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舊情綿綿思想起
看完《阿爸》,讓人想再聽一回洪一峰的渾厚歌聲,音樂的飽滿得著了歌手的尊嚴高度;看完《阿爸》,讓人想再尋覓半世紀前的台灣風情,影像的蒼白卻讓人為時代的失落備感扼腕。


《阿爸》是洪一峰的三個兒子洪榮宏、洪敬堯和洪榮良獻給父親的一部紀錄片,洪一峰於2010年2月24日以82歲高齡辭世,三個兒子在八個月後的10月27日於臺北小巨蛋舉辦了一場「寶島.青春.夢.群星向洪一峰致敬演唱會」,這場音樂會提供了《阿爸》主要的音樂和影像元素,讓他們得以在音樂會舉行完的十一個月後又推出了這部電影。
洪一峰是台語歌謠的重要創作者與演唱者,以他生平為主的電影絕對少不了音樂,但是透過致敬演唱會做電影主軸,串接起六十年歲月的洪家與歌壇往事,卻也是精密用心的算計,一方面是讓洪一峰的老歌舊作,在五月天,周杰倫與阿妹等人新詮之下,得著更多的傳世能量,另一方面則是讓這批歌唱偶像的人氣,吸聚新一代影迷來認知昔日巨星的往事與風采。
就音樂表現來論,《阿爸》只要是有音符流動的戲份,都能撩動觀眾共鳴(在戲院裡,不時可以聽見有觀眾附和輕唱),增添了可看性與可親性,小巨蛋的音樂演出,強調臨場感,卻能與刻意復古的洪一峰昔日歌唱融合轉接得天衣無縫,堪稱是杜篤之「聲色盒子」團隊一次飽滿酣暢的聲音魔法秀。

但是《阿爸》太偏重當代歌手的演出比例和場面,卻也暴露了洪氏兄弟在歷史重建上的資訊與資源有限的困境。
《阿爸》要說洪一峰的故事,當然要話說從頭,重現洪一峰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以台語歌謠風靡台灣的風情,偏偏那是個影像奇缺的貧瘠年代,雖有海報、黑膠唱片(含封套)和歌本,留駐了音樂的「靜態」視覺記憶,但在「動態」視覺上,卻不能不訴諸「重演」的最基本技法,《阿爸》的重演戲碼,就人的部份是模擬有神的,就戲的部份卻是捉襟見肘的。
選角成功,是重演戲份生動有神的魅力所在,但是關鍵並不在於飾演洪一峰的林俊吉或飾演童年洪榮宏、洪敬堯的林洧鋌與高笙元究竟有多「形似」這對父子,而是在於他們彈琴演唱時的神色自若與深情自如,會彈會唱,才使得他們的音樂表演充滿說服力,得著恍如再世的「神似」震撼。

洪一峰曾有三妻,亦曾棄家不顧的傳奇人生,其實是很能編排故事的戲劇題材,但是《阿爸》選擇了從三兄弟的觀點追思父親,要在三兄弟與父親的互動中求得平衡,卻因少稀釋了純粹屬於洪一峰的立體雕塑。觀眾不清楚洪一峰是怎麼學會拉小提琴的,不清楚他與填詞人葉俊麟的互動關係(那不是一句等同於周杰倫與方文山就能夠交代的),更不明白洪一峰如何熬過第一任妻子的叛離(那亦不是歌詠一首「思慕的人」就夠滿足觀眾渴望的)
至於在那個廣播當道的年代裡,洪一峰帶著一群樂師和歌手紀露霞關在沒有冷氣的錄音室裡製播廣播節目的重建戲,卻輕輕帶過,都是相當可惜的決定,唯一的解釋是洪氏三兄弟與父親的大和解來得太晚,還有很多生命的拼圖尚不熟悉,以致於遇上?鍵戲份,只能輕輕敲個門,就側身轉離去了。不過,濃郁的音樂風情,仍然使得《阿爸》不失為一部愉悅的歌唱紀錄片,如果能多給洪氏兄弟一點時間和資源,《阿爸》或許就會蘊釀得更像一位時代歌者的紀錄片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0317】 2011/11/03
其他新鮮事兒

百變搞笑天王–艾迪墨菲 (11/3)

《鐘點戰》Using your Time (11/3)

鋼鐵擂台:金剛不壞身 (11/3)

《勇者無敵》用男人的方法表現手足親情 (11/3)

《燃燒吧!歐吉桑》時代悲喜劇 (11/3)

微風女孩季小薇Zee Avi 台北演唱會 (11/3)

《姊妹》寫出黑與白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