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父子:多餘與跳躍之間


或許我的要求過度嚴格,但我確實相信基調的混淆只會減損作品的價值,例如《英倫情人》與《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便以兩種極端的風格成功地表現了癡情的力量、命運的無奈與絕望中的希望,而將兩種風格混合也確實並無不可,但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裡外不是人、兩者皆不如。

我並沒有看過《父子》的正常版,我看的是兩個半小時的導演版,我不敢肯定正常版絕對比導演版出色,然而導演版有著非常明顯的兩大問題,這兩大問題,是阻礙本片更為洗鍊而精采的最大阻礙。


第一個問題,在於角色的冗贅與多餘。


林熙蕾飾演的阿芳,就是相當多餘的角色,當然她並非全無功能,她讓郭富城飾演的阿勝展現出監護與撫養的無能,更反映了他懦弱而低落的情緒智能,然而這些情節在她登場以前就已經透過楊采妮飾演的阿蓮展示過了,砍掉阿芳的戲份,對阿勝、對吳景滔飾演的孩子阿樂以至於對整體劇情的影響,趨近於無。


許茹芸飾演的珍妮花亦是多餘的角色──雖然看到國中歲月裡的玉女還挺令人開心的──她的功能是做為阿樂與阿蓮間的中介,然而這樣的角色與霞姐的功能差異有限,此兩角的戲份一旦合併,任選其一都能成為更有深度的角色,然而兩人各自而言都與路人相差無幾,也因此某種程度也是砍掉無妨。


最角色中最多餘的,莫過於同樣由郭富城飾演的外遇情人,這或許是一種黑色幽默,然而做為以寫實為基調的作品,這樣的安排只會增加全片的不協調性,那角色換成劉德華、黎明或張學友絲毫沒有差別,其唯一的作用就是博君一笑,將其整個砍掉,也確實沒什麼不好。


或許我的要求過度嚴格,但我確實相信基調的混淆只會減損作品的價值,例如《英倫情人》與《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便以兩種極端的風格成功地表現了癡情的力量、命運的無奈與絕望中的希望,而將兩種風格混合也確實並無不可,但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裡外不是人、兩者皆不如。


角色冗贅多餘之外的第二個問題,在於情節設定的不明與跳躍。


本片最重要的意象,就是阿樂睡夢中──亦或記憶中,我們無從確定其為真實或想像──與父親一同騎單車的景象,那可以是阿樂對父子親暱情感的遙想,亦可能是其對理想父親的嚮往,然而無論是哪一個,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阿樂是由母親帶大的,而且阿樂極端眷戀母親。


在如此眷戀母親的前提下,阿樂為何會如此袒護而順從著父親?


阿樂的行為,絕對不是普通地超齡,從母親逃家時對父親的通風報信、透過珍妮花聯絡母親的冒險挺進,到勸阻父親行竊甚至表明自己可以去打工賺錢的意願,我們都能看到這孩子卓越、成熟而獨立的表現,然而,是什麼阻止他投靠母親或向母親求援,而執拗地以自己小小的身軀與心靈如此堅毅地陪在父親身旁?


我相信答案在那單車、風車與陽光的意象裡,問題是這部分導演在全片中幾乎隻字未提,他寧願把時間給珍妮花、霞姐以及搞笑的阿肥身上,也不願穿插其他想像或回憶,來拉近阿樂與阿勝之間的鴻溝與情感的距離,此處對我而言,可說是本片情節上最大而無法原諒的空洞,即使郭富城與吳景滔的演出是如此地傑出。


然而,幸好郭富城與吳景滔的演出真的非常傑出,以至於即使本片的缺點真的很多,我仍認為本片值得一看,一如斯琴高娃一人撐起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父子》在劇本的先天缺陷下,仍由郭富城與吳景滔兩人尚稱成功地撐了起來。


所以,即便有如此明顯的跳躍與多餘,阿勝與阿樂的互動仍足以牽動我的情緒,那彷彿《菊次郎的夏天》裡融合暴戾氣息與喜劇效果的手法──《菊次郎的夏天》整體表現更優,包括音樂,《父子》的配樂已經糟到影響觀賞的地步──讓我在情緒緊繃之餘也能會心一笑,即使思索後仍有數不清的疑問,我仍能在這對父子的交會間感到樂趣。

作者:Sean Wo 【天空約定的城邦】

本期焦點-【v.101】 200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