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看完《海角七號》之後


有些電影無法用好或壞去評斷,只能用喜歡或不喜歡去感動。《海角七號》,便是這樣一部你一定會去喜歡、被感動的電影。就有如嬰兒學步,即使再笨拙、再搖晃,都有種最純粹的感動,因為那每一步是如此巨大。而我可以說,在記憶裡,這肯定是我看過最有感染力的台灣電影之一。

平心而論,《海角七號》拍得並不算好。魏德聖在剪接、攝影、取角、編劇跟步調掌控上,都有頗多需要加強的地方,而貫穿全片的七封情書又顯得太過矯情多餘。但,讓《海角七號》的,是那份最純真、最直接的熱情。在魏德聖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一位巨匠,而是一位夢想家,用有些粗糙的方式,說一個他腦海裡想過一遍又一遍的故事。你不會太在意他的聲音或故事到底說得好不好,因為你可以感覺到那種所有人聚在一起完成一個夢想的激情,那種彷彿要點燃電影膠捲的陽光。


於是,我們看見鎮民代表為了兒子跟手下流氓開著賓士車送信、櫃臺小姐對酒促客家人欲言又止的喜歡、keyboard小妹妹酷到不行的肢體語言,以及令人難忘的角色:最光明正大談不正常戀愛卻又若有道理愛死打鼓的水蛙、脾氣火爆的勞馬,還有茂伯-認真敬業的郵差茂伯、明明內心興奮的要死卻又嘴硬還口口聲聲堅持自己是國寶的茂伯,以及不會彈貝斯又死賴活賴只為了留在樂團的最佳第五人兼月琴手茂伯。這些人物或甘草、或純樸、或哀傷、或苦悶,但他們一如恆春的藍天-帶點白雲的晴空萬里。彼此之間的互動,相較於電影裡的愛情,更容易打動觀眾的心。但,這不是說電影裡的愛情沒有味道。即使有些笨拙、有些老套,最簡單的愛情故事仍然最有效,而成功的選角,也讓電影加分不少。范逸臣的特質填補了角色的空白,田中千繪就是對味,而更不用說林宗仁:沒有他,就沒有茂伯,或許也就沒有《海角七號》。接近同樣的架構,同樣的劇情,如果琳達!琳達!是歌詠青春即將逝去最後一刻的不捨,《海角七號》無疑是用嘶吼的嗓音、有些破音的吶喊出青春的美好。


我熱愛《海角七號》,因為它真正展現出國境之南(題外話,不知道導演是不是喜歡春上村樹?詞曲加上阿嘉書架上似乎有他的書)鄉村那種簡單的美好善良。比起某王姓導演做作刻板又拙劣的作品系列,魏德聖的電影裡有著無窮無盡,就只屬於台灣人本身的魅力。不知為何,當在大銀幕上看見喜宴場子唱著墓仔埔也敢去跟轉吧七彩霓虹燈,看見勞馬和酒促一桌一桌去敬酒,看見幾個老伯坐在公園彈著月琴唱歌又馬上接到鋼管舞,那種幽默但不尖銳的微笑,居然讓我眼眶有一點濕潤。或許這不是一部拍得多好的電影,但老天知道台灣現在多麼需要一部像《海角七號》這樣的電影,有自己的聲音、自己的熱情,自己的魅力,第一次,在大銀幕上聽到有人罵幹,我會笑到幾乎不支倒地。


最後,請跟著我一起大喊:"馬拉桑!"

本期焦點-【v.183】 200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