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蘭立傳-明月幾時有
比起《黃金時代》的「蕭紅」,我們對《明月幾時有》的主角「方蘭」更加陌生。電影可以說是別出心裁的傳記片,拍起來沒有那種歌功頌德的詭異感覺,從一個時代、一個地方、一個人三個面去呈現「方蘭」這位傳奇女性,光是這個陣容就值得一看。
七月要上映的許鞍華新片《明月幾時有》,有周迅、葉德嫻(其他的演員彭于晏、霍建華、郭濤、黃志忠、蔣雯麗、梁家輝、王菀之、呂良偉、鮑起靜、春夏等人也都是兩岸三地的一時之選),配樂好像還請到久石讓,陣容很強(光是這個陣容就值得一看)。
電影可以說是別出心裁的傳記片,拍起來沒有那種歌功頌德的詭異感覺,從一個時代、一個地方、一個人三個面去呈現「方蘭」這位傳奇女性。雖然講述的是挺困難悲劇的一個時代,成果卻意外頗具娛樂性。穿插著梁家輝演出「偽紀錄片」與最後代入現代香港的畫面,整部片定調不在於「還原歷史現場」,而是「回憶和追念」。
比起幾年前《黃金時代》的「蕭紅」,我們對《明月幾時有》的主角「方蘭」更加陌生。電影從1941年香港淪陷之後,游擊隊奉命營救中國文化人士的場景開始,帶出原為小學教師的方蘭如何成為香港地方情報部成員的過程。接著便聚焦在方蘭與在香港地方活動的小人物,如何在抗戰幾年間,隱藏自己的姓名樣貌、離開自己的家,明裡暗裡地對抗日軍。
朋友說她喜歡港味重些的許鞍華,不喜歡許鞍華近幾年拍的電影(朋友最喜歡的是《女人四十》)。確實我也覺得許鞍華最好的片是純香港味道的電影(我目前最喜歡還是《桃姐》和《天水圍的日與夜》),但許鞍華給我感覺很在時代浪上,近年拍的似乎都是中資片,在規模、故事與呈現出來的味道,都與我們喜歡的那些電影很不一樣。但我也喜歡《黃金時代》,覺得那些實驗性的手法、那個時代與那些戲都拍得很好。也許那個味道不一定是合乎我心目中某些歷史人物的面貌,可許鞍華至今仍不斷變化的狀態,讓我作期待她拍的片,也希望她一直拍下去。
《明月幾時有》是在《黃金時代》後的作品,一樣是回到過去、以女性角色為中心,只是方蘭畢竟不是像蕭紅一樣的文學家,留下的文獻沒有那麼豐富。從電影成果看,方蘭的故事一部分依附在大時代其他人的故事裡,一部分則是晚輩的回憶,其他空白的部分,只能像傳說一樣地、透過想像去補充。因此,對我來說,這電影有意思的地方,不在於它呈現了什麼真實的過去,而在於它為方蘭、劉黑仔等不是那麼偉大的人物,做了個紀念碑(也許是較為浪漫不真實,卻十分可愛的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