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角色情緒走:專訪資深剪接師陳曉東
一般觀眾大多認為緊湊的戲,要比靜態戲要來得有剪接難度……對此,陳曉東舉例:「記得我們在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剪接師提姆史奎爾說,Pi一家人吃飯那場『文戲』,讓他反覆推敲,剪得最久……」
2011年金馬獎頒獎典禮,當頒獎人陳柏霖念出最佳剪接獎得主由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奪下,這個耳目一新的選擇,也令人不免思索,劇情片、紀錄片於剪接美學上的微妙異同。
至於劇情片好剪還是紀錄片好剪?陳曉東表示:「最近剪了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導演拍了四年半,影像存在一顆硬碟上,容量超過10T,快速瀏覽一遍,就要花一、兩個月時間。紀錄片光消化資料就很折磨人,要長時間經營,你才能看到它的厚度,以及潛在的各種可能,花上半年整理都不奇怪。至於一般劇情片,剪接比例約為10:1,但是像王家衛《一代宗師》,慢工出細活,達到了60:1的量,這時候,你又不會覺得劇情片比較好剪。」
他也表示,雖說劇情片照著劇本剪,紀錄片影像素材則不見得有明確架構,但導演心裡面多少已有概念或想法,他會提供一個大綱,扣著這一個脈絡,找出說故事的結構,再往下走,就是紀錄片剪接要磨練的精髓了。
此外,或許是由於奧斯卡獎項帶來的主流價值,一般觀眾大多認為緊湊、急促的戲,要比靜態戲要來得有剪接難度,對此,陳曉東舉例:「記得我們在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剪接師提姆史奎爾說,Pi一家人吃飯那場『文戲』,讓他反覆推敲,剪得最久、最耗時,那場戲氛圍是什麼、給觀眾看多少東西,會影響到電影核心價值的發展……。反觀,當今的主流觀點,好像剪愈多刀、演愈用力,就愈容易得獎,顯得本末倒置了。」
又如得獎作《尋找背海的人》,陳曉東與導演林靖傑是多年好友,當林靖傑為了該怎麼拍攝,以及如何觸探電影主角王文興老師的內心世界,而陷入焦慮、膠著,陳曉東總適時給予建議與傾聽……也許就是這種良性互動,讓《尋》片愈發凸顯一份得之不易的人文底蘊。
剪過那麼多電影,陳曉東美學觀的演進,多少也跟合作導演息息相關:「蔡明亮影響我滿大的,他開啟我的眼界,他揚棄用鏡頭說故事,而跟著角色情緒走,那時候我才體會到,原來看國片不用看故事,而是跟著角色情緒……後來,我也不喜歡剪事件,而是跟著角色情緒走。」
談到新電影後期,他感嘆表示,在那個一年僅出產十部國片左右的時期,很多創作者找不到機會拍長片,五年級的導演,很可惜大多沒有經過大片的洗禮。相反,現在拍片量變多了,數位電影盛行,投資金額規模也更大:「機會是來了,但美學角度沒跟上,按部就班這件事很重要,很多創作者都是從短片開始,帶著他的班底,去衝撞過一遍。現今的導演,一有機會拍,就訴求市場導向,少有忠誠展現思維的作者,也很少看見哪部電影的影像感會強烈到穿透人心。電影團隊沒有去細心經營銀幕空間,思索如何在銀幕上作畫——那要如何承襲前人的美學格局呢?」
因此,可想而知,陳曉東更像個「把關者」,工作量大,平時看「半成品」的機會要多過進戲院看電影。電腦裡一直有劇本,也常與創作新手線上切磋,反覆討論的過程中,也強化了他們下剪刀的信心。
訪談最後,陳曉東也以過來人的身分,給有志從事剪接的年輕人一些建言:「導演只有一個,要成為剪接師,你要依自己的個性,去找適合自己的導演。不論單獨作業、盯剪、或純交流……用盡各種可能的方式,來協力完成一個作品,久了,會知道自己的侷限……唯有了解侷限在哪裡,看得才更廣,走得也更遠。」
作者:保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