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東方快車謀殺案》:不完美的完美。


《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算是忠於原著,白羅一直是個有點矛盾的人物,他大半時刻都理性,有時候又會為了完成某個目的,而偷偷調整天秤兩端:理性(法律)與感性(私刑)的比重,電影開場,白羅吃不到比例完美的雞蛋,象徵複雜難解的情感與道德問題。

由於今年初才剛讀完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小說,因此電影版之於我沒有太多驚喜,順順的看完,心情沒有太多起伏,倒是散場時,聽見前方兩名觀眾討論劇情,A說:「人物好多好複雜。」,B說:「一定會有某些影評人寫說這是一部人物劇情龐雜的電影吧。」,我想,沒有讀過小說的朋友,要在短時間內搞清楚列車上12位嫌疑犯的關係,或許會感到些許吃力吧?

儘管《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人物眾多,但故事大綱並不複雜,從伊斯坦堡開往歐洲的東方快車發生謀殺案,死者是古董商雷契特先生,他的身上有多處深淺力道不同的刀傷,碰巧搭乘同一班列車的神探白羅,接受列車長委託調查兇案,要在乘客中找出一位(或多位)兇手....。

(好囉,底下都是雷,還未看過電影的朋友可以先迴避啦)

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算是忠於原著,只是Kenneth Branagh導演得在短短兩小時內介紹角色出場、理解人物性格、釐清彼此關係,最後還要留篇幅給白羅解謎,使得電影一路看下來,顯得份外匆忙,人物感情堆疊不起厚度,導致最後答案揭曉時,內心沒能激盪出或悲傷或同情或理解等複雜情緒,只是很平淡地接受答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並非沒有出色橋段,電影從白羅神探想要吃到兩顆「比例完美」的蛋揭開故事序幕,白羅有著強迫症,唯有兩顆雞蛋比例相同他才願意敲開蛋殼享用美食,然而餐廳老闆無論怎麼挑選,就是無法滿足白羅要求,由於白羅奉命處理一宗緊急案件,最後只得放棄每天早晨享用兩顆完美比例雞蛋的小小幸福;白羅吃蛋一幕看似無厘頭,但那其實埋了影片的哏,電影裡,12名乘客聯手殺害雷契特先生,起因於雷契特早年犯下一起綁架兇殺案,造成他們的親人與家庭生活的崩毀,既然法律無法給予雷契特制裁,這群人決定動用私刑追求內心的正義,只是,我們如何評斷正義?法律無法解決的事情交由私刑完成,就算是正義嗎?洞悉人性的白羅,又該如何評斷公平與正義?把這12個人交給警方或是讓他們逃過牢獄之災?電影開場,白羅吃不到比例完美的雞蛋,象徵複雜難解的情感與道德問題,讓一輩子追求完美(法律認可的正義)的白羅,也得接受生活未必完美(法律與理性的不足)的遺憾,白羅不得不接受生活裡的缺陷,因為不完美有時反而才是一種完美,也許不是對他,而是對他之外的人(這其實也是在追求某種平衡)。

此外,《東方快車謀殺案》常把攝影機架在玻璃門外,透過玻璃折射映照出嫌疑人的多重疊影,象徵他們身份的虛實;而影片用火車的停駛,暗示12名嫌疑犯的人生都因為雷契特多年前犯下的兇案而停滯不前,如今障礙(生命裡的遺憾、怨懟、哀傷、仇恨)已經清除,也許這12個人又能繼續邁向他們人生的下個目的地吧。



另外,《東方快車謀殺案》共有13個兇手,還有一個自然是解開謎團但決定放所有人一馬的神探白羅(好啦,算14個,因為列車長也知道真相),白羅一直是個有點矛盾的人物,他大半時刻都理性,有時候又會為了完成某個目的,而偷偷調整天秤兩端:理性(法律)與感性(私刑)的比重,例如白羅在最後一本出場小說《謝幕》,從一個專門調查兇案的神探變成兇案的兇手之一,白羅在那本書的轉變讓我感到驚訝,甚至有點難以接受啊!(白羅本身就是個不完美的人啊!)

最後,《東方快車謀殺案》本有機會成為一樁懸案,只是不湊巧碰上神探白羅破局,不禁要想,假如白羅沒有接受邀請前往倫敦辦案、沒有遇到列車長(幫忙喬車位),他根本不會出現在列車上,而途中若沒遇上雪崩,導致列車停駛,白羅也沒有充裕時間解謎,白羅在片中說這世上有兩個人知道真相,一是上帝,一是他自己,我心想,也許上帝真的存在電影中,也許所有的巧合都是老天爺的精心佈局,上帝透過白羅之口對犯案的12名乘客說:「你們獲得了渴望的正義,但你們聯手犯下罪,並非神不知鬼不覺,因為我全部都看在眼裡。」,也許,有一天,所有人終究得為自己的罪付出代價吧。

作者:香功堂主 【香功堂!!】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32】 201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