲,製造出驚悚懸疑。當遭逢家庭變故,孩子對溫柔母愛的渴望與安慰,能引發多大致命悲劇?電影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問題卻直搗人心。


父親之死的糾纏:《鬼敲門》(The Babadook)
六年來始終無法從丈夫車禍死亡復原的媽媽艾蜜莉亞,在孩子出生時,丈夫也去世。面對那位打擾她生活、從未給她安靜日子的6歲兒子山繆,精神快面臨崩潰的她,意外得到一本名為《巴巴杜》的童書繪本。而這本書的故事詭異,也讓這個家接二連三出現恐怖現象。

相較於《晚安媽咪》小孩長出對愛扭曲的需求,珍妮佛肯特(Jennifer Kent)編導的《鬼敲門》,小孩山繆雖然從未有生日派對,他的出生伴隨了父親的死亡,成了間接兇手。但他對母親缺席的愛卻是積極正向,他最後與母親處理怪物巴巴杜的方式,也讓電影的結局頗有力度。


母親的窒息情感:《母侵》(Mama)
兩個小女孩迷失在森林裡,多年來被一個無法安息的鬼魂收養照顧,它對孩子滿是佔有欲和令人窒息的母愛。當這兩個女孩獲救,並被潔西卡雀絲坦與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帶到城市裡生活的時候,恐怖的問題便迎面而來。

本片製片吉勒摩戴托羅表示,「所有鬼故事都源自於童話故事,而最可怕的兒童鬼故事當中一定都有個發瘋的母親。」因此,《母侵》便是把一個佔有欲很強的母親塑造成怪物的形象。因為每個人都看過這樣的媽媽,不管是自己的、朋友,或是在虛構的故事裡。


母親的嚴厲管教:《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
樹立起麥可漢內克大師旗幟之作,精準描繪人類心理深處的壓抑跟性渴望。與母親相處上,長年被母親嚴格的保守管教、困在母女關係的愛莉卡(伊莎貝雨蓓 飾演),她唯一能感受被愛的方式,是到錄影帶店看色情影片、到露天電影院看情人們做愛,這樣病態的心境,讓她接觸班諾馬吉梅飾演的陽光男學生時,更顯出她渴望被虐的性格。

鋼琴教師》是麥可漢內克史無前例一次囊括坎城三項大獎的電影。值得玩味的是,被這部作品吸引的影迷,多是不偏不倚被愛莉卡的陰暗面或母女關係所吸引。無獨有偶,在2010年娜塔莉波曼主演的《黑天鵝》中,也有相似的描繪,只是娜塔莉波曼更執迷追求母親口中的完美。


迷信的母親逼迫:《魔女嘉莉(1976)》(Carrie)
史帝芬金的處女作、同名小說改編電影,也是青春校園恐怖片的始祖,最早為導演布萊恩狄帕瑪執導《魔女嘉莉(1976)》,後來有2013年「超殺女」克蘿伊摩蕾茲主演的新版。故事描述,被偏激的宗教狂熱母親教養的嘉莉沒有朋友,因而在學校受盡欺侮;可是她卻擁有能夠展開恐怖復仇的超能力。

史帝芬金的魔女嘉莉受困在母親對罪惡的偏執,認為所有與「性」有關的事物皆是邪惡的。母親對性的嚴厲,讓嘉莉面對第一次的初經惶恐反應,遭致學校同學的嘲笑霸凌,激烈的現實衝擊,也開啟她內在魔女的超能力。

作者:Angela

本期焦點-【v.606】 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