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大師拉岡會給好評《路易的第9條命》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路易的第9條命》不是一部能討影評歡喜的電影,但如果拉岡還在世,說不定頗討法國精神分析大師的歡喜,大師可能還願意出席電影座談會,好好深度談談電影中滿滿的精神分析語彙與慾望理論。
《路易的第9條命》改編自同名小說,由英國懸疑女作家麗姿詹森於2004年出版,原《天才雷普利》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有意願改編成電影,但在2008年過世後轉由兒子接手製片,找到法國導演亞歷山大阿甲來執導。
曾執導《魔山》的亞歷山大阿甲喜歡劇本,看到希區考克的影子,聯想到電影《驚魂記》、《控制》、《羊男的迷宮》,覺得這是一部集心裡、驚悚、懸疑、親情、兒童心理於一身的好劇本,果不其然,如他所言,拍出的成品含蓋了這些元素,但可惜的上映後,觀眾與影評始終找不到一條可立足切入的角度,去了解本片所欲為何?大多人只能在不斷切換的視角,無法找到類型的定位與混淆在近似《怪物來敲門》與《羊男的迷宮》的童話故事,或是《控制》峰迴路轉的驚人結局之中,理不出主軸,搖頭不解這部淪為奇葩,或是一般驚悚懸疑的劇本,真正吸引人之處,究竟在哪裡?
用語言觸及的無意識法國精神分析大師拉岡(Jacques Lacan)自成一派,他的理論與思想也時時被電影、文學批評來使用。拉岡提出了孩童在成長時與母親、父親關係互動所形成慾望、主體的過程,簡而言之,是一種象徵的概念來解釋兒童在家庭中,自我主體逐漸成型的心理描述。
拉岡描述,孩童在出生時由母親照顧,會將母親的慾望接收成為自己的慾望主體,並企圖努力填滿母親的想要、滿足母親的需要;而在這關鍵的地方,父親的角色發揮作用,通常正常發揮時會閹割孩童不實的慾望,表明父親才是能滿足母親慾望的對象,而孩童會因為不再需要滿足母親,而脫離焦慮與生成自己的慾望。
當無意識以影像拍成電影《路易的第9條命》的劇本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對此一慾望主題的描述,都十分貼近拉岡的理論,也使得電影像極了一部自我療癒的作品,在象徵上脫離母親走向父親,更走向自我慾望成型的動人之作,將無意識的理論轉換成現實上演的情境,來描述路易的重生。
8歲的路易德克斯,每年從死裡逃生,他的親生母親娜塔莉以她獨特的方式極度愛護與保護路易,路易與母親的關係緊密的異於常人,母子的情感被形容「恍如雙胞胎」般的心靈相通,十分黏膩。而這個家庭的一家之主,似乎令人感覺相當不牢靠,在母親的說法上是個喝酒、有暴力傾向、不忠的男性。路易聰明又敏感,以孩子的視角回應母親種種的需要,但路易在學校總是孤零一人,他奇怪的個性與說話方式,讓他接受了心理醫生培瑞茲的治療會談。
然而,真正的危機是,路易每年生日都會碰上一樁致命意外,這次在他9歲生日時,他從懸崖上摔落,再度奇蹟似地生還。他的父親被懷疑是推他墜崖的嫌疑人,逃亡不知去向,而母親痛苦的在醫院中,等待路易能從昏迷中醒來,醫院裡的艾倫帕斯卡醫生(傑米道南 飾演)介入,調查路易昏迷的原因,到底路易是故意自殘,無意識切斷與母親連結?或是有其他可能?在帕斯卡醫生深入這家庭黑暗的心理動力,卻也不知道為何,也陷入與路易母親娜塔莉的曖昧糾葛。
翻轉父權近年最正向《路易的第9條命》心理的各面向環環相扣,最後也以心理醫生培瑞茲的催眠,引導出路易的「無意識」,看到真正路易每年為什麼碰上致命意外,並透露出他與母親互動中的弦外之音。母親矛盾且過度的愛中,出現趨近病態的表現,呼應路易與培瑞茲醫生會談時提到的「處置權」──對所養育生命的病態掌控和人格,讓母親角色在照顧上阻止孩子獨立,甚至利用孩子的扭曲情感一覽無遺,母親角色在結局中與父親角色的翻轉,是《路易的第9條命》最精采之處,溢於言表。因父親的愛,即便沒有血緣關係,也成了電影中路易的救贖。
在《路易的第9條命》裡,父親表明會一直活在路易的心裡,即使生理上的父親不存在,也引導路易找到他慾望的出口,因而路易能在他的第9條命裡,離開昏迷的狀態重獲新生,找到自我。
如此情節的安排,是近年來很少見在描述父親形象與父權意識上,極為難得正向的作品,尤其在遍地女權當道,女力崛起的電影裡,特別顯得彌足珍貴。可惜外國片商的行銷方式明顯有問題,原來一部可以努力試圖趨近《全面啟動》的劇本與製作,在導演沒有更突顯主軸,和行銷找不到電影定位的結果,跌成了票房不佳、毀譽參半的作品。而台灣片商也是奇葩,能如此獨具慧眼也不容易,行銷上似乎主打總裁傑米道南是個不得不的選擇,但宣傳上也太謙虛保守,直至進了電影院,才讓人發現這部電影比想像中來得好看?
總而言之,《路易的第9條命》在類型上相當特殊,難以歸類,即便在美國,拿不到好評也不意外,就不曉得法國人怎麼看這部電影?無論如何,這部電影娛樂性高,在心理上極正面、具備療癒,也可以是另類尋找自我歷程,藉由觀看間接感受到正面的動人小品,只是過程中如果無法投入它的「無意識」結構,就比較難去體會結局與它鋪陳出來的那一剎那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