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007:惡魔四伏》:不堪一擊的反派惡魔,荒腔走板的戀愛龐德


《007:惡魔四伏》如果真的是Daniel Craig的最後一部龐德電影,那只能說真的是替自己的這個系列作劃下最不值得紀念的句點。Daniel Craig的007系列電影,從第一集《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開始,續集的規模越來越浩大,到了本集《007:惡魔四伏》更是橫跨多個國家取景,串聯前幾集元素,想要創造一個盛大的磅礡故事,可惜過度發散的結果就是沒有強而有力的故事核心。

007:惡魔四伏》如果真的是Daniel Craig的最後一部龐德電影,那只能說真的是替自己的這個系列作劃下最不值得紀念的句點。Daniel Craig的007系列電影,從第一集《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開始,續集的規模越來越浩大,到了本集《007:惡魔四伏》更是橫跨多個國家取景,串聯前幾集元素,想要創造一個盛大的磅礡故事,可惜過度發散的結果就是沒有強而有力的故事核心。



007:惡魔四伏》在播映前的行銷與電影前1/3,都將惡魔黨幕後首腦Oberhauser(奧博豪瑟)營造的非常具有權勢,極度狡猾聰明,才有辦法在全球佈下天羅地網,不斷地對龐德及其所屬的組織造成威脅。但到了電影中段及結局之時,Bond與Oberhauser的兩次對手戲中,只顯得Oberhauser是個愛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擺弄排場的幼稚老頭。

包括在北非基地中對Bond的探針鑽腦攻擊,以及在倫敦廢棄大樓設計的爆炸迷宮,這兩個橋段完全符合了電影《金牌特務》對現在特務電影的嘲諷:「反派抓到主角之後用很複雜的方式把主角關起來,主角再用很複雜的方式逃出來」,說是要讓Bond嚐到心靈上的痛苦折磨,被過去的亡靈所困,忘記現在的愛人,但在電影中絲毫沒有看見這些複雜機關對Bond的任何影響,讓整個用心良苦的陷阱流於擺設,也葬送了原本應有的張力。



主角Bond的表現只有在開場時的墨西哥亡靈節暗殺符合精彩的標準,往後的劇情中像極了充滿情慾暗示的時裝秀,Bond穿著一套又一套華麗的西裝四處獵豔,走過一個個華麗的外景伸展台卻不積極行動真正重要的任務。當Bond找到指向Oberhauser的線索之後,要前往北非直搗本營,居然毫無防備毫無計畫地自投羅網,還彷彿參加宴會般泰然自若,讓人搞不清楚他究竟原先有什麼計畫可以殺了Oberhauser?





本集龐德女郎Madeleine Swann佔據重要地位,她是Bond找到Oberhauser的最佳線索,同時也具備一定程度的能力擔任他的夥伴。然而兩人的感情敘事線發展地非常突兀,Swann前一刻還相當具有戒心地防備Bond,經歷火車打鬥後就馬上認為找到真愛,而Bond也突然地就墜入愛河,這愛情力量甚至讓他抵禦了Oberhauser對他的腦部攻擊,沒想到這種狗血沒有邏輯的劇情會出現在這個系列作中。

最後決戰時,Bond也僅憑戀愛直覺亂闖就找到了Swann,而Oberhauser只是傻傻地乘著直升機在附近看好戲,人還處在英國領土卻無防備心想儘速逃離,結局就是被Bond用小手槍打下來。當Bond與Oberhauser在橋上兩相對望時,實在只有無盡的尷尬感,盡顯反派的愚蠢而沒有歷經冒險後大結局的勝利感。Bond說出:「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後放下手槍走向Swann接吻的那幕,觀眾也都像是橋上的M與Oberhauser一樣目瞪口呆,剛剛那句話未免太過矯情。

另一個故事線中的臥底反派C,在劇情中也是虎頭蛇尾地走完故事,前段劇情鋪的像是無所不知的情報魔王,但結尾毫無防備沒有留退路地死在與M的打鬥中。原先看到是由《新世紀福爾摩斯》的Moriarty演員Andrew Scott飾演此角色時相當興奮,期待看到有如Moriarty v.s. Sherlock的高智商對決,令人意外地他的登場只是為了點綴惡魔黨的背景而已,非常可惜。

總結來說,如果是對於系列作品有非看完不可的強迫症的話,再進戲院觀賞,不然連IMAX的聲光刺激效果都無法拯救這部電影疲乏無聊的荒誕,就讓本系列的美好記憶停留在《007:空降危機》吧!

作者:Castle Yen 【黑咖啡聊美劇】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24】 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