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行動》:你願意為什麼而賭命?
所有的電影都有一個表故事和裏故事,梅森也是這樣,所以與其說他是為了他好友卡爾踏上這個旅程,不如說,他是為了他自己。他那個空虛的、落寞的、不被重用的、活在過去陰影當中的自己,在這次執行任務之後死去了,然後用一個新的面貌重生。
今天接受邀請去看即將上映的新片《高壓行動》,整部片可以說是毫無冷場,從第1秒就一直緊張到最後1秒,儘管我地理歷史不是很好,講到以阿衝突、黎巴嫩內戰,在電影院裡面聽得霧煞煞,仍然可以很享受這部電影緊湊的節奏。
整個故事大概是在說明主角梅森是個談判大王,在貝魯特擔任大使時,恐怖攻擊奪走了他的妻子和他領養的中東孩子柯林,就此消沉了10年。後來,昔日和他共同在中東斡旋的好友卡爾被抓走,於是他開始展開一段拯救喀爾的過程。
(以下有雷)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所以複雜而刺激的燒腦推理,就交給專業的各位來了,這篇文章我想要談談下面這幾個和這部電影有關的主題——
創傷後症候群
空虛感和自我實現
什麼樣的人會成為恐怖份子?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影片一開始主角梅森在一夜之間就失去了他的妻子、他領養的孩子、他在貝魯特大使館的事業和所有的人脈和朋友,感覺上就像是地板上的地毯被整個抽起來,跌了一個大跤!
想像一下,如果你最愛的人、如果你的生活全部崩塌了,那時候的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有些人在親人過世之後,會有明顯的創傷後症候群的症狀;有些士兵在戰爭歸來之後,目睹戰場上面的淒慘死狀、同袍戰友沒能夠一起回來,也會有 同樣的狀況出現。有些人會無預警地掉淚、失去一部分的記憶、難以入眠等等,梅森用來應對這一切的方式是「酗酒」。他身上一定要攜帶一個鐵罐的酒瓶,早餐的咖啡或茶裡面都要加上酒,即使已經過了10年,這些影像在他腦海裡面仍然歷歷在目,他需要用許多的酒精(波本威士忌或者是伏特加),才能夠壓抑這些感覺。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對我來說,那可能是一種複雜的空虛感。
空虛感與自我實現
其實這段是我走出電影院,腦袋裡面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也是讓這部電影跟其他同樣的類型電影不太一樣的地方。前陣子我去聽一個電影分析的講座,主講的老師談到一個有趣的概念,就是所有的電影都有一個表故事和裏故事,而通常裏故事,藏著更有趣味的精彩,例如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是:
表故事:透過高超的談判手腕,深入戰亂地區,營救昔日戰友的故事。有點像是推理、策略加上英雄式的類型電影,有點《瞞天過海》加上《神鬼認證》的fu。
裏故事:一個落寞的英雄,失去了所有,接受了秘密的邀請,離開原先安逸卻又毫無生機的世界,路上遇到了同伴、轉折、種種危機,最後在這個深淵裡面,拯救了同伴,也拯救了空虛的自己。
好der,那麼這裡要來談什麼是「空虛感」。對於空虛感的描述有非常多種,我自己特別喜歡其中一種定義:空虛感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感覺,而是內在有太多的感覺互相矛盾、打架、不清楚,最後陷入一種無意義的、盲目的感受。我們透過感到空虛、透過麻痺自己的感覺,終於可以不用去注意在這些「麻醉藥」底下的那些暗濤洶湧的情緒。
解釋「空虛感」和這個故事的關聯之前,這裡想要先問你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你會願意放下你手上的生活,離開你熟悉的世界,深入危險的地方,拿自己的命去賭呢?
對我來說,只有一種時候你會做這件事情——就是你覺得自己現在活著,和死去沒什麼兩樣的時候。這樣寂寥而空虛的感覺實在是難以再忍受了,於是你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換來一種「內在的重生」。梅森也是這樣,所以與其說他是為了他好友卡爾踏上這個旅程,不如說,他是為了他自己。
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整個過程裡面,雖然危機重重,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梅森其實很享受其中,畢竟這就是他當年的老本行啊!每一次的談判、斡旋,他都如魚得水,得來應手,當然也有一些非常困難的挑戰(例如要在時限之內找到柯林的哥哥)。
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梅森一直以來都太堅強了,因為要佯裝堅強,才能夠不垮掉。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他的同夥要他休息個幾年,他都打死不要,因為他只要一停下來,就會感覺到悲傷。可是這個招數到後來就不夠用了,太過陽剛、堅強的自己,即將彈盡援絕,江郎才盡。這時候就要仰賴陰性的、柔性的力量。
當梅森從柯林那邊回來,猶豫著要不要再繼續酗酒的時候,珊蒂即時出現,開始合作。不過過光是靠珊蒂也不行,還是需要梅森的力量,例如衝過檢查哨、或者是最後要下去交易的時候,珊蒂都相當猶豫,這時梅森陽剛勇敢的角色剛好派上用場。兩個人一陰一陽,一剛一柔,最後才能夠合作把柯林他哥哥送到交易的現場,成功救出卡爾。
發現了嗎?其實整個故事,就是一個自性化的歷程(individualization)。好啦講自性化的歷程那有點太玄了,另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心理學名詞叫做「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我認為自我實現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去面臨「最適當的挑戰」(optimal challenge),並從中成長。這有點像是打遊戲破關,一開始的困境不可以太艱難,但也不能夠太簡單,最好是高出他的談判能力一點點,執行起來才會爽。在進行這個任務的過程當中,不只是卡爾、珊蒂、美國被拯救了,梅森自己也從這次的冒險當中「長大了」。
他那個空虛的、落寞的、不被重用的、活在過去陰影當中的自己,在這次執行任務之後死去了,然後用一個新的面貌重生。
怎麼樣的人會成為恐怖份子
好拉老實說我對恐怖份子沒有研究,應該很難知道「變成恐怖份子」的原因,畢竟這當中可能還牽扯到很多的國族情節。不過,電影裡面倒是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趣,或許可以探討柯林怎麼會踏上這條路。在10年後柯林與領養過他的梅森重逢,他說:「在10年前你們逃走的那一天晚上我不是恐怖份子,至少那天晚上我不是。我是隔天早上才開始變成恐怖份子的。」
怎麼樣的人會殺人犯罪放火呢?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犯罪通常牽涉到三個重要的因子(P、E、S),分別是:
人格(Personality)
這裡雖然是用「人格」這個詞,不過泛指當事人的個性、先天的氣質、以及大腦組成和基因等等。犯罪就已經是先天還是後天的?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不過有些研究者相信,先天的因素還是占很大的比例,例如犯下嚴重刑案的人,大腦的灰白質比例、前額葉不同區塊的活動量、邊緣系統的敏感度,都會和一般沒有犯罪的人有些不同。所以或許有一種可能是,柯林身上本來就流著犯罪者的血液和基因。
環境(Environment )
我有一個朋友在做司法鑒定,最近做了一款好笑的貼紙叫做「此人已經沒有教化可能性」。既然有這張貼紙,就表示人其實是有可能透過後天的學習來調整自己行為的,基因不會決定一切。這就是環境的影響力,一般來說,在衣食無虞的家庭裡面長大的孩子,青少年犯罪的情況會比較少,但如果生活條件差、多方匱乏的孩子,每一百個人當中就會有一到兩個人有犯罪的情況。柯林早期被領養的生活的確是吃好住好穿好,夜夜笙歌,當然不需要去做這樣的事情。但當他加入他哥哥的組織,每天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那可能又是另外一種「訓練跟學習」了。
情境(Situation)
如果你已經酗酒多年,最近開始嘗試解戒,當你進入一個有酒的房間,跟一個完全沒有酒的房內,你覺得進到哪一個房子裡面,你比較容易破功?答案是有酒的房子。所謂情境的影響力。與前面的環境有所不同的是,環境講的是比較大的環境、或者是早期的一些生活經驗,也就是家庭、成年前期的教育對你的塑造和影響。情境則是比較偏向犯罪當時的狀況,桌上有沒有槍、那天的天氣、犯案地點離警察局多遠等等。所以,柯林之所以會變成恐怖份子,或許重要的情境影響力是「他哥哥被抓走了」。
結語:在顛沛流離裡重生
好啦講了那麼多,這部電影到底值不值得去看?如果你對於歷史有不錯的了解,或者是習慣推理燒腦的人,非常推薦去瞧瞧;如果你是完全不懂這個系列的人,趣味性可能會降低一些,不過不至於看不懂。我自己的話,一開始以為是個爽片而已,甚至在離開放映廳的時候,都沒有想要寫這篇文章,但當我走到停車場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悲從中來的感覺,眼淚突然掉了下來,那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自己身上也有梅森的影子——佯裝堅強、不停忙碌,只是為了掩蓋某一種創傷,但是夜闌人靜的時候,還是會覺得空虛、還是需要靠一些成癮行為,來排解和壓抑這些感覺。
如果你和我和梅森一樣,正面臨心理上的顛沛流離,那麼這部電影的「裏故事」,或許能夠帶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