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麥若愚評奧斯卡「史帝夫賈伯斯、索爾之子、45年」


《史帝夫賈伯斯》不落俗套地深度剖析這位科技男神在成就聚光之外的真實面貌;匈牙利猶太傷痕題材的《索爾之子》用藝術型式頌場人道精神;《45年》則是一部很深層的女性心理電影。

史帝夫賈伯斯

賈伯斯是電腦科技業的神,但他在感情、婚姻、家庭、或是處理某些人與事的決策上,也是一般人,已獲金球獎最佳劇本、女配角(凱特溫絲蕾)兩項,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麥克法斯賓達)、女配角兩項的《史帝夫賈伯斯》,就是深度剖析這位科技男神在成就聚光之外的真實面貌。

英國導演丹尼鮑伊曾以《貧民百萬富翁》橫掃過奧斯卡,編劇是《社群網戰》與《魔球》拿奧斯卡的艾倫索肯,在這樣編與導的黃金組合下,編劇用職場專業與內心辯証交錯,導演採不落俗套的敘事結構,使得《史帝夫賈伯斯》截然不同於前兩年由艾希頓庫奇主演那部失敗的《賈伯斯》。

《史帝夫賈伯斯》並非名人傳紀類型,而是賈伯斯在電腦產業開發演進過程、藉著他建立的三個代表性品牌:麥金塔電腦(84年)、Next電腦(88年)、iMAC電腦(98年),在產品發表會幕後,看他與科技研發人才、公關造勢幕僚之間的相處,以及挻攬合作伙伴卻被背叛的職場際遇,當然還有他當年離家棄女與長女之 間的父女情仇。

導演手法非常獨特,三場電腦發表會只有時間點與背景,情節都發生在後台與場邊,完全不著墨發表會本身,劇本是一場場大量又精彩台詞的自我與交叉辯証,前段有許多電腦業的專業知識,如同《大賣空》相對於金融界,電腦迷看《史帝夫賈伯斯》會更入味。

麥克法斯賓達演賈伯斯的神髓、凱特溫絲蕾演貼身公關的繁複,都是英國重量級演員表現,加上英國大導丹尼鮑伊,使得影片呈現一股歐洲(英國)電影水準的好萊塢片氛圍。




索爾之子

關於二戰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電影拍了許多,《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戰地琴人》都是奧斯卡代表,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應該會頒給匈牙利猶太傷痕題材的《索爾之子》。

納粹猶太是戰爭歷史痛楚,是歐美電影最愛的省思素材,但要拍得好拍得角度創新,能激發新世代觀眾在悲憐之外能有思考並不容易。《索爾之子》用藝術型式頌場人道精神,已獲去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僅次於最佳影片)、今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奧斯卡外語片看來也會囊括。

這部電影的場景就是納粹集中營,一批批猶太人被送進毒氣室,有一群同樣是猶太人而被選為「清理員」的人們,他們要先協助毒氣室屠殺後搬運屍體清理文件衣物等善後,他們可以因此多活幾個月,但最終也必須一死。

索爾就是一名清理員,當他搬運屍體時,發現一名還有氣息的兒童被納粹發現後二度弄死並且要解剖研究,他決定偷藏屍體並在集中營裡尋找一名會猶太安葬祝禱文的猶太人替兒童唸頌經文。這個故事很簡單,幾百萬猶太人都死在毒氣室裡,怎差這名小孩需要祈禱?索爾自己也要死,他還要替小孩頌經?

導演用長鏡頭、跟拍、糢糊焦距等影像,把集中營、毒氣室、屍體、清理員處理得非常遺世、隔絕與恐怖。當龐大生命如螻蟻般被摧殘死,僅存的人性與人道就像索爾敢冒險行事那樣,沒有理由也無需解釋。



45年

婚姻狀態裡的情感問題,真是深不可測,婚後的出軌或背叛當然很難諒解,但婚前的歷史也會帶來波瀾,而且是發生在結婚45年的老夫老妻身上,提名今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歐洲影后夏綠蒂蘭普琳)的英國電影《45年》就是探討這樣複雜又矛盾的心理議題。

這對老夫老妻優雅又優閒地在鄉間過著退休生活,準備迎接45周年婚姻慶典的前夕,卻傳來50年前與丈夫一起登山失足墜死的 女子尋獲被冰封半世紀的屍體,這是男子年輕時在德國與瑞士的一段塵封愛情與傷心舊事。

做為相互扶持了大半輩子的妻子,這時好像應該撫慰年邁丈夫脆弱的心靈,不料卻是在丈夫偷偷翻看舊時照片、或是即使只是閃過念頭該不該去阿爾卑斯山悼念亡魂,都翻攪了老妻不接受也不願面對的難解情緒,尤其當她發現女子曾經懷孕。她認為這段婚姻這個家,冥冥中有一雙眼睛一直在注視著。

丈夫順從妻意、甚至與妻子重拾更甜蜜的生活片段與情趣,但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非常令人震憾,在結婚派對親友面前,丈夫感性祝酒致詞與妻子開舞獲得全場掌聲,丈夫緊握妻子的手高高舉起,妻子卻重重摔下。

這是一部很深層的女性心理電影,在感情與婚姻中被複雜情緒困惑或綁架過的人,應該能抓得住女主角患得患失的心態與受潛意識影響的奇怪行逕。




本文由資深影評麥若愚提供,老麥看電影還有其他推薦世界各國的電影評論,歡迎點閱。

作者:麥若愚

本期焦點-【v.538】 20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