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好萊塢》:從前,有個好萊塢
《好萊塢》可被視為《從前,有個好萊塢》的影集版,劇情甜美的像是一場反諷的夢,用戲劇裡的美好大同世界來看現實人生的限制與打壓與迫害。
「我很榮幸可以跟你合作,雷蒙。我認為你我要的都一樣,我想訴說重寫這個好萊塢的故事,也許有一天你這個半亞裔導演,無需隱瞞真實身份,你就只會是個導演。我也不用當寫白人女孩故事的黑人編劇,我就只是個編劇。這樣不是很棒嗎?」
保守的40年代好萊塢,一群年輕人渴望在好萊塢闖出名聲,但掌權者只想要馴服年輕人,逼迫他們向權勢低頭。然而,這群熱血的孩子,憑藉著一股向前衝的勇氣與決心,意外在好萊塢掀起改變的風氣......
Netflix 影集《好萊塢》,片如其名,充滿夢想,彷彿是平行時空的存在,看見女性成為好萊塢主流片廠的掌權者、黑人女演員順利當上電影女主角、黑人編劇的名字不會被剔除、同志們可以大方承認性向、亞裔演員的角色不再被白人演員搶走等,劇情甜美的像是一場反諷的夢,用戲劇裡的美好大同世界來看現實人生的限制與打壓與迫害。
《好萊塢》可被視為《從前,有個好萊塢》的影集版,片中穿插許多真實的人物與事件。例如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大牌經紀人亨利威爾森,憑藉自身權力對他旗下藝人進行勒索與掌控、以《亂世佳人》贏得奧斯卡女配角殊榮的 Hattie McDaniel ,當年雖然獲得奧斯卡提名,卻要經過一番爭取才能進入頒獎會場,並且因其膚色問題而無法與《亂世佳人》的劇組坐在一起(這也是為何影集裡的 Hattie 要提醒提名奧斯卡的卡蜜兒坐在第一排最顯眼的位置)等。
影集也刻意在虛構角色裡融入真實人事,或讓部分角色在劇中活出截然不同的人生,模糊虛實的界線。例如加油站老闆朱尼爾的角色原型來自 Scott Bowers ,Scott 在40年代的好萊塢經營一家加油站,「服務」許多上流社會人士。影集中,朱尼爾罹患癌症,現實生活的 Scott 則在2019年過世,他在2012年出版的回憶錄中,詳述他與好萊塢名流交手的秘密往事。
此外,影集裡的洛克哈德遜參加《梅格》試鏡,NG了60幾次才完成,現實生活的洛克哈德遜首次試鏡,則是為了一句台詞NG38次。洛克哈德遜是好萊塢50年代相當知名的演員,儘管業界人士大都知道他的性傾向,但哈德遜並未出櫃,直到80年代罹患愛滋病後,影迷才得知這個秘密。影集版裡,編劇給了哈德遜一個新的人生,讓他能夠更自在地活出自己。
另外,女主角卡蜜兒華盛頓,是以 Dorothy Dandridge 和 Lena Horne 為藍本創造的角色,劇中,卡蜜兒憑《梅格》榮獲奧斯卡影后的肯定,但螢幕外的世界,首位黑人影后要遲至2002年的荷莉貝瑞《擁抱豔陽天》才出現。
Ian Brennan 和 Ryan Murphy 打造的《好萊塢》,以現實揭開序幕 (為能在好萊塢存活下去,尊嚴與原則都可以被拋棄),最終以滿滿滿的愛(虛幻?)收場。老實說,我沒有很喜歡《好萊塢》最後一集,我能理解導演想要藉由影集與現實人生的差異做出批判,同時致敬(也是挖苦)好萊塢電影的「Happy Ending」(圓滿結局只能存在影像中)。然而,太過飽滿與氾濫的情緒,還是讓我看得有些尷尬,甚至一度覺得影集會不會最後五分鐘突然告訴觀眾:「嘿,這一切都只是劇中角色做的一場美夢喔!」
撇開沒有特別喜歡的最終集,《好萊塢》有打動我(包括影片傳遞的訊息),前六集的節奏相當明快好看,影片的美術、妝髮、燈光、攝影都很精緻迷人,重現好萊塢黃金年代風華。演員群戲整齊,年輕演員外貌討喜充滿活力,演員前輩們則是舉手投足都是戲,看他們演戲很是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