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黑暗騎士》:超越英雄電影的英雄片


《黑暗騎士》絕對不是一部傳統的蝙蝠俠電影,更算不上闔家歡樂的英雄片,甚至可說這只是掛著蝙蝠俠英雄行號的犯罪驚悚動作片。克里斯多福諾蘭再次向全世界證明自己的才華,他將《黑暗騎士》跳脫出觀眾對蝙蝠俠電影的刻板印象,讓本片成為一部講述犯罪和人性黑暗的多層次電影。雖然希斯萊傑的驟逝讓大家抱著遺憾,但只要看過《黑暗騎士》,絕對不會對媒體對他的讚美抱持任何「過譽」的懷疑。


要看《黑暗騎士》,推薦看IMAX版本,因為電影有六段是以IMAX拍攝,(IMAX並不是3D,而是70mm的膠卷,增強畫面精緻度和影像解析度),其次為一般版本(導演將這六段IMAX部分盡量修剪成35mm規格)。比較特別的是:導演和攝影師都不推薦數位版,因為他們都不太喜歡數位版的電影,故也未對此版本做太認真的色彩校正等處理,因此數位版本效果最差(以上為導演和攝影師的話)。

1989年, 提姆波頓的《蝙蝠俠》成功將這部DC comic的作品藉由電影介紹給全世界,傑克尼克遜所扮演的小丑大大震撼人心,至今都是一個完美的電影犯罪角色代表。1992年提姆波頓的《蝙蝠俠-大顯神威》也是這系列續集的成功代表,丹尼狄維托的企鵝和克里斯多福華肯飾演的奸商成為片中完美的狼狽為奸組合,蜜雪兒菲佛飾演的貓女更成為蝙蝠俠 系列裡最性感火辣的倩影。但是接下來由喬舒馬克所導的 《 蝙蝠俠3》(1995)和《蝙蝠俠4:急凍人》(1997)卻成為這系列的砸牌貨,特別是《蝙蝠俠4:急凍人》(蝙蝠俠第四集)糟糕的劇本和拍攝,讓蝙蝠俠第四集變成影史上的一大災難,不但讓好萊塢片商有好一陣子都不敢碰超人系電影,連喬治克隆尼都承認這部電影是他畢生拍過最爛、最後悔的片子。



直到2005年,一個以《記憶拼圖》在好萊塢一炮而紅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重新打造蝙蝠俠系列,有別於提姆波頓帶著卡通色彩的黑暗風格,《蝙蝠俠:開戰時刻》既不是過往那些蝙蝠俠電影的前傳、也不是蝙蝠俠系列第五集,而是華納公司打算拋棄過去被拍爛的蝙蝠俠,將整個系列重整,請諾蘭重新打造這個DC漫畫的當家英雄,帶給全世界一個嶄新面貌的蝙蝠俠。導演決定從布魯斯偉恩的童年重新說起,拋棄過往濃厚的卡通色彩和童話基調,用成人的黑暗風格重新詮釋這個不一樣的英雄,全新的蝙蝠俠誕生了。(《蝙蝠俠:開戰時刻》並非前面四部電影的前傳,它其實是新系列的開始。同樣的,《黑暗騎士》也不是蝙蝠俠第六集,這點至今仍常被觀眾混淆)


小丑在戲裡對蝙蝠俠說的每一句話,特別是「You complete me」,甚至可被視為犯罪者對制裁者的另類「告白」,這是過去犯罪心裡類電影鮮少見到的情況。這種「告白」不但形成莫名恐懼,也在電影裡逐漸形成另一種群眾暴力,而少了Batman的理智和正義,小丑的瘋狂、失序就無法呈現對比效果,從這一句開始,就算前面被小丑耍了很多次, 我們也能很明顯發現小丑真正的神智可是清晰地很。

打從一開始諾蘭就表明自己要拍出一部給「成人」看的超級英雄電影,因此著重在布魯斯偉恩因童年創傷造成的黑暗心理風格,讓這個百萬富翁成為高譚市的黑夜制裁者,更成為高譚市人心惶惶的動盪主因。於蝙蝠俠的作法是超過法律規範的,有時甚至超越道德界線,他來無影、去無蹤,充滿神祕感,因此高譚市的人民對這個神出鬼沒的黑暗騎士又愛又怕,愛的是蝙蝠俠打擊犯罪的痛快,怕的是摸不清面具下的真面目。諾蘭深知人類的心理複雜度,利用蝙蝠俠的黑色風格加強整個劇本的深度,於是在推出《蝙蝠俠:開戰時刻》後三年,他又推出了《The Dark Knight》(黑暗騎士)--第一部連電影名稱都省略蝙蝠俠的蝙蝠俠電影。


如果《開戰時刻》是諾蘭嘗試改變蝙蝠俠系列電影風格的實驗作品,那麼《黑暗騎士》就是諾蘭準備齊全所推出的超級大菜。蝙蝠俠最有名的敵人就是小丑 (Joker),傑克尼克遜的小丑已經是個經典,但諾蘭決定拍出屬於自己風格、另一種面貌的小丑。如果說傑克尼克遜的小丑是渾然天成的完美邪惡,那麼希斯萊傑版本的小丑則是徹底的瘋狂,瘋狂的舉止下甚至還藏了雙看透人性的雙眼。或許這麼說有點不公平,但我一直認為對傑克尼克遜而言,詮釋小丑並不是太大的挑戰,因為傑克尼克遜本身就長得不算俊美,加上天生的邪氣,讓他經常飾演人性黑暗的角色:《鬼店》裡發瘋的父親、《郵差總按兩次鈴》裡偕同女主角殺夫的好色混混、《唐人街》裡作風粗暴的私家偵探。傑克尼克遜天生具備的那股氣質讓他即使不化妝也具備小丑的說服力。


但希斯萊傑則不同,無論是《騎士風雲錄》、《決戰時刻》、《神鬼剋星》,他飾演的角色都趨向陽光、正向的青年,《斷背山》則是他改變以往陽光青年風格的第一 部作品,電影裡的希斯萊傑的青春帶著憂鬱,隨著故事變得滄桑孤寂。希斯萊傑的演技是無庸置疑的,但因為長久形象和Joker大相逕庭,加上傑克尼克遜成功塑造的小丑形象,讓他甫一接受這個角色時就備受各界質疑。但他卻成功地讓戲外的鄰家男孩在上了Joker的誇張妝容後,變成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天才罪犯, 沒有傑克尼克遜那種渾然天成的邪惡,但卻多了一股瘋狂的驚悚,希斯萊傑向全世界證明了任何角色他都可以完成挑戰。


黑暗騎士》的劇本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和弟弟強納森諾蘭一起完成的,而從諾蘭導演出道以來,無論《跟蹤》、《記憶拼圖》或是《頂尖對決》,身為編劇的弟弟一向是導演哥哥最好的搭擋。從故事大綱來看《黑暗騎士》其實很老套,一個用極端手段意圖消滅所有犯罪的制裁者碰上一個心理瘋狂的犯罪高手,兩人 在都市裡展開一回回的正邪攻防戰。這個題材一向是好萊塢的最愛,許多電影都是在這個模式下完成,但諾蘭兄弟檔卻給了這部電影一個不一樣的視野和深度。


有別於《開戰時刻》昏黃的色調,《黑暗騎士》的影像是深藍的憂鬱,似乎象徵著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也映照了男主角被誤解、被怨恨的重擔。


單純在旁觀者(觀眾)心裡,蝙蝠俠是絕對正義的角色,但若投射在現實生活裡,蝙蝠俠其實也是一個行為極端者,用犯罪的手法懲治罪犯,永遠遮著面孔,不願意和一般人打交道。過往的蝙蝠俠系列電影都站在完整的「正義」和「超人」角度來看蝙蝠俠,人們都忘記蝙蝠俠和蜘蛛人、鋼鐵人甚至超人都不一樣:布魯斯偉恩並沒有任何超能力,他背負的心理重擔更甚他人。諾蘭兄弟的劇本讓蝙蝠俠「活」了過來,他們加入一般人類的心理黑暗:膽怯、懦弱、怕事。因此當小丑為了找蝙蝠俠而大開殺戒時,人民因為臣服在小丑營造的恐懼裡,心中對蝙蝠俠抱持的是怨恨和不信賴。鄉愿的想法更讓不少人認為所有的恐怖事件都是蝙蝠俠到處制裁黑道耍威風,激怒恐怖分子所造成的,而不會想到背後有一股正義力量在支持他們。同樣擁有雙面生活,布魯斯偉恩卻沒有彼得帕克的優勢:市民得信賴和愛戴。因為蜘蛛人擁有超能力,不必隱藏在黑暗中,但蝙蝠俠卻必須倚賴高科技產品才能在黑夜裡耍威風,脫下重裝鎧甲後,布魯斯偉恩身上是大塊的瘀青和撞傷。諾蘭所打造的人性黑暗與蝙蝠俠的傷口和憂鬱,是過往系列作品所欠缺的厚度。


熟悉蝙蝠俠的人都知道,這系列作品鋒頭最健的永遠不是蝙蝠俠,而是反派角色。因此《黑暗騎士》最讓人注目的就是小丑和墮落為雙面人的哈維丹特。不可否認,希斯萊傑的驟逝絕對會對他的演出評價造成影響,可喜的是,今天希斯萊傑版的小丑完完全全沒讓任何人失望。小丑做任何事情的為一目的都是因為好玩,他做事情很認真卻又很瘋癲,行事果斷又帶著愚弄眾生的輕浮,看見世界陷入混亂、人性露出 醜惡所帶來的快感才是小丑的最大動力。不用什麼新潮武器,單用刀子、炸藥、汽油桶和計時器就將高譚市民嚇得半死。片頭扮豬吃老虎的搶銀行戲碼也只是他決定在高譚市粉墨登場的「公告」,他絕對有本事控管整個城市的黑道,但他卻不屑權力和金錢,希斯萊傑成功詮釋一位不懂恐懼為何物的頂尖罪犯,跳脫出傳統觀眾對犯罪心理的設想。


電影後半段開始的計中計更是讓整部電影高潮迭起的精華所在。種種心機角鬥之所以出人意料,除了諾蘭處理方法有別以往同樣是美國漫畫改編的電影,一反超現實的風格外,更多的原因是蝙蝠俠的憂鬱、被誤解有別以往的超級英雄片,以及小丑的失序、瘋狂所詮釋的方式太過真實。Joker是52張撲克牌以外的牌卡,代表著不按牌理出牌、永遠有意外的「驚喜」,因此你永遠猜不到小丑接下來究竟要做什麼,或是,他究竟希望高譚市變成什麼德性。蝙蝠俠行事一向有自己的原則:不用槍、不殺人。但在原著漫畫裡,小丑是唯一讓蝙蝠俠拿槍相向的恐怖對手。


而將觀眾情緒帶到最高峰的橋段,莫屬兩艘輪船的生死決擇。這時重刑犯那邊在最後關頭選擇拋棄按下控制鈕,相形之下一般民眾所進行的不計名民主投票卻成為最大的諷刺。多數決定所造成的群眾暴力之所以無法執行,並不是因為這些人民心中真正秉持良善,而是因為「俗辣」的因子作祟,因為孬、因為自私,人人雖然都想苟活,但殺人的代價太沉重,沒有人願意真正當的劊子手。就算一切風波平息、就算大家都活著,但曾經決定「贊成」按下按鈕的人絕對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當年的抉擇。小丑邪惡瘋狂的不是他的兇殘,而是他引發人性黑暗的手法讓人不寒而慄。


哈維丹特本來是高譚市的正義象徵,他和蝙蝠俠一樣有著強烈的正義感,但卻是使用法律手段,走在明亮的人群面前,這也是瑞秋之所以棄布魯斯選擇哈維丹特的最大 原因。但各種陰錯陽差的悲劇讓哈維丹特墮入魔道,導演在此強調的是人的「雙面性」,人人都有光明面和黑暗面,因此雙面人信仰的是「機率」而非理性,他用機率來決定事情的走向,故用小丑來激發哈維丹特的黑暗與極端,使雙面人的人格成型是再貼切不過。雖然哈維丹特在這集的發揮不多,但卻在結局留下一個很好的收尾:死了哈維丹特、留下雙面人。未來諾蘭若要讓哈維丹特成為下一集的主力反派不是不可能。


黑暗騎士》告訴大家,蝙蝠俠的敵人並不只是黑道份子或精神罪犯,還包含社會共犯結構,貪官汙吏造成的腐敗體制、苟且偷生形成的懦弱社會,這才是布魯斯偉恩之所以選擇成為蝙蝠俠的主要原因。


至於前一集鋒芒畢露的男主角克里斯汀貝爾,雖然在《黑暗騎士》裡風采幾乎都被小丑給搶走了,但依然能在這一集裡看出貝爾在維持肌肉結實的狀況下刻意瘦身,顯出健壯但形容憔悴的憂慮。他早有心理準備,但在真正被民眾怨懟時卻依舊難以承受,貝爾的布魯斯偉恩不再像以前的版本,似乎是個無事生產、喜歡搞角色扮演、 自命英雄的富家子弟。他任用人才管理家族企業,但同樣也了解偉恩企業的內部狀況,泡妞度假成了最完美的偽裝,而不像以前總是有一個花瓶般、對劇情影響甚至不太大的女主角。沒有小丑那樣外放搶眼的戲碼,但同時兼顧億萬富豪、紈褲子弟和正義使者,貝爾將布魯斯偉恩的各種轉折都表現得恰如其分。當初諾蘭告訴貝爾要飾演蝙蝠俠時,貝爾是不太願意的,因為他一向不太喜歡扮演英雄角色(過往參與的《美國殺人魔》或《頂尖對決》,貝爾在裡面擔綱的都不是什麼英雄好漢),但因為劇本將布魯斯偉恩的情感與生活豐厚了,加上顯得憂鬱沉重的精神生活,讓貝爾成功塑造幽走於高譚市的「黑暗騎士」。雖然最出風頭的不是身為男主角的蝙蝠俠,但無疑問的,貝爾的演技比起《蝙蝠俠:開戰時刻》和《頂間對決》又更加穩重。


當然,諾蘭一向不太善長處理打鬥,這點在頗受好評的《開戰時刻》裡就被各家影評說過(《開戰時刻》是諾蘭的首部動作片),當時為了掩飾這項缺點,諾蘭大量減少正面交鋒的鏡頭,反而大量以黑道角度來看蝙蝠俠神出鬼沒的懲治手段,雖然讓傳統的英雄電影少了不少打鬥戲碼,但也增加了蝙蝠俠隱藏在黑夜的鬼魅成分。雖然比前一集多了許多動作場面,但和許多英雄類動作片相比,《黑暗騎士》的打鬥依舊顯得少,而最大原因不外乎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很討厭現在浮誇濫用的電腦特效。《蜘蛛人》、《鋼鐵人》和《無敵浩克》的打鬥場景雖然威猛生風,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幾乎都是CG特效,要打得好看就是看導演有多少本領和經費來玩CG。諾藍絕對不是沒錢,但是他想證明沒有浮誇的CG特效,電影依舊能夠很好看。不夠華麗但是穩紮穩打的動作,是諾蘭版的蝙蝠俠最大賣點,亦為最大優點。


黑暗騎士》絕對是今年最好看的電影(雖然我也很期待《瓦力》,但我深信再好看也無法動搖我對《黑暗騎士》的熱愛),片長兩個半小時卻不嫌得冗贅,偉恩和阿福 主僕之間的對畫充滿幽默、關懷和警惕,摩根費里曼飾演的CEO福克斯在本集也有更多的演出,並成為蝙蝠俠的另一個警鐘,警惕蝙蝠俠勿為了維護自我正義而跨越的道德界線。而飾演瑞秋道斯的瑪姬吉倫霍雖然戲分不算多,但卻佔了相當重要的位置,雖然長相不是傳統超人系電影裡的甜美女主角風格,但恰到好處的演技和典雅氣質讓這個角色在戲份不多的狀況下不但不被花瓶化,更成為歷代以超級英雄為主題的電影裡定位最特別的女主角,實屬難得。雖然CG特效不多,愛情戲碼不濃,但紅花綠色相互輝映,人物心理千絲萬緒,加上諾蘭拿手的剪接、季默漢斯、James Newton Howard打造的磅礡配樂,讓這部電影不再只是單純的英雄片。

作者:mimibao 【美麗新世界】

本期焦點-【v.178】 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