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與流浪貓》吾乃清雅孤高,莫說年老孤獨,傲嬌也
或找著了,或沒找著,終於讓觀眾看見淚水的校長,終究還是明白了一件事,原來自己雖然不願回想起,卻也不想忘記。而小咪,是他與老婆的共同記憶裡僅剩的唯一生命,唯一聯繫
與其說傲嬌,不如說電影的精隨繞著「不願想起,也不願忘記」的悲傷運行。
有種療育叫做哭泣,所謂哭泣,是雙眼朦朧模糊不清,然而會在淚珠中看見回憶,回憶畫面幕幕清晰,難過、痛苦、不知所措但卻又不捨、不甘、不願就此放棄。
校長先生的形象,是清雅孤高的,與他成為對照的正是那穿梭在巷裡弄間,有著許多不同名字的流浪貓。流浪貓小咪,或稱作牠小空、玉子、千尋,在鄉民們眼中看來也是清雅孤高,一匹貓自由自在雲遊山河,但人們總是喜歡他的到來,即便牠不會說些什麼美言佳句,只需要就這麼趴著,或就這麼望著,摸摸牠的人便會神清舒爽,與牠對望的人便會心情開朗。
一樣都是清雅孤高,校長先生卻給人難以接近的高架子氣氛,一樣都是照著自己的步調雲遊在鄉間巷弄裡,大家看到他時的心情卻與流浪貓截然不同。校長先生是個壞傢伙嗎?倒也不是,只是牠沒有療育功能罷了,誰也不想大白天的放個輕鬆還得被教育。
小空來到雜貨店,有人期待著小空;玉子來到美容院,有人喜歡看著玉子工作;千尋來到公車站牌,有人喜歡摸著千尋忘掉一日哀愁;小咪來到校長家,有人喜歡愛護著小咪,即便那人的老伴害怕有了感情後會難以割捨。
生物總會死亡,人類難免生離死別,與動物間的相處更難逃分別,或許校長先生是對的,他並不想再失去更多,所以也不願與人牽扯更多,如此一來某人若必須離開,又或者他必須前往另一段的遙遠旅程時,他不需要感到難過,只要收好膠捲相機、蓋上某本翻到一半的外文書,鎖好門窗,便能安心啟程。主動保持距離,總比分開時好受。
終究最後的羈絆也離開了,他正式與孤獨畫上等號,但他不願承認那是一種孤獨,較喜歡說那是孤高,不是沒人願意陪伴我,只是我不適合人群。有隻流浪貓,會來到家中尋找呼叫小咪的聲嗓,牠找不著,只好在那聲嗓主人的照片前等候。偏偏這與校長的想法相左,他以為自己可以不用再想起些什麼,也以為可以不用為了什麼心情波動,以為自己可以心安理得,更相信自己可以清幽無擾。牠的出現與他的想法相左,讓他想起了不願想起的難過。
然而有天流浪貓消失了,美容院老闆娘貼出了尋找玉子的公告,雜貨店女兒看著小空的餐盤發呆,高中少女坐在公車站牌,擔心千尋是否發生了意外。至於小咪,校長先生好像發現了什麼更重要的事情,一個比不想回憶起悲傷還要重要的事情。
其實校長先生倒也不是全然的排斥人群,他默默地給予關懷與愛心,只是不想承認自己是這麼地溫柔罷了。否則,那個不打噴嚏就沒人知道他來到家中的業務員,和那在白天總是在閒晃不上學,偶然間與一隻受傷的白貓巧遇的小學生,早就被老師趕出自己的生活圈。於是他開始心急了。
他瞧見了美容院的尋貓啟事,他終於也開始心急,不只是老婆的小咪消失了,就連美容院的玉子也不見蹤影,他接著詢問雜貨店的小空是否還在,確認了事情的確有些不妙。於是校長踏上了尋找小咪的旅程,比起過去總是漫無目的的退休生活,現在他的腳步更有氣力,眼神也更加明亮,他不再想著打發時間,而是把握每一秒鐘。
對校長來說那或許是種充滿奇遇的探險。老婆時常光顧的美容院裡,有個愛笑的老闆娘;曾經是自己學生,但休學一陣子的雜貨店女兒;還有與他一同迫切尋找著千尋,告知他附近有個貓咪集會所的女子高中生。對校長來說,這些人為什麼也想尋找小咪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相反的,他更加明瞭了為什麼自己也非得找出小咪不可,他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相同的需求,雖然需求的具體情況各有不同,但卻異曲同工。
或找著了,或沒找著,終於讓觀眾看見淚水的校長,終究還是明白了一件事,原來自己雖然不願回想起,卻也不想忘記。而小咪,是他與老婆的共同記憶裡僅剩的唯一生命,唯一聯繫。
將電影以一句話總結,其實就是在看校長先生尋找小咪,而且找不找的還不是重點,只是片頭剛開始時流浪貓的可愛是他全片中僅有的幾個特寫鏡頭,之後就看著校長先生放下架子,四處尋找流浪貓。說好聽點是小清新,說難聽點是沒有內容。這也讓染古將太的存在變得非常重要,總是讓觀眾期待他的出現,期待他具有力道的演技氛圍。
劇情面更是加了幾段意義不明的鋪梗,或許編劇與導演們想把觀眾誤導向某個疑問題,卻也沒有好好利用那樣的潛在衝突點,讓電影收在似乎很有味道實是草率的結尾。脫俗這件事情,可不是跳脫窠臼就好,沒有好好想過前與後的呼應與素材的善用程度,便很容易讓觀眾有隨便應付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