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13桃園電影節】《刺蝟少年》那時曾以為我們無所畏懼


《刺蝟少年》描寫了英國社會底層的現實,導演直指既貪婪又殘酷的大人世界,讓孩子們的單純和美好被醜惡汙染得蕩然無存,最後人性的貪婪牽引著角色們,讓一切失去控制的悲劇無可避免的發生,看完後整個人痛苦到攤在座位上淚流不止,心想這樣的事件或許是可能出現在社會上的,但這部電影為何要如此殘酷的讓大家看見呢?



這部電影脫胎自王爾德的童話故事《自私的巨人》:巨人不愛與人分享美麗的花園,直到一位小男孩闖進了他的世界讓他知道分享的美好,但當他敞開大門歡迎大家進來時,卻再也等不到當初讓他敞開心房的小男孩了。《我寫故我在》導演西莉歐芭奈德(Clio Barnard)用了類似的故事結構,套用在《刺蝟少年》兩位少年的遭遇上,這個遭遇為觀眾和主角們都上了一堂課,然而也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永遠都是後悔莫及,想要挽回都來不及。

刺蝟少年》描寫了英國社會底層的現實,導演直指既貪婪又殘酷的大人世界,讓孩子們的單純和美好被醜惡汙染得蕩然無存,最後人性的貪婪牽引著角色們,讓一切失去控制的悲劇無可避免的發生,看完後整個人痛苦到攤在座位上淚流不止,心想這樣的事件或許是可能出現在社會上的,但這部電影為何要如此殘酷的讓大家看見呢?

亞伯和史維年僅13歲,他們成績都不太好,家庭環境也都不算富裕;亞伯個頭小卻想當個大人,個性火爆無法控制的他一碰到不如意就躲在床底下敲打床板大吼大叫,身材微胖的史維在學校常被欺負,但卻是他的鎮靜劑,只有他能讓亞伯冷靜下來,兩人因為個性互補而結為好友。而他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翹課去幫回收商基頓撿破爛賣錢;雖然他們的母親都認為只有念書才是幫助他們脫離中下階層,改善家庭環境的唯一方式,但兩個孩子卻認為,與其念書倒不如早點出來工作,賺錢貼補母親家計。



一天他們意外撞見大人們偷鐵路電纜,趁著警察盤查造成的一片混亂之際,兩個小鬼把電纜偷走拿去變賣,賺了不少收入,但是連番翹課的結果也造成兩家人不斷收到學校警告,終於到學校上課的亞伯不適應上課環境,個性暴躁靜不下來的他多次反抗老師,甚至為了阻止同學霸凌史維,而一時激動把對方打得全身傷,最後的下場是換得被退學的命運,兩人這下可以名正言順的上街工作,作起資源回收的生意,然而亞伯急欲賺錢的貪婪逐漸失去控制,把兩人逐漸帶往不可收實的結果…

亞伯和史維的個性南轅北轍,雖然都想著工作賺錢,但個性溫和的史維希望替母親分擔家計,好讓他不會再讓遊手好閒的父親予取予求,他騎馬的才能被基頓發掘,決定要他去幫忙賽馬幫忙賺收入,亞伯對基頓完全不信任,深信好友不再和自己一起做資源回收,去幫忙賽馬的結果,到後來一定會讓他一無所有,什麼都得不到,一方面是自己的全然懷疑,一方面是希望有人幫助他一起賺得更多,亞伯面對母親被找上哥哥討債的混混騷擾的情況,想要賺錢的心更加強烈,他甚至不惜偷走回收廠的廢鐵,還把腦筋動到還在通電的高壓電纜上,史維親眼目睹的悲劇,讓兩人的友誼因此備受考驗…

雖然小朋友懷疑大人,想盡辦法讓自己不要被他們利用,但電影告訴我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無論小朋友再怎麼會算計,終究還是贏不過狡詐的大人,故事發展至此,觀眾大概已經可以猜到往下的發展,《刺蝟少年》將兩個原本純真少年的友誼放在大人世界裡作考驗,無疑是給他們慘烈的重擊,雖然電影設計了這對好搭檔友誼從正常到崩解,最後再和好的過程,告訴我們縱使環境再怎麼醜惡,彼此信賴的友誼還是不會改變這件事,但電影最後的發展仍然讓人痛徹心扉。



(以下文字涉及故事結尾)

亞伯在資源回收廠偷竊,送到別區回收廠賺錢的計畫因為被大人抓包而失敗,又被他人告密而被基頓懲罰,為了賺到更多錢,亞伯被迫獨自前往偷竊通電的高壓電纜,面對先前與亞伯的決裂,史維後來仍不離不棄的回到他身邊幫忙讓亞伯感動不已,但意外跌落坑道的史維活生生被上萬伏特的電流燒到焦黑,回過神來發現好友已斷氣的亞伯再怎麼後悔也都於事無補,縱使基頓後來良心發現被警方帶走,卻也已經挽回不了早夭的生命。

史維的母親無法原諒把史維帶去資源回收的亞伯,縱使再多道歉也沒辦法讓她看亞伯一面;躲在床底發洩滿溢情緒的亞伯,再也沒有讓他冷靜的手能夠緊握,母親看著亞伯,除了緊緊擁抱卻也什麼都不能作,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總得面對失去的痛楚和悲傷,片尾最後讓亞伯和馬匹共處的場景,或許是在這個冰冷晦暗的故事最後,我們僅能獲得的一絲微光吧。

刺蝟少年》的兩位年輕演員表現極佳,也因此讓電影裡他們的互動牽引著觀眾的心,導演不試圖討好觀眾,直搗事件核心,藉由中下階層環境來批判英國社會的力道刀刀鋒利,或許可以說這部片不煽情到近乎失去溫暖,許多的悲劇都是在不得已的選擇下必然的結果,若是在看完這部電影後多少有些省思,我想就這是這部電影創作的意義吧。

作者:Ruke 【下雨的城市】

本期焦點-【v.419】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