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連線》喂,別停下手邊工作啊!
《絕命連線》不是難看的電影,可惜也不夠精采;影片結尾,兩個女主角用鐵鍊把兇手綁在椅子上後,瀟灑離去,放任對方自生自滅;由於《絕命連線》票房優於預期,日後或許有機會若開拍續集吧。

「人們花時間講述和聆聽傳說,不僅僅是因為其奇異有趣的情節,更深層的原因是它傳達了真實的、有價值的、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信息。換言之,這些故事是以吸引人的方式傳達給我們的頗有深意的〝新聞〞。都市傳說與電視台等媒體有異曲同工之處:它們都關注死亡、傷害、綁架、悲劇、醜聞等。很顯然,大眾傳媒和流行文化不能完全滿足人類互相接觸交流的基本需要,我們還要從面對面的交流中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文字節錄自《消失的搭車客》(J.H.Brunvand著作)內文。

《絕命連線》片中有兩名「鄰家」女孩遭到綁架,第一名女孩在自家住宅內遭到攻擊、第二名女孩則在空無一人的商場停車場內遭到綁架,鬆動人們對安全場域的信心(女性獨處大宅、陰暗場所的恐懼);年輕女孩被意圖不明的陌生男子反鎖在後車廂內(動機不明的神祕人物),載往人煙稀少的郊區處以私刑(突然降臨的災難);荷莉貝瑞(Halle Berry)飾演在911緊急通報中心工作的接線生嬌丹,曾經因為無力阻止一樁綁架案發生而精神崩潰,事隔半年,嬌丹再次面臨同樣事件,逼迫她挺身面對心魔(象徵傳統家庭裡的父母心境)。
如《消失的搭車客》書中所言,人們之所以喜歡聆聽與傳頌「都市傳說」,在於「它傳達了真實的、有價值的、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信息」;因此《絕命連線》能在美國春季檔賣出意料外的好成績(成本約1千3百萬美元,收入達到5千萬美元),大約是劇情擊中年輕女性與父母觀眾的同理心和恐懼感吧。(以「都市傳說」為範本,加以衍生出的電影作品極多,如《驚聲尖叫》、《是誰搞的鬼》、《恐怖旅社》和日本的《七夜怪談》等)

講完優點,該來說說缺點了。(底下有關鍵劇情喔)
無法接受的設定一:
嬌丹跟實習生們解說「911緊急通報中心」的工作內容,她說:「不要跟受害者有太多情感上的牽扯。」原以為《絕命連線》會花些篇幅經營、討論接線生與受害者之間的親疏關係(畢竟事關生死),到底該要親密或保持距離?太過關注於某個特定對象的後續發展,會否影響並忽略其他同等重要的受害者案件呢?當凱西在電話中尖叫與大喊不要殺我時,整個通報中心的工作人員似乎都停下手邊工作,全神關注事件發展;看到這一幕我只想問:「喂,難道沒有其他緊急事件需要處理嗎?」

《絕命連線》片末,嬌丹獨自前往兇手老家勘查;儘管嬌丹「碰巧」找到兇手藏身的地窖(一個女人在暗夜拿著手電筒尚能意外找到兇手藏身處;一群警察在天色仍亮的狀況下搜尋卻無功而返,竟連凱西被踩爛的手機殼都沒找到,似乎有些說不過去),但她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中而非打電話報警(至少先報警再進行勘查吧,以防自己不幸受難,警方還有機會抓到兇手),等於打自己專業一巴掌,平常勸導民眾:「發生危險時不要逞強,先打電話報警比較好!」,原來都是講假的!
當然,看過電影的朋友就知道,嬌丹之所以沒有報警是為完成劇末「以牙還牙」的結局。
啊!這個結局成了我第三個無法接受的設定!
有這麼多女孩受難(冰箱內好多頭髮)、有這麼多傷心的父母仍徹夜難眠、等待殺害女兒的兇手落網一日的到臨,結果嬌丹和凱西竟選擇私刑處置兇手,這.........這實在太自私了!!!!!
無法接受的設定四:
《絕命連線》為讓影片看來緊湊有趣,編劇設計多個轉折,讓觀眾一會看到生機、一會又希望破滅,帶來如坐雲霄飛車的驚險刺激感受。可惜片中大半橋段設計的不甚合理,例如兇手在停車場內綁架凱西,怎麼沒人想去查看停車場內的監視器,瞧瞧兇手長相呢?或者,兇手綁架一名年輕女孩,後車廂內卻有許多工具供對方使用,又是油漆又是螺絲起子又是鏟子,難道不怕女孩拿這些工具反擊嗎?

如果事事合理,電影就不好看了!!!
哈,好啦,總之《絕命連線》不是難看的電影,可惜也不夠精采;影片結尾,兩個女主角用鐵鍊把兇手綁在椅子上後,瀟灑離去,放任對方自生自滅;由於《絕命連線》票房優於預期,日後或許有機會若開拍續集吧,關於兇手逃離地窖,前去嬌丹或凱西的住處尋仇云云,哈。
作者:hatsocks
【香功堂-3618!!】
本期焦點-【v.0396】 2013/05/23
其他新鮮事兒

《露西亞離開之後》少年殘酷地霸凌,無法收拾的結局 (5/23)

《黑白無間》我絕對不會背叛你 (5/23)

《聖誕玫瑰》感性的法庭電影 (5/23)

《大亨小傳》那個時候我遇見妳 (5/23)

《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可汗的悲劇 (5/23)

《大亨小傳》千秋萬歲的美國幻夢 (5/23)

《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缺一是憾,結合是圓 (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