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安娜》女間諜對自由的追求


毫無疑問,《安娜》再次體現導演盧貝松對一位強大女性的著迷,雖說《安娜》故事實在跟《霹靂煞》相差無幾,但就因為成功的人物塑造,《安娜》這類以美蘇冷戰末期為故事舞台,結合諜報、冷豔女殺手的電影類型才得以迎來全新的面貌。

毫無疑問,《安娜》再次體現導演盧貝松對一位強大女性的著迷,不論是早期幾部作品《霹靂煞》、《終極追殺令》、蜜拉喬娃維琪成名之作《第五元素》,甚至是近年《黑蘭煞》、《露西》,片中這些極具風格魅力的女性一直都是他創作的重點,而這次在以超模出身女主角莎夏露絲近乎完美的詮釋下,配合電影在動作、劇情上的琢磨,盧貝松時隔已久又創造出另一個高度。


盧貝松鏡頭下的強悍女性
雖說《安娜》故事實在跟《霹靂煞》相差無幾,但就因為成功的人物塑造,《安娜》這類以美蘇冷戰末期為故事舞台,結合諜報、冷豔女殺手的電影類型才得以迎來全新的面貌。或許我也像片中角色一樣沉浸在安娜的美貌之中,個人實在找不到一絲能討厭這部電影的理由,頂多只能挑剔角色的「羽化過程」做得不夠完美而已。

我很喜歡導演在《安娜》使用的敘事手法,先給觀眾有第一眼的印象,直到關鍵時刻才釋出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我們在片頭只看到一位初入時尚圈的平凡女性,誤以為電影是從安娜的過往經歷開始講起,但她從生澀到成熟,並且抓準時機、毫不遲疑解決目標的表現,我們才能驚覺她已經是位強悍的女殺手。《安娜》正是透過這種方式,讓觀眾不再只是位旁觀者,而是真正成為被她玩弄於鼓掌之間的對象,從獵物角度觀看她整個間諜生涯。


新一代女神的崛起
就我而言,《安娜》能成為一部優秀作品的原因,除了演員莎夏露絲的獨特氣質,還有片中峰迴路轉並對角色有深刻描寫的故事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安娜」本身那種讓人人無法把視線移開,想要接近但又有所顧忌,充滿神秘感與危險氣息的吸引力,其中不論是幾乎找不到破綻的臥底行動,或者是面對大量敵人追擊的背水一戰,許多安娜執行任務的蒙太奇、充滿節奏感的動作場面設計,都讓《安娜》變成一場華麗優美且乾淨俐落的舞蹈表演,完全超乎我對諜報電影的想像。

就如過去許多類似諜報電影,《安娜》也把故事核心鎖定在看似冷血的間諜心裡,那尚未被抹除的「人性」。出身軍人家庭的安娜,因為父母車禍雙亡而自甘墮落,拋棄自己的才能淪為供男人使喚洩慾的奴隸,雖然不可否認蘇聯情報局的出現確實給她一個活下去的契機,但這從地獄踏入另一個地獄的同時,也喚起她對自由的嚮往與渴望。


女間諜的內心世界
因此安娜發覺自身存在的價值,進而想辦法脫離單位追求自由的想法,也成為推動故事進行、讓安娜繼續活下去的原動力,或許《安娜》並沒有深入探討她在過程中的內心轉變,使得角色行為動機看似有些薄弱,我們也只能用「女間諜不自覺壓抑自身情感」來解釋,但直到其中一個劇情轉折,聽見安娜心中最真誠的告白之後,我個人對故事的疑慮也完全消除。

導演在片頭讓安娜扮演一位在市集中販賣俄羅斯娃娃的女大生不是沒有原因,作為貫穿全片的重點,俄羅斯娃娃不僅代表安娜無法被旁人看清的間諜多重身分,同時也是安娜心中對於自身的迷惘與不確定。就算她扮演過許多上層要求的角色,走過世界各地,碰上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們,但她卻從未以自己的身分活過一次。到頭來她嚮往自由的理由,並非因為找到人生目標想要離開,而是像個打開一層還有另外一層的俄羅斯娃娃,費盡千辛萬苦只為探索自己最真實的樣貌。


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保有自身的價值
安娜流轉於CIA與KGB兩位男人之間是電影的另外一個重點,我們不僅能看到安娜對男人所付出的真心、毫不隱藏對性的需求,還有她為了追求自由的自私,都讓這個角色變得更加深刻立體,即便《安娜》幾乎沒有主動提及任何女權議題,但全片安娜證明自身價值的旅程,呈現殺手充滿人性和內心糾結的一面,也明確傳達出女性自主的內容核心,瞬間就讓觀眾愛上「安娜」這位角色,深深被她的故事所吸引。

結論
整體而言,《安娜》在劇情上也不禁讓人聯想到不論是角色與背景都相當類似的《紅雀》,但不同的是比起珍妮佛勞倫斯在片中對男人的厭惡,莎夏露絲的《安娜》卻以自身讓人無法抗拒的美貌使全部男性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充分展現出角色的優勢。此外在《安娜》之後,我不敢說已經足以媲美人稱「時間魔術師」的諾蘭,兩人在玩弄時間現的高明程度確實也存在明顯的落差,但盧貝松運用隱藏關鍵劇情與今昔交錯的手法,讓安娜以雙面間諜的身分來製造多次的劇情反轉,依舊給全片帶來相當高的娛樂性。就像角色在片尾發覺被擺了一道所脫口而出的「賤人」,它不是咒罵,而是一位望女成鳳的母親發自內心的最高程度讚美阿!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713】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