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命運的樂章》殘缺的美麗樂章
這幾年好萊塢一直吹著拍攝黑人議題電影的風氣,珊卓布拉克在《攻其不備》裡面關懷黑人、拿下奧斯卡影后,算是顛峰,之後這風潮就一直燒到現在。所以也是影后等級的瑞絲薇斯朋也來拍一部這樣的片是很理所當然的。
為了說好這一個蘇丹難民的故事,瑞絲薇斯朋她竟然在電影開演30鐘之後才現身,很顧全大局。而說實在的,《扭轉命運的樂章》電影的前半小時真的精采。
故事背景是1980~2000年初的蘇丹內戰產生了10萬非洲孤兒,美國政府協助數千名的孩童移居美國(直到911為止)。在《扭轉命運的樂章》裡面,一個黑人家庭從家庭破碎、逃命、生離死別,在難民營生活好幾年、到最後在美國落地生根,重新展開新生活的過程,全部描述。看了這電影就能對這段歷史產生最基本的認知(這是電影蠻好的一種世界史教育功能),但更重要的是本片也細膩地提到黑人家庭的內部情感連結。
在資本世界裡待久了,多少對於很多浪費資源的情事會有麻痺狀態,但透過黑人的眼睛,我們得以重新去問一些根本的問題:為什麼食物看起來好好的卻要大量丟棄?(只因為衛生局查得緊)為什麼一個家庭要團聚在一起如此困難?(因為制度的怪異)而又為什麼當我可以證明我家人「不是恐怖份子」但仍無法讓家人飛到美國與我團聚?……
《扭轉命運的樂章》表面上講的是美國好心地收留了數千名黑人難民到美國當美國人的義行,可電影又藉著瑞絲薇斯朋這個社工角色的無力施展來反映出一個「好的政策」無法徹底解決掉跨地域與跨文化之後的美國社會問題(再多的好社工介入也都不行),最後還是只能靠難民自己用「善意的謊言」來為他們自己爭取較為理想的願景。
這個黑人家庭的命運是否因為美非人道救援行動而被扭轉了?答案是肯定的。但美國畢竟不是一個萬能的國家,無法滿足所有移民內心底真正的願望(尤其移民之後的思鄉病也是一大問題存在),《扭轉命運的樂章》是一曲帶有殘缺的美麗樂章。
作者: 雀雀
【雀雀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