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之祖?電影業的寫實警訊
撇開名詞爭議,微電影(短片)的風行可能是對百年電影產業的另一次警訊,聞天祥老師在新書《過影》中就提及,21世紀初在台灣,短片和紀錄片的風行,代表著觀眾對真實情感的需求,因為一直以來電影的主題缺乏打動人心的真實力量,造成紀錄片能夠上院線,甚至成為賣座冠軍
台灣第一部微電影到底是誰?有媒體說是2011年誕生的《布袋甩尾》,由李崗監製,新生代導演胡皓翔向一代宗師史艷文致敬作品。「台灣首部微電影」當時的報紙這樣寫著,耗資新台幣六百萬元,片長50分鐘,專供手機與平板電腦觀看。
《布袋甩尾》其實與早先完成的《陽陽》《茱麗葉》同為「推手計畫」一部分。導演胡皓翔則對微電影侃侃而談;『為了因應行動媒體平台的特性(如機動、短暫、小螢幕、年輕族群),微電影在拍攝時有所謂的3R原則:尺寸重製(Resize), 重新規劃(Rearrangement), 耳目一新(Refresh)。』
從淡水站作到新店站全程約54分鐘,也就是說每天拿著智慧型手機在捷運上目不轉睛把淡水線從頭坐到尾就可以看完《布袋甩尾》,非常方便。電影公司也與電信業者合作,申辦「TV隨身看」任一月租型服務(HD、經濟型、豪華型),就可以免費收看該片。
好啦,隨便。
反正只要不上院線,不足80分鐘的片子,你要怎麼稱呼自己都可以,短片、微電影、小電影、微小的電影、短短的微小電影…台灣真是行銷天堂。
撇開名詞爭議,微電影(短片)的風行可能是對百年電影產業的另一次警訊,而且曾經發生過:知名影評人聞天祥老師在新書《過影》中就提及,21世紀初在台灣,短片和紀錄片的風行,代表著觀眾對真實情感的需求,因為一段時間以來,電影的主題缺乏打動人心的真實力量,造成紀錄片能夠上院線,甚至成為賣座冠軍(2004年的《生命》),而這種寫實色彩和親近主流觀眾的語言結合,產物就是08年的《海角七號》
更有甚者,擔任《2012新北市電影藝術節》開幕片的《生命中的每一天》,幾乎是寫實主義的高潮,透過兩位奧斯卡大導演雷利史考特、凱文麥唐納在YouTube上號召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同一天記錄下自己生活的片段,再從80,000個片段、4,500小時中剪輯出芸芸眾生的吉光片羽,捕捉各種奇異幻妙的時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巧妙的交織在短短九十分鐘裡,一瞥來自各個角落的人生。
微電影紅了,儘管大家對新名詞仍然一頭霧水。在拉斯馮提爾《驚悚末日》擁抱巨大鬱星的同時,拿起您的手機開始拍吧,也許這就是新一代的「逗馬宣言」。
最後推薦電影《超級8》的同名App,這個模仿超8效果的小型攝影機,讓您可以拍攝片段,並剪輯成一部完整的影片,在App Store獲得滿分高評,是想要練習場景設計、分鏡、構圖到剪接,實用方便又有趣的小工具。
號稱台灣首部微電影的《布袋甩尾》
由《普羅米修斯》雷利史考特監製,《最後的蘇格蘭王》導演凱文麥唐納執導的《生命中的每一天》
作者:微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