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比一點點再多一點點就好。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孔雀》,是與魔鬼交易的《浮士德》翻版。《孔雀》的精彩,在於主角終於不再只限於媽媽,在於加害與受害者的界線變得模糊,讓爸爸和兒子和同學和校長都有戲,所以不再只是個別角色或單一家庭的現象,而是群體社會的共同狀態。
為了讓孩子讀好學校有好學歷,美琪媽媽與景輝爸爸每天努力工作賺錢,就希望兒女擁有跟自己不一樣的未來;女兒巧藝在貴族私校維德讀書,面對家境優渥的同學們天天吃好穿好不免感到羨慕與嫉妒,偶然機會下,巧藝發現學校圈養的孔雀竟會說話,孔雀跟巧藝說,只要用妳身上一點點東西跟我交換,妳的心願就能達成;出於虛榮與貪婪,巧藝與孔雀達成交易,卻也付出比預期更慘重的代價......
「妳需要錢嘛,拿東西來跟我換就有了。很簡單喔,一點點的妳,一點點,只要一點點就夠了。」
有著喜劇節奏而且不是微科幻的《孔雀》,終於不再讓人看得那麼沉重那麼想挑毛病。《孔雀》即是與魔鬼交易的《浮士德》翻版,一開始魔鬼都會跟交易對象要求一點點東西作為交換,然後耐心等待貪婪與不懂收斂的人類一步步邁向無法逃脫的陷阱與泥沼。
一點點就夠了。
天天買彩券求一個希望,一張彩券不貴,可是一整年累積下來,小錢也是大錢,這樣值得或不值得?要求孩子犧牲幾年時間追求課業的突出表現,壓縮掉對體育音樂美術的興趣,錯過孩子吸收力最強的幾年時間充塞大量考題知識,究竟值得或不值得?
「媽媽要祝妳生日快樂喔,希望妳成績一直保持,以後要上台大。」
我們如何衡量事物的價值?成功了就說一切都值得,這是最好的正面教材,失敗了就說傻,因為努力還不夠。翻開報紙點開網路,大部份的文章與新聞報導都在講成功的故事,貧困家庭出了滿級分學生(眾人歡呼)、台灣運動員在國外拿大獎(眾人歡呼,高喊台灣之光);鮮少有人講失敗的故事,鮮少有人聚焦在付出很多熱情但沒有獲致成功的小人物故事。
所以美琪很偏執,她的偏執不是自己生成的,她的偏執來自國中學歷的她在職場上吃了鱉,認定沒有好學歷就可能會影響自己升遷機會的社會現狀;所以景輝很偏執,一直一直買彩券,就想追求經濟再好一點,家貧可是很容易會拖累下一代的發展;所以巧藝很偏執,一方面厭惡那些有錢學生(嘴上瞧不起富二代),一方面又努力讓自己變得像那些同學一樣(心裡原來都是羨慕)。
電影裡,孔雀說牠會對每個經過籠子的人喊話,有人答應跟牠交換條件有人拒絕跟牠交換條件,沒有交換的人全身而退,交換物件的人各有犧牲(孔雀成了鏡子,折射出人的貪念),巧藝失去了美術技能、校長失去雙腿、巧藝弟弟說他可以拿無用的數學頭腦交換,「反正我數學這麼差,交換了也沒差」弟弟這麼說、美琪用自己的一輩子(母親自覺人生沒有大成就,犧牲掉也不可惜)交換兒女的未來發展等,想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有這麼一頭可以實現願望的生物存在,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如果有一天孔雀說只要交出社會弱勢群體給牠,例如遊民或是獨居老人,牠就能讓中上階層的人享有榮華富貴的生活,猜猜看,這個社會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反正,只要把「不需要的東西交換出去就好啦」!魔鬼最厲害的一點就是清楚知道人心底的慾望可以深不見底,嚐到甜頭的人,往往會很難煞車會想要一直交換下去。
《孔雀》的精彩,在於主角終於不再只限於媽媽,在於加害與受害者的界線變得模糊,每個人都是加害者,耳濡目染下學會自私,再用同樣的態度去對付身邊的人(掠奪弱勢者的資源);每個人也都是受害者,壓抑本性只為符合社會期待的模樣,久而久之,遺忘了曾經想要與眾不同的自己;《孔雀》最讓人驚心的一幕,大概是學校要廢除對學生們的種種限制,學生反而自動自發地呼籲:「如果學校不檢查,我們就自己來!」,洗腦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沒人管束也會自我約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在我心中的排序為:《貓的孩子》>《孔雀》>《茉莉的最後一天》>《媽媽的遙控器》,果然小康家庭的故事都比較有我的緣,哈;《孔雀》做對了幾件事,一,讓爸爸和兒子和同學和校長都有戲,所以不再只是個別角色或單一家庭的現象,而是群體社會的共同狀態;二,媽媽雖然偏執,但她偏執的「情有可原」,前因後果有交代清楚,觀眾才能理解她的選擇(包括逼迫兒女讀明星學校或搬遷學區或最後的決定);三,影片偏喜劇調性,演員的表演也跟著放鬆不少,我尤其喜歡飾演媽媽的謝瓊煖的演繹,很自然討喜。
可惜《孔雀》依然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作品的共通缺點。《媽媽的遙控器》有不斷重複的杯底娃娃畫面,表現主角的內心壓力,《孔雀》則有水中滴墨的畫面,用顏料的渲染表現人物心境的不再單純;偶爾表現主角腦袋內的情緒壓力當然沒問題,但出現頻率多到一個程度後,就會給我一種:「這是在拖時間嗎?」的觀感。
最後,如果《孔雀》重頭到尾都用喜劇的方式表現,以極度嘲諷的方式講完整個故事,我應該會更喜歡這部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