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六月結婚季,電影與音樂


六月是畢業季節,亦是結婚季節,電影中有不少在婚禮上做文章的電影,伴隨而來的音樂也就各有情貌,今天來個應景的回味吧。

六月是畢業季節,亦是結婚季節,電影中有不少在婚禮上做文章的電影,伴隨而來的音樂也就各有情貌,今天來個應景的回味吧。

教父I》(The Godfather) 從婚禮上看到家族的背景與教父的為人

媽媽咪呀!》(Mamma Mia!)婚禮上總是讓人暈頭轉向,事如此,人亦如此。

囍宴》鬧洞房的的習俗就是讓人難忘

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Weaping Meadows)目的在介紹安哲羅普洛斯的《鸛鳥踟躕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的,今天的節目要重聽一次黃梅調,畢竟祝英台是最勇敢的愛情信徒,比起《畢業生》的班傑明更讓人動容。



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有一首最深情的婚禮歌曲,有家長的回顧,亦有新人的喜悅,親愛的朋友,你想起了歌名嗎?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自從北京奧運後,陳其鋼教授與張藝謀多次合作了電影配樂,從《山楂樹之戀》到《金陵十三釵》,都偏重小曲形式,前者配合純情之戀,尚稱允當,後者用來詮釋中日戰爭期間的南京屠殺,則就顯得輕重失衡,雖然音樂本身還是動聽的,只是用來詮釋沈重的歷史悲劇,只呼應了小兒女的心情,少了時代的感覺。

金陵十三釵》的故事主題在於「女學生」與「妓女」面對無情戰火時,固然都難逃一劫,但是生死關頭,良善的人性也可能淘洗出一朵聖潔的花,只可惜,《金陵十三釵》的劇情太過一廂情願,太過簡化的結果,讓電影少了動人的真情。


電影話題:台灣新電影卅年


電影史學家通常把1982年推出的《光陰的故事》視為台灣新電影的開山奠基之作,今年台北電影節在七月十九日閉幕當天,亦要推出《光陰的故事:數位修復版》,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四位導演,當年拍出了〈小龍頭〉、〈指望〉、〈跳蛙〉、〈報上名來〉四段短片,從選材到表現手法,都帶動了不少話題,本片可以讓年輕影迷得見當年盛況,亦可讓懷舊影迷重溫昔日場景,更重要的是台灣新電影的重要推手,前中影總經理明驥已於六月十五日病逝,今年節目就試圖回到1980年代初期,台灣電影本身創作貧血,外又有港片大舉入侵的風雨時刻,台灣影人如何走出那個困窘時期呢?

另外,今年7月7、8日兩天,台北電影節將特別舉辦『台灣新電影‧三十而立』論壇,邀請台灣電影界不同世代的重量級影人,聚焦「台灣新電影」議題,其中張毅與魏德聖探討「跨世代追夢人」;楊惠姍與李烈討論「新女性與新電影」;「電影與文學的共舞」由小野、楊雅喆對談;「新電影到新勢力」則是影壇三代導演侯孝賢、鈕承澤、林書宇互談。

用羅大佑唱過的《光陰的故事》《風兒你在輕輕的吹》《閃亮的日子》回味那個年代,用《淚王子》中,有俄國民謠風味的主題曲和從小蟲名曲《紅玫瑰白玫瑰》的改編曲,追思明驥時代的抗爭往事。

手機裡的眼淚


一部以日本311大地震做為時間背景的電影,

一部以兩位實習醫生的愛心人生做為劇情主軸的電影

一部企圖心極大,也拍出了台北市捷運之美的電影

一部從古典音樂中找到動人元素,發揮輔佐力量的電影

只可惜人物感情不夠自然,互動不夠真誠,弱了動人力量。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350】 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