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務的旅行》:我的家鄉在遠方
從不同的國家出發,《有任務的旅行》的可貴必然是在於誠懇,透過紀錄片的視角下,我們可以看見這些年輕人分別尋根、逐夢或是找尋自己,年輕固然無可懼,是這樣的力量讓他們更為強大,也促成了這部紀錄片的一路順暢,觀看之下並不會特別的不入戲,但可能也略有差池。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E1511109352/XE1511109352-00.jpg)
數度在林正盛的電影裡面,都不乏能發現對於年輕人的關懷與活力,並且強調其在地化,林正盛的《愛你愛我》、《天馬茶房》並不算是多麼經典的電影,但也都或多或少誠實反應了當代年輕人的盛景,自從先前不準確且失焦的《世界第一麥方》之後,林正盛誠懇地再次拿起鏡頭拍攝紀錄片《有任務的旅行》,雖然在整體格局上不是那麼足夠,像是過於配合世界公民協會的活動而拍成的電影,沒有過多的負面描繪,但已經讓人可以舒適倘佯其中。
從不同的國家出發,《有任務的旅行》的可貴必然是在於誠懇,透過紀錄片的視角下,我們可以看見這些年輕人分別尋根、逐夢或是找尋自己,年輕固然無可懼,是這樣的力量讓他們更為強大,也促成了這部紀錄片的一路順暢,觀看之下並不會特別的不入戲,但可能也略有差池。
其實林正盛在紀錄片的創作歷程早就小有成就,關懷社會運動的他在《一閃一閃亮晶晶》、《美麗在唱歌》這些紀錄片的鏡頭裡最能呈現的是誠懇,他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不需要透過任何語言,但重要的是鏡頭語言,他是如此誠摯,雖然全片幾乎鮮少著重在台灣,而這六條主線以及其他旁支路線的年輕人們,卻又時時刻刻心繫台灣,希望能讓自己的土地更好。
這其實也是我對於《有任務的旅行》雖然不是那麼喜愛,電影太像是業配活動的產物,也比較偏向於公視的電視電影。但透過電影裡面的年輕人群像,確實很能夠打動到我的個人心態,尤其是在於我來到30歲關卡的這個瞬間,似乎還行有餘力像這群年輕人一起逐夢,我覺得這樣很好,我相信這也是林正盛導演希望透過荷蘭的容伊、法國的柏均、日本的雅琪、斐濟的心耘、馬拉威的睿哲以及馬達加斯加的奕瑜所告訴我的,最珍貴的事物,最遙遠的家。
相關文章
- 《有任務的旅行》給你一個人生的問號 (2015/11/05)
- 林正盛《有任務的旅行》 走出熟悉的世界 (2015/10/29)
本期焦點-【v.524】 2015/11/10
其他新鮮事兒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E1511126406/XE1511126406-00_s.jpg)
《踏血尋梅》一個舉動,背後是多少的故事 (11/12)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E1511108679/XE1511108679-00_s.jpg)
《007:惡魔四伏》惡魔還可以再厲害一點 (11/10)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E1511109371/XE1511109371-00_s.jpg)
《冒牌情緣》:冷風中的一點暖意 (11/10)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E1511128184/XE1511128184-00_s.jpg)
《怒火邊界》政治正確PK以暴制暴 (11/12)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B1511118204/XB1511118204-00_s.jpg)
《高年級實習生》老不呆 (11/11)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E1511103799/XE1511103799-00_s.jpg)
《007:惡魔四伏》:不堪一擊的反派惡魔,荒腔走板的戀愛龐德 (11/10)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E1511109843/XE1511109843-00_s.jpg)
《間諜橋》:史導的漫長期盼 (11/10)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511/XE1511103940/XE1511103940-00_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