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專訪《花吃了那女孩》導演陳宏一(上)


執導過許多出色廣告與MV的導演陳宏一,即將於九月推出由四部短片連接的《花吃了那女孩》,幕前幕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Q1 :導演您曾執導過許多出色的廣告與MV,請您談談為什麼這次會選擇劇情長片?《花吃了那女孩》背後又有什麼樣故事?


A:一開始,我們有八個MV導演希望像日本電影《果醬》一樣,各拍一段約十分鐘的短片,合成一部長片以商業形式上院線,大家都把劇本寫出來,而且定期開會討論,可是到了要動作的時候,陸續因為時間、費用與不同理念等原因而退出。因為拍廣告和MV都有有出錢,但是拍片卻自己要出錢,最後就沒有下文。


我那時候就想:有這麼困難嗎?就自己出錢、找Team、找演員,拍了一部片叫《消失的手》,拍完我覺得那個經驗和廣告MV是很不同的,因為整個Team大家沒有壓力比較像創作,真的有了一個想法,一起去做,也和演員相處了五天。


廣告MV就是一個工作,但拍片就是跟演員一起成長一起生活,從相處中抓出演員的特質,有了這次的經驗,我們就要延續這樣子的感覺,與同樣的工作人員再一起工作,就想了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總共拍了六段,《結婚》是第五段,最後在一年內完成六段連接成九十分鐘的《不愛—情歌》。


過程就是一個發展下一個,就像是故事接龍,或著說,它的概念就像是短篇小說,一篇再一篇。《不愛—情歌》之後,那個過程真的太迷人,你跟這群人一兩月窩在一起,然後拍完大家一起看成果,再看如何發展下一部,跟演員也從他們國中升高中這樣慢慢成長相處,而認識了他們,就很想再做一次這樣的主題。


《不愛—情歌》是很個人的,在台北電影節播放時我挫折很大,因為看到觀眾中途離場,讓我反思電影跟觀眾之間的距離,在電影院播放可能是要跟更多數的人溝通,大家到電影院看電影,大多是想要去感受與看一個故事,也因為這兩個原因,讓我決定要再拍攝一部作品,以段落式而有完整故事,可以串成一部長片的劇本,與同一組工作人員再度合作,而衍生出《花吃了那女孩》。希望可以吸引觀眾重頭到尾看下去,看到故事,最後串起來有一個共同的核心,而非如《不愛—情歌》是更隨機的,即使連貫也是很抽像的。


Q:所以《花吃了那女孩》大約是2006年動工的,那麼您從開拍到殺青,大概了多久的時間?


A:2007年3月拍第一段,最後一段是9月,原本一段計劃一個月拍完,包括setting、拍攝與重新佈置,以及下部影片的前製。包含在拍上一段時,要把下一段的演員、風格與劇情都再做一次統合。


Q:這部影片的資金來源?有考慮找贊助商?


A:《花吃了那女孩》雖然沒有贊助商,但能完成最主要還是靠各行各業的朋友,給了我們很低的價錢與幫助。沒有找贊助商,因為我覺得贊助商一定會在意能從中獲得什麼樣的回報,我們有一個大概的劇本但沒有很完整的企劃案,很難告訴贊助商能從中獲得什麼相對的利益,而是有興趣的演員與工作人員們一同來參與。


Q:那麼《花吃了那女孩》的工作人員也都是之前曾合作過的?


A:對,都是從之前廣告MV曾合作,有過不錯經驗的工作人員。


Q:那麼演員的部份,你在挑選演員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是先有心目中理想演員的人選,再根據演員更動劇本?或是從劇本發展出來的角色,做演員甄選?


A:因為我們的影片是一段段發展的,在第一段<如果南國冰封了>中,故事是很單純很簡單的,而且是第一段我想找最?最新的演員,就找了之前拍廣告和MV曾合作的演員和模特兒;到了第二段,張榕容則是從小我就拍過她,她在<看不見攻擊的城市>中演T,對我而言,也是想試一些不同的東西,請她看劇本聊完後,本來大家有點擔心,但是我們把她的長髮綁起來,一看就發現她很適合這個角色。另外一個演員娃娃,因為自己跟她合作了兩三年配廣告歌,她的聲音很捧,而且每次合作我都給她很奇怪的形容詞做為考試,她都能做出很適合的音樂,雖然她沒有演過戲,但是卻有一些很適合這些角色的特質。


一開始林嘉欣就看過我的短片《不愛—情歌》,她一直想要有不同樣的演出與工作方式,如果有機會的話她也想要參與,到了我們拍第二段<看不見攻擊的城市>正在找第四段<像花吃了那女孩>演員,就想到林嘉欣,因為她長的漂亮最適合演出<像花吃了那女孩>裡一直劈腿,有三個女朋友的T,後來我們就想,要跟林嘉欣合作的,配對起來也要有一個味道,剛好我們工作人員也跟王心凌熟識,透過關係連絡上她,她本身也非常有興趣,還幫忙我們說服經紀公司。


其實一開始在挑演員的時候,她們不見得擁有、或是別人沒有看到,與表現過同樣的特質,但是在互動、排戲與溝通下,我們邊拍邊思考演員與角色的交集,或是沒有交集的地方,再去修改劇本。像張榕容讀完劇本後,就跟我聊,她就有一些想法,要用什麼方式或角度來詮釋這個角色,溝通後,我們讓她放手去做,她就讓角色變的更多面、更活,也更適合她自己。


Q:劇本是如何發展出來?


A:一開始我們就想拍女同志的故事,也大略設定四個不同愛情面向,然後我就開始跟週遭女同志朋友聊,挑了四個符合主題的故事,但我覺得自己是個異性戀,是個男生,這部影片還是女同志的電影,不能有偏差的觀點,所們就找了A.D. Lin,原本希望她把這四個故事寫成小說,再改編為劇本。但是進行了第一段,A.D.就生病了,但是我還是想在2007完成,所以最後我們先自己把劇本架構完成,再請當事人與A.D.給意見和觀點。最後,拍完再請A.D.以影本為藍本完成小說。


Q:在《花吃了那女孩》裡有許多相當動人窩心的女性小動作與對話,以一個異性戀與男性的角度而言,您是如何發想,拍攝時如何和演員互動?


A:我看自己的影像,一直都比較陰性,比較沒有那麼陽剛。我想,我自己內心有些比較陰柔的部份,想要藉由影像表達出來,這和導演個人特質有關,有些導演的影像就看出來他是個很陽剛的人。


有趣的是,從我開始拍片,我喜歡合作的人也都是女性居多,像這部影片的攝影師余靜萍也是女生,一開始是拍平面的,後來找她拍MV,她就也開始跟我合作,我一直會想要跟女性工作人員合作,我應該也是合作最多女性美術的導演。這部影片除了導演、錄音師跟攝助,幾乎全部都是女性。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只要你有什麼問題,在拍攝現場她們馬上都可以提供解答,或是有任何問題都她們也會馬上糾正你。


Q:那您又是如何與剪接師溝通?


A:這次我找了一位剪電影的女剪接師,她先剪我再做調整,因為我覺得我的片子應該不好剪,我們沒有完整的劇本,很多東西都是現場做增減,那些東西要如何放入片子的邏輯裡面,需要一些思考帶入一些新的想法進去。這次找的這位女剪接師,能夠把女生的調子剪出來,只是這次是第一次合作,所以彼此都還在摸索。


請期待下週的陳宏一導演的專訪(下),我們將會談到由張懸、何欣穗與娃娃等人創作的《花吃了那女孩》原聲帶創作過程,以及私藏海報中吳立琪、鴨子全裸貼身拍海報的一幕等精彩內容。

作者:宜靜

本期焦點-【v.183】 200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