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人造意識》何謂人類?


Caleb在洗手台前拿著刀片劃開自己手臂,見到血還不死心想把皮扒開,就是想確認自己是人類,但是不是人類怎麼定義呢?有血有肉就真的是人類嗎?那自我意識呢?

以編寫《28天倒數毀滅》、《別讓我走》等片聞名的編劇Alex Garland,在他首部編導作品《人造意識》,就已展露出超越前作的大匠之風,締造一部嶄新格局的科幻驚悚片。 電影的美術造景,白亮淨空的裝潢、無所不在的透視玻璃,既現代又冰冷的科技氛圍,看似簡約實為繁複,玻璃空間讓影像時而折射、時而疊影,光影的排列組合,使得《人造意識》呈現一種文明疏離之感,凸顯出導演在美學考量上的高端層次。

人造意識》的主角Caleb在全世界最大的收尋引擎「藍皮書」工作,因為中頭獎得以前往創辦人Nathan的別宿度假,坐直升機來後才發現,自己是被選來為最新人工智慧技術Ava做圖靈測試,來檢驗Ava是否合格。 《人造意識》劇本出色在於電影用七個章節,帶領觀眾目睹Ava的進化,根據《聖經》上帝用了七日創造世界,在《人造意識》中,先是Caleb向Ava主動提出問題,最後竟然演變為Ava反客為主,在進而用同情、柔弱、疑問來贏得Caleb的信任以及愛慕,《人造意識》跳脫過往科幻對於人工智慧冰冷的制式框架,也沒有判斷命令與回傳指令的單向標準,Ava儼然已經產生「存在」的需求,光是這論述,就足以讓《人造意識》超越過去電影對於人工智慧的科技格局。

人造意識》故事犀利之處還在於,Caleb所有的質問都是對人工智慧科技的質疑,既然是要測試機器人,為何要打造性別?為何要有七情六慾?甚至還為Ava設計性器官,透過感應器也能感受性愛快感? 《人造意識》與其說是質疑人工智慧,倒不如說是質疑人類本性,透過「慾望」來探究人的本質,埋下高等智慧對於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掙扎。

編導Alex Garland展現的美學形式,更為電影的環境設計緊密切合主題。 隱藏在壯觀景色中的高科技別宿,即是對於大自然的對抗; 別宿冷硬的線條、沒有窗戶的房間、充滿監視器的實驗空間,壓制著天生的自我意識; 電影中大量的鏡像,帶出不斷複製的隱喻,上帝用自己的形象造人,而人用自己的形象打造機器人,鏡像反射讓電影之中無論是人、機器人都被框住,宛如木偶般被操控; 透明體架的金屬裝備、充滿性暗示的女僕裝,將機器人更加朝向「人」的型態邁進,充斥著對「慾望」、「誘惑」的投射。

人造意識》還有一段精彩的美學論述,那是Nathan帶Caleb來到抽象畫大師傑克森普拉克的滴畫作品前,告訴他傑克森普拉克作畫之前,都會將思緒與心靈放空,隨意揮灑顏料在畫布上,「創作」本身就是一個超越邏輯與文字能夠界定的本性,上帝「創作」出人類,而人類「創作」出機器人,要是智慧本身能夠被演算法定義的話,那這種層次就沒資格被稱作智慧。

於是電影之中,Ava最先展示她所繪的抽象塗鴉給Caleb欣賞,Caleb不知所云,於是要求Ava畫具體的物品,Ava畫了一幅Caleb的肖像,動了Caleb的心,Nathan為了讓人工智慧完美,竟然也將人類的弱點輸入程式,而Ava就在試探之中逐漸了解人類,《人造意識》幾段讓人似懂非懂的解讀,讓人相當玩味。

上帝創造人類,然而人類卻偷吃伊甸園禁果反抗上帝,《人造意識》對於自我意識的指涉驚人,到最後不只Caleb無法分辨虛假,就連創造人Nathan也無法區分,電影此刻有個極為驚悚的鏡頭,Caleb在洗手台前拿著刀片劃開自己手臂,見到血還不死心想把皮扒開,就是想確認自己是人類,但是不是人類怎麼定義呢?有血有肉就真的是人類嗎?那自我意識呢?

人造意識》最後還指涉柏拉圖的《洞穴論》,彷彿是伊甸園之現代翻版,人工智慧經學習、模擬而成為跟人一樣的個體,從禁閉空間走入大自然、從被操控到產生自我意識,懂得思考、試圖反抗,找尋人生出路。 到最後Ava即使身體殘缺,卻懂得換一支手臂形成「人」的體態,看著牆上那幅淑女肖像,她竟然也穿上白色洋裝,就如同當年遮蔽裸露的亞當與夏娃,懂得什麼叫美,《人造意識》這等觀點,瞬間讓電影提升視野。

編導Alex Garland才第一部導演作品,就立下如此高標水準,讓人驚艷,電影力道狠勁,節奏卻溫順舒緩,整體氛圍抓得精準,視覺美學也展露不凡才氣。 《人造意識》在來回反覆的科幻思辨之中,洞察人類對於生存的天性,電影結尾前衛十足,功力非凡的論述,讓故事停留在最震撼的觀點一刻。

作者:賈小米 【賈小米看電影】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38】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