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桑的待辦事項》趁還來得及
《多桑的待辦事項》是部由「死」見「生」的電影,砂田先生直到臨終前,從沒有說過一句喪氣話...在臨終時刻,他對結縭幾十戴愛妻最後的對談中,最令我感到動容的,不是那句人生第一次的「我愛妳」,而是「好好活下去」。

即使我並沒有流下任何一滴眼淚,但《多桑的待辦事項》仍讓我覺得是部十分有價值的電影。
我印象中一直有場短暫的談話,深深地烙印在我腦海中,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在一間BAR裡喝著酒,習慣性地坐在吧檯,身邊是一位來自日本,在臺灣工作已多年的女性。我和她聊了許多關於台日兩國不同的文化、教育、民族性。談話過程當中,她提到一件親身經歷,讓我震驚不己。

在看《多桑的待辦事項》中,我不斷憶該埋藏在我記憶中這段對話。不是因為導演砂田麻美以家庭錄影帶的方式引領我們,如此地靠近生與死的界線。而是因為故事主人翁,已故的砂田知昭先生,在二女兒也是導演的鏡頭下,由生到死,不僅確實地活出真我,亦以生命展現出身為一位日本人的本色,低調謙虛也驕傲的日式風格。
而我喜歡這樣的風格,也正如《多桑的待辦事項》般。身為日本名導是枝裕和指定御用副導的砂田麻美,首次執導筒,便以這樣的題材及呈現方式,為觀眾獻上《多桑的待辦事項》,我衷心地認為該為這份勇氣鼓掌喝采,在導演砂田麻美的鏡頭及旁白之下,紀錄了其父砂田知昭先生,自光榮退休後,卻意外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並已是藥石枉效的癌末第四期,遂開始著手將一系列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絲不苟地整理紀緣,並一一執行。
鏡頭之下,這部電影讓我們得以在短短地一個多小時中,藉由電影讓我們迅速地和砂田先生變得熟稔,並向他道別。我想,或許這就是這電影最為動人特別之處。《多桑的待辦事項》不試圖煽情地勾起我們任何情緒,整部電影如同一個麵包師傅只是盡力地將每天該完成的工作確實執行般平淡無奇。我想在某種程度上,身為女兒,導演砂田麻美仍是淡化了不少生死悲痛的情緒,使得生老病死這般尖銳無情的問題柔和不少,我們或許看過不少探討生死題材的電影,但砂田知昭先生的故事,卻是會發生在你我生命中的寫實人生。

如果,是我呢?我在觀影過程中,反覆地思考著這個問題。看著砂田先生日漸消瘦的罹病過程,讓我感到欽佩並難能可貴的,砂田先生從不認為自己需要像個病人般被對待,他甚至不希望麻煩任何人,平靜地接受醫生坦誠化療藥物無效,坦然地向牧師說出自己可能距離死期不遠的事實;我在砂田先生身上找到一種身為小人物的至高氣魄,包容,沉靜,像你我一樣的心懷恐懼,卻勇敢著。若將立場對調,我成為砂田先生,而砂田先生化為坐在大螢幕前的觀眾, 隨著時間流逝,愈發接不可逆轉的生死關頭,當下我是否能夠如砂田先生般從容不迫?

生命太無常,有時候就像突如其來的一巴掌,打得我們措手不及,這個社會太忙碌,叫我們常常來不及和我們身邊的人多說幾句貼心話。我一向嚴肅正視關於生死這樣的大哉問,因為這答案會因為每個人而不同,但每當它迫近到我們眼前時,原本我們以為很重的生命,頓時輕易地消失。往往在這關頭最讓我們扼腕遺憾的,就是....來不及!!而砂田先生忠實地貫徹人生本色,以他的待辦事項,補完了一切,或許有些未盡之處,但亦不遺憾了。
我想,砂田先生的待辦事項,就是他人生的全部答案了,而我的、你的呢?
作者:喬小夫
【喬小夫。私領域】
本期焦點-【v.0357】 2012/08/16
其他新鮮事兒

《浴血任務2》老人搶當老大,誰才是動作巨星? (8/16)

《神鬼認證4》平庸的雞肋續作 (8/16)

屋頂音樂節「明天會更好」義演特別企劃 (8/16)

《BBS鄉民的正義》出來面對 (8/16)

倫敦奧運:約翰藍儂浮雕 (8/16)

史特龍:「追他、找他、幹爆他」 (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