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自由幻夢:媒體文宣戰


《飢餓遊戲》三部曲一直在消費媒體,亦在批判媒體,揭發媒體的嗜血本質。



人生的殺戮戰場,刀刀見血,文宣戰場其實亦不遑多讓,採用華美詞澡與技法包裝出來的作品,如果少了從苦難中淬煉出來的感情,就少了撼動人心的張力了。



除了遊戲、生存與抗暴等元素外,《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一直很關切媒體操作,從最初就把生存競賽結合了選秀,再採用無所不在的攝影機演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關鍵原因或許在於施惠國總統所在的都城就在美國的影視中心洛杉磯(有歷史傳承,所以政治不忘娛樂),但是到了《飢餓遊戲:自由幻夢I》(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1),焦點轉成了:宣傳影片究竟該怎麼拍才會動人?


前提是Jennifer Lawrence飾演的Katniss接受13區的庇護,並在總統「柯茵」(Julianne Moore飾演)的說服下,加入Mockingjay,高舉反抗大旗,正式挑戰施惠國,她的首要任務就是拍攝宣傳片,讓其他地區的人都看見:Katniss還活著,Katniss會激勵大家,也帶領大家反抗暴政。



於是Katniss來到虛擬攝影棚,眼前有攝影機,身後則有key板,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演的製作人Plutarch只要求Katniss唸完台詞,做出激動表情,「應該」就能完成宣傳片,可是第一回NG了,第二回Plutarch就直接發飆動怒了,只因為台詞雖然唸完了,但是沒血沒肉,無情無感,簡直就像個木頭人。


經歷過九合一大選的台灣民眾,才剛經歷過一波接一波的宣傳影片洗腦,有些靠淚水賺你同情,有些則靠無厘頭,拉近你心...各有其製作盤算,亦各有其策略目標,但從選舉結果可以清楚看出,包裝只是手段,包裝或許花俏,如果不能打動觀眾,就註定白忙一場,更何況網路鄉民神通廣大,只要不是原創點子,就會被起底,狠狠修理,原本想要宣傳助威的,結果成了反宣傳。


Plutarch畢竟不是廣告掮客(收錢交片了事),他要拍的可是革命宣傳片,不能撼動人心,不能鼓動風潮,就不必拍了。最後的決定是離開攝影棚,把Katniss丟到災區實境去,讓她面對苦難大眾,只要內心起了自然反應,脫口而出的真心話就遠比任何的劇本都更力了。



《飢餓遊戲:自由幻夢》揭示的廣告片真諦是情真片子就真,Katniss先到了災區醫護所,親自感受到悲苦人民對她的信任與期待,接著則是目睹施惠國派出軍機要來轟炸屠殺她及災民,於是Natalie Dormer飾演的廣告片導演不但拍到了Katniss用弓箭射下軍機的英姿,也錄下了她目睹醫護所全毀在炮火下的慘劇後,悲憤莫名的那段控訴:「星火已經燎原...如果我們焚燒了,你也會跟著焚燒!Fire Is Catching... If we burn, you burn with us!」


是的,那是數百條人命才換來的一隻動人文宣,不見血,就不見淚,唯有真情流露時,文宣才有了重量。《飢餓遊戲:自由幻夢》迴避的問題是:政治領導人為了高舉邦國大旗,為了追求一個更大的理想時,即使要犧牲其他人的生命,是否也在所不惜?我們是否亦視為理所當然?


當然,既然第13區會拍宣傳片,施惠國難道不會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13區擁有Katniss,施惠國則有Josh Hutcherson飾演的Peeta,Katniss對全民喊話,Peeta則是單挑Katniss,畢竟Katniss的唯一罩門就是Peeta,擒賊先擒王,只要Katniss被Peeta煽動了,就可能反敗為勝,更何況,所有的文宣影片都有策略目的,只要敵人上?,就可能逆轉了。



飢餓遊戲》三部曲一直在消費媒體,亦在批判媒體,揭發媒體的嗜血本質,《飢餓遊戲:自由幻夢》同樣替Katniss設計了最新最潮的勇土服裝,也有激烈又激情的打鬥場面設計,但對媒體的針砭,才是全片唯一讓我思考的議題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477】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