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精神病患的世界是怎樣的?
身為置身事外的人,要批評別人都很容易的,但《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就帶我們進來這個世界看看,一個「疑似精神病患」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他們身邊的人又會怎麼樣看待這個人。克蘿伊摩蕾茲演得非常精采,病前病後判若兩人。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是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也有出了書,在官方釋出的劇情介紹中,其實也都把真相給說清楚了,所以不太需要擔心「梗」的問題,我也覺得這部片子的重點不在於懸疑感(到底女主角是怎麼了),所以是否保持未知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它並不是那樣子的商業娛樂。
比較重要的,是要去跟大家一起經歷這個事件發生的過程,包括女主角本人,從一些莫名其妙的小症狀開始,到影響到工作,最後開始失控,她自己會是什麼樣的感覺?而她身邊的人,長時間相處的同事,能夠和一個情緒似乎很不穩定的人共事?當她的情緒會影響到手上的工作甚至別人的工作時?
還有家人,對她的父母來說,雖然她是自己親身的孩子,但孩子根本就判若兩人,不知道她怎麼了,也無法和她溝通,根本不能理性互動,要如何一直包容?且當她的陰晴不定變得很可怕的時候呢?比如會突然抓狂?還有男友,男友不像家人是被血緣給綁住的,若自己愛的那個人完全變了個樣,且沒人知道怎麼回事,也不知道會不會康復,這樣還能不離不棄?
身為置身事外的人,要批評別人都很容易的,但《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就帶我們進來這個世界看看,一個「疑似精神病患」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他們身邊的人又會怎麼樣看待這個人。
我不知道大家對於「精神病」的感受是如何?但通常不會是好的感覺吧?害怕?嫌惡?敬而遠之?坦白說,我會想保持距離,因為覺得他們有著不確定性,我無法知道他們會做出怎樣的行為(比如我會想…萬一她拿著菜刀切水果時突然抓狂怎麼辦),但仔細想想,沒精神病的人也很難說不會有很多亂七八糟的行為?
如果對於精神病患有負面感覺是來自於「不了解」,那麼《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可以讓我們多了解一點,並不是說了解這類疾病,而是了解我們的誤解。這樣行為舉止怪異的女孩可能只是腦部的某個地方受損,而不是「瘋子」,她本來還是個開朗熱情的女孩呢。
我知道這很難,在路上看到一個外表和一般人不太一樣,自言自語或是對路人做出奇怪行為的人,我們還是會閃開,我家這裡就有一個中年男子常常在路口對著每個路人、每個騎車的騎士亂罵一通,或是說些沒頭沒尾的話,我一定都是快速閃過,絕對不會想說他可能本來也是個很正常很有趣的人,但頭腦受了點傷害,是吧?
可是如果你至少在想法上願意不是只把他當作路邊的瘋子…會想思考看看他是怎樣的感覺、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身邊的人會如何看待他等等,若能有這樣子的心態,那可以看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多去了解一些我們很幸運不用去經歷的歷程。就算也許不能立刻改掉我們的刻板印象,至少願意去了解,就是個好的開端,很多事情都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我們想像的只是根據我們自己所知(相對於全世界全宇宙的知識,我們所知超超超超少)自己去編的情境(相對於全世界全宇宙的可能情境,我們能編出的超超超超少),既然想像通常都是錯的,為什麼要一直把自己想像的印象套在別人身上呢?
先學著把評斷給拿掉,再學著去了解。不見得只是在精神病這方面,很多很多和刻板印象相關的議題都是如此,很可能,和人扯上關係的都免不了有這樣的狀況,只是《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用個很搶眼很引人著目的例子來更鮮明呈現出這些人性而已。
像這樣的片子,真的不是娛樂用的,但也不會很乾到商業片觀眾會睡著的程度,只是它的題材和走向,跟商業娛樂片不一樣而已,片子的過程還是有張力且緊湊的,也不會太抽象都需要觀眾自己去想,所以我是覺得只要對題材感興趣,就可以嘗試。(全片真的就只圍繞著這個女孩的生活和她的狀況在轉,且很快就開始有症狀了,所以對題材真的要感興趣,全片就是專注在談這件事而已)
克蘿伊摩蕾茲〔Chloe Grace Moretz〕演得非常精采,病前病後判若兩人,尤其是得病後的狀況,讓人好奇也讓人怯步。也因為有她,讓《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更傳神地傳達出它想傳達的訊息。
相關文章
-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Girl On Fire。 (2017/05/09)
- 從《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帶你更了解精神疾病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