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賀比漢考克:爵士浮生


《爵士浮生》的觀賞焦點有三,首先是男主角賀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是知名的爵士大師,音樂風格遊走於傳統與當代爵士間,尤其願意與酷派、硬咆哮、藍調、融合樂、放克、電子等音樂形式混合實驗,走出一條音樂新路出來,他的音樂人生本來就充滿傳奇。

假父子的真感情 《遊子》(Kolya)


導演:楊斯維拉克
演員:茲登涅克斯維拉克、安德魯加里蒙
播出時間:東森洋片台 10/25(16:15)


以《遊子》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導演楊斯維拉克是九0年代最受矚目的捷克新銳。處女作《青青校樹》就以繼承捷克電影幽默笑看歷史的傳統,入圍過奧斯卡。之後又以模仿公路電影的《搭便車》和對現代科技與人體潛能充滿想像力的《光纖電人》,證明他的創作力與開發力。


遊子》是他和最重要的搭檔:茲登涅克斯維拉克(既是他的父親,也是本片的編劇兼男主角)再度合作的電影。描寫一個中年、單身,曾經是捷克交響樂團的大提琴家,卻因為弟弟逃離祖國而遭牽連,失去原本的工作,為了討生活,只好在殯儀館為喪禮伴奏,雖然沒有金錢與物質的享受,路克在愛情上卻從不匱乏,但他堅持不被婚姻和兒女絆住。


1989年的布拉格,民主運動即將啟蒙的前夕,在當時混亂的時局下,許多捷克人紛紛偷渡到西方世界,布拉格更被蘇聯人視為前往西方世界的跳板。路克的好朋友向經濟拮据的路克提議,與他來自蘇聯的姪女假結婚,雙方沒有權利義務關係,只要讓她拿到捷克國籍,他們便付一筆錢給路克,如此一來路克便可以償還房租與買一部他嚮往已久的汽車。路克沒想到美麗的新娘在拿到捷克簽證之後,立刻偷渡到西德,投奔親密愛人的懷抱,留下四歲的稚子Kolya在他身邊,路克一夜間成了不會講捷克語的KoIya在捷克唯一的親人與依靠。這兩個一老一少,一個不會講俄語,一個不會捷克語,路克因新娘偷渡的關係,面臨移民局的調查,Kolya是他唯一可以證明自己無辜的人,就這樣兩個語言不通的「假父子」,必須為現實考量生活在一起,製造了不少因語言與文化差異的笑話,也產生了深厚的「真感情」。


選擇一個俄國小孩做為男主角的拖油瓶,其實饒富意義。在近代捷克史上,俄國相當於暴虐侵略者的代名詞,尤其是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慘遭蘇聯率領的共產國家坦克給摧毀,更讓捷克人對俄國埋下深仇大恨。然而本片導演卻藉由Kolya這個俄國男孩的純真善良,指出讓一個民族、人民變質的不是人的血液,而是不當的制度。就像原先對男主角惡行惡狀的移民局官僚,當推翻共黨的風潮來臨時,他們也擠在人群當中迎接新時代的來臨,之前僵惡的嘴臉說是他們的本性,不如說是制度機器逼使他們如此。一個較開放的觀點,讓《遊子》不至於陷溺在自舔傷口的窠臼裡,而有明朗的基調,就連全片的攝影也都流露清新優美的風格。導演的政治觀也許天真,多少也和捷克推翻共黨政府的氣氛唱和,但是他對人際情感的信心,某些部份也教人動容。確實是合乎奧斯卡外語片給獎原則的電影。


雖然本片的編導演同為一家人,是國際影壇的一樁佳話。但全片情感的催化劑正如預料,實出於小童星安德魯加里蒙。他在片中有一場在浴缸裡面拿著蓮蓬頭、假裝和過世的姨婆通電話的戲,足以刺激不少觀眾的淚腺。不見矯作但效果出色的童星指導,應該會是《遊子》最易擄獲觀眾注意的焦點。導演也技巧地在他身上,埋下了自己的觀點。 --節錄自世界電影www.worldscreen.com.tw


艾迪墨菲變成孫悟空 《隨身變》(The Nutty Professor)

導演:湯姆薛狄艾克
演員:艾迪墨菲
播出時間:HBO
10/20(21:00)
10/23(15:00)
10/25(07:00)
10/26(19:00)


根據1963年保利路易喜劇《神經教授》重拍的《隨身變》,是一部讓化粧技術和主演明星大過其癮的電影。


艾迪墨菲不但忽胖忽瘦,就連周邊一些不甚重要的角色都由他一手包辦,以證明自己的喜劇才華,也試圖跨出《比佛利山超級警探》系列予人的刻板印象。而這部電影的賣座成功,也讓當時聲勢有些下滑的艾迪墨菲再度翻紅,甚至成了他另一種表演模式(例如《糯米正傳》)。不過這場「多角魔術」,還多虧化粧大師瑞克貝克的鬼斧神工,連帶也為這種片型為什麼只有好萊塢拍得出來,做了最佳說明。


完美的工業與技術和結構清晰的故事,或許鞏固了好萊塢的魅力,但相對的,局限也在此。 《隨身變》犀利的時候,直指媒體與企業如何連手將「肥胖」宣傳成一種恥辱,以增加自己的利益。但是當影片理所當然地做出「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的結論時,又簡單得像辦家家酒,因為那些具備外在美的對比角色,總是壞得一目了然,實無複雜性可言。所以由此來檢視本片,它還是一部利用話題來製造奇觀的電影,多過它對議題的關心。它不見得能為胖子建立自信,卻能教多數的觀眾放聲大笑。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138】 20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