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奢侈品是填不飽肚子的!
某日天亮所有電力被抽空,沒有任何理由與原因,連讓人抗議的時間都不給,直至所有人工食品與飲用水都耗盡,為求生存的人們才開始學習如何「生存」。以有趣的設定去拆穿現代人的自以為,科技的進步是否真的是進步、是否有把人們帶往更好的世界?
生在科技發達、網路無遠弗屆的現代的我們,是否有辦法想像當這些東西在某一天突然消失的景象?我想應該很少,甚至沒有。再個甚至恐怕也不曾有人想過,過去沒有這些高科技、網路的人是如何生存的吧,因為我們出生這些就都已經存在了,有鬧鐘會叫你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機查看訊息,懶得或者沒時間吃早餐就吃便利超商飯糰,中午簡易吃個調理包填胃,下班下課後各種娛樂場所狂歡,回家也能有電視看電腦玩...一切是那樣的理所當然,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好多好多方便你我的產物都是前人留下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自己也有出力,例如若沒有自己按下開關,電風扇怎麼會轉?若沒有自己催油門,機車怎能發動?但仔細想想,在這樣的過程裡人們始終是依賴的那方,不是嗎?
《生存家族》以有趣的設定去拆穿現代人的自以為,某日天亮所有電力被抽空,沒有任何理由與原因,連讓人抗議的時間都不給,隨著日子一天天過,人們的恐慌越發劇烈,紛紛搶掠食糧、水、各種生活必需品,當一座城市被掏空再朝下一座城市邁進,直至所有人工食品與飲用水都耗盡,為求生存的人們才開始學習如何「生存」。很喜歡《生存家族》這部電影,有太多地發值得發人深省,但當然缺點同樣有,對於本片我有一個遺憾以及一個不愛的地方,至於是哪裡就讓我留到後頭說。
「奢侈品是填不飽肚子的!」
人們誤以為只是單純隔日就好的那種停電,卻萬萬沒想到一週過去、十天、二十天過去了都不見復電跡象,各種需要仰賴電才能做動的器具通通失去效用,但打火機、火柴依然能夠使用,於是各地的便利商店幾乎被搶購一空,留在架上的都是對現階段的他們來說用不到的「廢物」,在負電日期遙遙無起的此刻,食物與水成了眾家爭搶的資源,有人順勢喊漲,本來一瓶可能只要幾百日幣的礦泉水,變成一瓶一千、一千五甚至兩千的天價,而在當錢被歸類到廢物那邊後,有人開始學起古時候人們的交易作法,以物易物,我拿水換你的米,他拿魚換我的菜,若有人想拿百萬名車或名錶來換直接打槍喊滾,不久前你可能存上一輩子錢都買不起的,不久後變成他人不屑一顧的低價品,身上行頭在好、在會打扮、代步工具在好,都比不上三餐溫飽。到這裡是我認為人們從中得到的第一個珍貴體悟。
當物資越來越缺乏的情況下,一瓶蓋水都可能被他人覬覦,有人選擇用要的,有人則直接用偷的,當主角一家人旅途到一半於休息站外頭休息,爸爸向路人夫妻攀談並詢問傳言中「大阪沒有停電」是否正確後,路人夫妻看見他們有水便開口要了一瓶,只見爸爸變得有些尷尬,一旁的媽媽偷偷的用布將水蓋起,把瓦斯爐不著痕跡的移到自己腳上並擋住,女兒和兒子也裝作沒聽見,路人夫妻表示會再去別人要看看後便離開了。可到了夜裡兒子卻發現有人躡手躡腳的從他們背包中偷走一瓶水,上前追捕的他循聲看見的,是偷水的男人把水拿給妻子,好讓她能泡奶餵給躺在臂彎裡的小嬰兒,兒子看到這幕便也就回去了。短短幾分鐘的戲觀眾即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性」,但卻沒人能說哪種才是做人應該有的,畢竟談到生存,關於自己、關於他人是無法放在同一個天平上秤的,不是嗎?
既然講到這裡,就來說說我對本片唯一的遺憾,雖然嚴格來講稱不上遺憾。起初我在看這部電影的簡介時,想到的是導演能不能從這樣的題材裡,替人們找到被遺忘許久的「活著」的感覺外,同時挖掘出更多人性,畢竟講到求生、生存,第一個能聯想到的自然就是人性。當然也非要本片拍得像《屍速列車》那樣極端,只是我個人認為若《生存家族》能多著墨在此,必能增添更多可看性。
「既然變成這樣,不如就享受現況。」
主角一家人騎著腳踏車一路從東京騎往大阪,再從大阪騎往媽媽老家鹿兒島,一路上他們遇到很多人,其中便有著遇困境轉念、選擇適應眼前生活的單車四人組,也有著如田中先生那樣住在鄉村,與外界與世隔絕自成桃花源的人存在。單車四人組指導了主角一家基本的野外求生技能,田中先生則給了他們一個回到「現代」的美夢,不論是四人組還是田中先生都對這次的停電處變不驚,用著自己的步調適應生活,四人組指引了方向(轉念),田中先生給了選擇權(住下來),觀眾就如同主角一家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該向何處走,也不曉得繼續走會到哪裡?可不管是抄近路還是繞遠路,他們終將能從這趟旅程中獲得許多在過去日子根本不可能擁有的東西。
本片唯一我不愛的地方,就是爸爸在暴雨中被溪流沖走,媽媽與兒子與女兒哭的傷心欲絕,本來這裡是很值得讓觀眾掉淚的地方,但沒想到的是爸爸卻沒死(吶喊)!,並不是說爸爸必須死,只是當媽媽三人上了蒸汽火車,被人問起爸爸在哪時,畫面從三人悲從中來換到了溪邊,爸爸從昏迷到清醒,還能夠走到路邊放信號彈,還剛好火車經過,更剛好讓剛好在火車上的母子三人看到團員,怎麼想都太童話了,雖然我沒有特別去注意電影中的日子過了幾天,但怎樣想都覺得爸爸被溪流沖走到媽媽被狗追跌斷腿這中間是有增加停電日子的,至少有隔個幾天,怎麼爸爸還會活著然後重逢?光這裡就讓我感覺電影有些刻意要導向美滿的結尾,稍稍扣了點分數。
《生存家族》給了一個並非不可能的假設,在藉由這個假設所構築出的電影世界,去帶給人們很多思考與反省的空間,科技的進步是否真的是進步、是否有把人們帶往更好的世界?若你我都對這樣的生活現況感到滿意,為何又會出現「科技取代人性」這樣的一句話?看看現在許多新聞,不少人會開始擔心未來一切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怕這世界溫度流失,卻從來沒想過要努力不讓自己的生活、居住的城市失去人性。《生存家族》最後應當是認為人們難以再回到過去生活,給次教訓就夠了,所以電影最後當然是全日本復電,不過導演或許心裡仍期待人們可以過去與現代並存,才會特意將主角送往有山有海有農田有村鎮的鹿兒島吧。
相關文章
- 《生存家族》-謝天謝地先謝電 (2017/05/03)
- 《生存家族》末日之旅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