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連連的《金賽性學教室》
所有前衛的性研究不可必免地會面臨到的道德議題,《金賽性學教室》也做了非常一番的辯論。我喜歡劇中某些道德與科學的辯論橋段。科學只處理看得到的數據,身段往往冷酷無情。道德在某方面雖然約束了自由,卻也因此產生了社會制序,抑止了人類原始的動物本能。 該先當「人」還是「科學家」,似乎成了金賽的兩難。
如果說佛洛依德是用微觀功能論去探討兒童時期對於性的不滿足引發成年期的性變態行為,那金賽無異是以鉅觀的結構論將所有為社會所排斥禁錮的性犯罪給除罪化了。
或許是大眾傳播媒體錯誤傳播吧,許多跟我同輩(六年級)的朋友們都曾以為「金賽」博士是位「女性」。這個誤解可能要追溯回到十幾年前,某個頗受歡迎的節目主人翁「金賽夫人」吧。
不過,儘管「金賽」博士本尊是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但「金賽夫人」對於支持性研究的熱忱,倒也是巾幗不讓鬚眉。
《金賽性學教室》由連森尼遜飾演傳奇性的性學大師金賽博士,描述他致力奉獻於研究人類性行為的傳奇一生。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全球皆籠罩在戰後復建的低迷氣氛裡,美國也不例外。封閉的社會讓民風更為保守,談論「性事」幾乎被視為是低調隱晦的邪惡一般。金賽博士生長在一個極端閉鎖的基督教家庭,自小便體弱多病。
牧師父親原本希望金賽當一名工程師,但少年的叛逆讓他違抗了父親的旨意,反而投身昆蟲研究,專長物種是「蠳蜂」。 在研究蠳蜂的過程中,金賽發現每隻蜂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這不禁讓他體認到,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單一的生物行為。金賽將這個體認延展到對人類世界的研究,既然每個人都擁有自由意志與特異性,那麼「性行為」本身絕無可能只是單一行為,自然也有它生存的其他姿態。
有了這個體認後,金賽投入對性行為的研究。首先他發現,當時美國坊間所出版的「性教科書」,全部都是根據過往錯誤的經驗法則,以及在宗教的約束下撰寫而成,沒有任何的科學信度。為了累積臨床資料,金賽向外尋求資金,組成了一個研究團隊,遊走美國各處進行性行為的田野調查,男女皆然。並且在大學裡開設性教育課程,提供學生免費的性咨詢。
1948年,金賽博士出版了《男性性行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一書,這對於戰後民風閉鎖的美國社會而言,無異投下一顆道德「原子彈」。自那時此,性研究逐漸浮上檯面。金賽主張「性愛烏托邦」,認為受禁錮的慾望會演變為「迷戀」(Obsession),越去抑制反而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如性變態或性犯罪。新書的大賣雖然讓金賽的身價水漲船高,但依稀替性犯罪除罪化的動機與聳動的內容卻引來國內保守團體的抨擊與批判。 保守團體與宗教組織不斷地在報章雜誌上以文章或是插圖的方式對金賽的研究冷嘲熱諷。
1953年,金賽出版了性學研究第二輯:《女性性行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female"),但這本書並未替他帶來更多的聲望,反而引來更多團體的攻擊,金賽本人也因拒絕替當時的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調查國會中的同性戀議員而備受打擊。在金主撤資、民眾反彈之際,金賽以身試法的「性愛烏托邦」也因道德問題而在同事間產生嫌隙。然而為了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生物本能的數據,金賽仍然鍥而不捨地尋找資金,進行他的研究,直到現在。 用這麼長的篇幅來描寫金賽的一生,似乎不符合一篇影評的需要。然而,導演Bill Condon(PS:這個姓氏的導演來執導這部片真是實至名歸)在閱讀大量的金賽博士相關資料後,帶給觀眾的,的確就是這麼一部傳記色彩濃厚的電影。曾在《眾神與野獸》裡成功地將「老同志」符象化為「科學怪人」的Bill Condon,這回在《金賽性學教室》裡,少了魔幻寫實的異色風格,反而用最樸實的Docudrama手法,忠實地呈現金賽博士為性研究所奉獻的心力與執著。 電影拍的四平八穩,雖然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卻也沒有什麼優點。
所有前衛的性研究不可必免地會面臨到的道德議題,《金賽性學教室》也做了非常一番的辯論。我喜歡劇中某些道德與科學的辯論橋段。科學只處理看得到的數據,身段往往冷酷無情。道德在某方面雖然約束了自由,卻也因此產生了社會制序,抑止了人類原始的動物本能。 該先當「人」還是「科學家」,似乎成了金賽的兩難。為了實踐自己提倡的性愛烏托邦,金賽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妻子與同事上床,同時也跟自己的研究員從事同性性愛。似乎一切道德約束與「科學研究」抵觸者無效。在《金賽性學教室》裡數度有幾幕三點全露的畫面。如此鏡頭或許對於電檢尺度的開放是個里程碑,但是在大銀幕上看到原始的生殖器官,不也正是導演利用底片與金賽博士所呼應的主題如出一轍,即「性沒有什麼好遮掩的,脫就脫了吧。」 在片中,研究員問金賽博士說:「您有考慮到『愛』這個變數嗎?」金賽的回答則是:「科學只處理有數據的東西,而愛是無法量化的。」
但是當研究員繼續追問下去,金賽亦無法否認「愛」這項情感對於人慾的延展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或許我們可以不認同金賽的性愛烏托邦,因為如果如此的話,那人類與禽獸何異呢?但道德與科學原本就相互抵觸,科學的極端就是非道德,道德的極端也非科學。二者之間的權衡,片中沒有給答案。金賽本人身體力行自己的原則,帶給世人最真實的性學報告。但赤裸的真相總是令人不敢直視,只有披上真實外衣的謊言,才是生存在都市叢林的經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