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導演的副業:時代流行


今天來玩個推理遊戲,市川崑、蘭妮.萊芬斯坦再加上卡洛斯.索拉,這三位國際知名導演,共同的交集是什麼?

答案之一:電影

答案之二:紀錄片

答案之三:奧林匹克運動會

答案之四:以上皆是。


孔子教我們要多讀詩經,至少可以多識草木鳥獸之名,電影史上有很多響噹噹的名字及作品,不但全部都看過,先知道其名,抱著嚮往之心,立下心願,終有一天一定會看見他們的,唇邊就會綻笑。


例如,只要知道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其人其名,一定會聽過她替納粹黨代表大會所拍攝的《德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然後也會知道她替1936年柏林奧運所拍的紀錄片《奧林匹克》(Olympia), 這兩部電影都是紀錄片歷史上的知名作品。


例如,日本大導演市川崑(Ichikawa Kon)拍過《緬甸的豎琴》和《細雪》等經典名片, 1964年在日本舉行的東京世運會是,同樣也是出自他的手筆,除了運動賽事之外,他用了不少篇幅描寫日本如何除舊佈新(拆掉舊房舍,迎接新東京)的歷史變革,《東京世運會》同樣是他的紀錄片代表作。


例如,1992年的奧運來到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舉行,西班牙知名導演卡洛斯.索拉(Carlos Saura)就應邀執導了巴塞隆納紀錄片《馬拉松》(Marathon),以最累人的馬拉松賽做主軸拍出了105分鐘的奧運紀錄。


從《奧林匹克》、《東京世運會》到《馬拉松》,那是電影還能感動人心的時代,用電影膠捲捕捉競技場上人性本質的便捷媒材,隨著電視的興起和衛星實況傳播的方便普及性,多數民眾早已習慣了從電視上吸收奧運資訊,觀賞更快更直接更近距離的奧運實況,這也是為什麼舉世注目的世界盃足球賽如今透過電視實況轉播,再也沒有官方紀錄片(1970年代,台灣曾有世界盃足球賽的紀錄片做商業放映,如今也可以網路上找到一部名叫《Heading for Glory》的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足球賽紀錄片,從那些片段上都可以重見,這些紀錄片當年是如何滿足了只能從報紙上閱讀世界盃足球賽戰報,無緣得見賽事盛況的全球影迷和足球迷)。


媒介改變了,觀賞方式改變了,導演的工作也變得不一樣了,2008年北京奧運把開閉幕式典禮的表演工程交給了張藝謀為首的團隊,在唯大是尚,人海和煙花堆砌而成的盛典,確實讓人看了眼花撩亂,但是這種傾國家之力完成的表演,對於講究投資報酬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卻是難以想見的,這也是為什麼《貧民百萬富翁》(Millionaire Slumdog)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應聘出任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式藝術指導時特別強調:「倫敦奧運開幕式不會像北京奧運那樣壯觀,但還是會有令人欣喜的奇觀。」當然,你應該不會忘記北京奧運閉幕前,一輛掛著「2012倫敦」車牌的英國巴士駛進會場,帶出歌手Leona Lewis和吉他手Jimmy Page做熱門音樂演唱的交接儀式演出,英國佬應該不會走大英帝國的霸氣老路,能夠有點《哈利波特》的魔法奇觀,就夠讓觀眾驚豔了。


倫敦奧運將由英國不同領域的知名人士,出任開、閉幕式的製作人,其中《為愛朗讀》(The Reader)和《舞動人生》(Billy Elliot)和《時時刻刻》(The Hours)的導演史帝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則擔任開、閉幕式創意總監。


電影導演都擅長用視覺溝通,都能掌握觀眾心理,從紀錄片的年代來到運動賽會典禮化的新世代,電影導演看似多了些表演藝術的新副業,成功創作驚豔與感動,或許還是最根本的需求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277】 201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