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誤入大街的駝鳥,《老炮兒》不合時宜的老派風骨


電影《老炮兒》除了歷史背景所引起「那代人」的共鳴外,真正能觸動新舊世代,造成廣大迴響的,便是亙古流傳下一種做人的典範:「理>義>情」的江湖風骨。導演以浪漫傷感的視角,關懷注視歷經時代動盪下,被遺棄的那批人,現實世界中無法做到的,至少在精神自由上獲得了舒展。

廚子戲子痞子》導演管虎作品《老炮兒》不僅在大陸賣得火熱,首度從導演跨足演員的馮小剛,更一舉拿下2015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可惜的是台灣因每年有10部陸片的配額限制,籤運差的《老炮兒》無緣在今年與台灣觀眾見面,不過想看的朋友們別失望,更不能錯過這次的機會!《2016第八屆兩岸電影展》向來致力于兩岸電影的交流,每年會選出10部上下電影不等,將兩岸的電影交換至對岸放映,為期僅一周,這也是讓對對岸電影有興趣的朋友,深入了解的最佳管道,《老炮兒》獲選為台北場開幕片,自然有他的可看之處。

從《老炮兒》看內地世代交替

「老炮兒」是北京話,泛指平民出身、靠著在江湖上打交道生存、無所事事的老混混。來源自北京京城下的「炮局胡同」,專抓流氓小偷、打架滋事等違法事例,長年進出此的小混混,遂被稱為「老炮兒」。

在觀看《老炮兒》時,我們不得不從整個中國的歷史背景去做檢視,中國建國以來,社會底層的市井小民便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活法」,尤其是在皇城底下的「胡同子弟」,更是有著屬於他們江湖的潛規則;然中共執政後,開始進來所謂有階級的「大院子弟」,驕橫霸道,兩派人馬常常起衝突,便有了電影中六爺那輩的「約架」文化。而「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除了加劇兩派人馬彼此間的鬥爭,整個社會更陷入了一種無法無天的自由反叛氛圍,人們高舉信仰的價值觀,縱情造反,社會秩序被破壞打亂,青春期的孩子們荒廢學業,也延伸出墮落玩樂、拍婆子和茬架等風氣(此為文革時期流行語,拍婆子指搭訕女子;茬架則指惹事),這便是「老炮兒」玩世不恭、轟轟烈烈的年少時代。


然而在文革破滅後,「改革開放」開始,社會上注入了大量的商業資本,底層世界的人們已無法靠那一套江湖手段混飯吃,喪失謀生能力的他們,除了走上轉型、創業的道路(如電影中幫六爺出醫藥費的「洋火兒」),多數便落得只得在巷弄胡同中,弄個小攤販買賣,勉強糊口的日子(也就是電影中六爺那幫人)。



俠義精神:值得被一再傳承歌訟的「人的風骨」

「我什麼人?我什麼人都不是,就一小老百姓」

電影《老炮兒》除了歷史背景所引起「那代人」的共鳴外,真正能觸動新舊世代,造成廣大迴響的,便是亙古流傳下一種做人的典範:「理>義>情」的江湖風骨。在資本主義至上的新世代,多數人皆以「利」為處事準則,老一輩的「情義」、「規矩」總顯得格格不入,這也是電影中馮小剛飾演的六爺所面臨的處境,然而在大時代這樣襲捲而來的浪潮之下,六爺如何堅守住自己所信仰的精神準則,便是整部電影最動人之處,尤其片尾帶著武士刀單身赴約,踏於茫茫冰河之上,更有種「雖千萬人而吾往矣」的魄力與傷感,連誤從籠子中闖入大街的駝鳥,都成了一種浪漫而不合時宜的隱喻。



「沒碰上您之前,我以為這樣的人都是書裡寫的,碰上您,我信了。」

再者,導演除了緬懷與致敬這一整個逝去的世代,也透過了六爺兒子「曉波」與官富二代「小飛」這兩個典型新世代的角色,來表現對價值觀傳承的期許與使命。「曉波」從一開始對父親的不諒解,並認為他就是個會打架的混混,到父子和解,在做人處事上也開始認同、尊敬父親,進而被影響改變。「小飛」因家中背景擁有取之不盡的資源,卻不學無術,但從他沒事就捧著的武俠小說【小李飛刀】,可以得知,「俠義之人」是他心中一直崇尚追隨的典範,只是在這樣的一個世代,他碰不上,直到遇見六爺(電影從小飛一開始白髮狂妄的造型,到後面黑髮溫順、甚至被六爺感動落淚,即可看出他的轉變)。

最後要再次推薦,電影味道濃厚、非常好看,導演以浪漫傷感的視角,關懷注視歷經時代動盪下,被遺棄的那批人,現實世界中無法做到的,至少在精神自由上獲得了舒展。

附註:電影中使用崔健的〈花房姑娘〉,精準動人,更是那個時代的青春與印記。

作者:Ju

本期焦點-【v.549】 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