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絕美之城》一個驀然回首的姿態


以歷史來說,羅馬是經歷過興衰的,又或許是因此才讓男主角的設定是有過大起大落的人生,而後以一個驀然回首的姿態,回顧今生。遲暮之年所面對的,最大莫過於是懷念過去的年輕日子,以及面對死亡…



絕美之城》這部片,我覺得是以一個活在當地的人的角度去描繪羅馬,。片中每個人幾乎都是對於這座城市頗有微詞,甚至不乏幾次說出「我對羅馬太失望了」,然而他們卻還是待在這座城市,數十年之久。

也許某種程度上是種對於當地情感的依歸吧?就像台灣最近的紛紛擾擾,但中就大家還是會祈禱著「天佑台灣」。人對於土地的情感無疑外顯,又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情感使然,才讓羅馬的「絕美」,不是透過對白、主角的表演等等,而是透過觀眾去觀看片中人物的生活與經歷,去感受到羅馬的美。

以歷史來說,羅馬是經歷過興衰的,又或許是因此才讓男主角的設定是有過大起大落的人生,而後以一個驀然回首的姿態,回顧今生。對很多較為年輕的觀眾來說,是真的比較沒有共鳴,但我覺得年輕觀眾依然可以在這部片中找到自己的感動──就像電影圈很流行的一句名言:「觀眾會在影像中自己找到專住的點。」所以相對的,觀眾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我覺得這是電影相當有趣的部分。就如同我與同學一同看了《愛‧慕》這部電影,但是我們落淚、感動的點卻相當不同。



片中的一場喪禮戲,某種程度上讓我想起了台灣的《父後七日》,不管是因為繁文縟節、還是因為客套而必須的參與葬禮,過度形式化的儀式顯然是各國所共有的通病,然而卻在男主角試圖敷衍過去之時,卻在葬禮其中感受到了生命消逝的沉重,虛實交錯的情感與眼淚,讓那場戲相當精采且令人印象深刻,更讓人佩服男演員托尼瑟維洛的功力。

另外一場戲中,小妹妹被迫被父母拉去白布作畫,在哭泣及低吼中從看似有點亂來的創作方式,變成一幅看起來真的很有價值的作品,而大多數的人驚嘆,更有較為市儈的針對背後的經濟價值做出評價──卻幾乎沒有人,發現小女孩的辛酸。



太多諸如此類的經典情節在其中,也許隱藏著許多隱喻或是意象吧?每個人、自然都繪有每個人的解讀。不是專攻電影論文的學生,對於這部份也難以提出什麼高見,純粹以一個一般觀眾的角度,去感受這部《絕美之城》。

我們都曾經懷念過那些過去的,不是嗎?

遲暮之年所面對的,最大莫過於是懷念過去的年輕日子,以及面對死亡的糾結跟徬徨,這部片中都明顯的提及這兩點,其實不是很戲劇化的張顯,卻處處在片中留有線索且透過男演員的表演,複雜情緒昭然若揭。即便你還沒面對到這樣的處境,都能夠有同樣感受。

整部片的攝影機運動卻出奇的活潑,有些讓人意外於以老人為主角的片子,會如此設定。無論是背景音樂的設定,或是廣角鏡頭的選用,再再突顯了羅馬的磅礡語壯麗。



保守與赤裸的對照組,美術、服化道劇上的呈現,也是令人嘖嘖稱奇的一部分。大概只有羅馬人,才能拍得出那樣的PARTY盛況,也只有羅馬人,懂那種近乎糜爛的娛樂吧。

得到了許多獎項,也有許多如同被譽為21世紀的費里尼、《生活的甜蜜》等等的榮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部非常藝術性的電影,會時常有一種抓不到重點的感覺,對於許多觀影習慣已經被好萊塢養慣的觀眾來說,應該是頗不能接受的。整部片會讓人覺得沒有重點,沒有什麼主要的敘事結構,沒有三暮劇的起承轉合,甚至連人物都多到讓人有點難以記清。它有它的藝術價值,不是不好看,只是一般觀眾難以習慣。

即便如此,卻還是能讓人有很多感觸的,導演不明說、卻埋藏在電影其中,等帶著觀眾去發掘。這會是部影癡所深愛的電影,無庸置疑。

作者:HAN 【Han ? myself】

本期焦點-【v.448】 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