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完美伴侶》:當男人的Ego和自尊,遇上女人的體貼與溫柔


《完美伴侶》之所以那麼好看,或許就是導演及編劇眼光精準地描繪出兩種性別的極端例子在面對感情終點時的表現。它真的蠻適合感情失意的人看,尤其,如果是在感情狀態裡自覺比較弱勢的那方。

完美伴侶》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在過年期間被網路上許多推薦《完美伴侶》的影評燒到,大家都說本片是一場「驚喜旅程」,知道越少越好,我看過其中一個版本的預告,大致上猜到本片的方向,但不減這部電影的好看程度,它真的相當有趣。

完美伴侶》電影預告

完美伴侶》是一部題材不新鮮,故事卻說得很迷人的驚悚片

當你要討論這部電影,就不可能不透露本片的劇情,而《完美伴侶》的驚喜之一,就是讓觀眾摸不著頭緒。本片的第一個驚喜:它是一部「科幻驚悚片」,其中的科幻成分,也就是預告裡、電影海報上的那位俏麗可人的艾莉絲(蘇菲·蔡徹飾演,也主演另一部驚悚片《異教詭屋》),其實是「機器人」。

其實近期推出的預告中,不難看出她「非人」的一面,而這層驚喜也藏得不深,電影開始沒多久就揭露了這個安排,而無論是先知道還是後了解,本片在「台詞」上已經刻意透漏出「女主角的處境」,他們的對白語帶雙關,可以解讀成女主角的天真、相信愛情的傻勁,另一方面,當你安上「機器人」的身份時,就會發現角色陳述的事情,從「形象上地(figuratively)」意義,變成「事實上地(Literally)」真實意義。

除了台詞以外《完美伴侶》也刻意在一些互動上設計了「違反常態」的操作,舉例來說,片中男女主角到了別墅時,走上長長台階的兩人,竟然是女生提著兩個行李箱、男方竟只背著一個斜背包。而這種「反常」的設定,我認為其實別有一番用意,不單只是為了說明艾莉絲是機器人,更重要地,它呈現了男女關係中誰是「付出方」、誰又是「享受方」,不過這個等等再聊…回到故事上。


我們已經看過《人造意識》(也曾翻譯成《機械姬》)、影集《西方極樂園》或《銀翼殺手》系列,這種仿生人或生化人為主題的電影…而為了某種目的而被創造出來的機器人,近期也有《窒友梅根》或由現實世界中的梅根(梅根福克斯)飾演的《超完美家政婦》,憑什麼《完美伴侶》可以創造更多話題?我認為它成功之處,在於用諷刺喜劇的方式去描繪整個故事,電影有好幾段,我都能聽見自己與其他觀眾一同被逗樂,角色的對白滑稽、有些畫面的呈現也刻意營造出浪漫愛情片的粉紅泡泡感(但明明是一部驚悚片)。


最後,免不了的,電影安排了翻轉在翻轉,不過,我反而覺得這些反轉情節,並不會真正「很驚喜」,卻讓簡單公式的電影更繽紛熱鬧,全程跟著艾莉絲走完故事,發現電影只有短短的90幾分鐘,但它卻扎扎實實、不拖泥帶水的用一個半小時把故事的每一個面向都帶到,我想,這是《完美伴侶》之所以那麼有趣的原因。而我一邊看戲、一邊腦袋出神,因為,也許有另一個原因,讓這部虛構的電影為什麼那麼容易抓住觀眾與之共鳴。

完美伴侶》是戀愛關係的誇張詮釋

我不否認本片某種程度在宣揚女權,但若把《完美伴侶》當成對其中一個性別的推廣或討好的話,私心認為這又太淺了一些。我喜歡把這部電影解釋為:戀愛關係的誇張詮釋,而這之中,若刪去科幻、剪掉砍殺,其實它所表露的樣貌,蠻像男女生在面對感情走到盡頭前各自迥異的解釋方式…

男生的Ego(自我)在感情中無比重要

假設艾莉絲不是機器人、也沒有那場荒唐的謀殺案,那喬許(傑克·奎德飾演)與女主角的互動,可以解釋為「談分手」,但在即將結束的關係中,喬許是否願意勇敢的說「自己出軌」了呢?一個在乎自己的Ego的男性,會怎麼做?

再來,把謀殺案加進來,你會發現,這起「誤殺」,就好像談分手的男生,要給女方安上一個「錯誤」,也就是:因為你不了解我、因為你讓我很有壓力(以本片的舉例是:因為你不小心殺了人),所以…我不得不跟你分手。而那場「告訴你你其實是機器人」的行為,就好像是想從「根本」否定這個女生,不談自己的愛變淡或出軌,感情會走到盡頭,是因為女方不符合男方的期待,男生的想法總是:沒辦法,我還是我,但妳現在做的已經不是我想要的了,而也許我們從一開始…就不適合。

女生的溫柔是檢討自己在感情裡哪裡做得不夠

同樣的假設,艾莉絲若真的只是一個相信一見鍾情的小女生,她在面對感情生變時,會有什麼反應呢?也許,有一類的女性,會選擇檢討自己在感情中犯了哪些錯、是不是少了體貼或溝通,她們直覺的認為自己應該要討好男生的朋友,讓自己面面俱到、服務做好,以喚回心逐漸冷卻的男友。然後,我們把「機器人」這個設定放回來,艾莉絲知道自己是機器人後,直覺認為「愛」這件事不變,也許在她的心裡面,總還能跟所愛之人做點什麼來挽留,她的想法或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只要你願意討論,我可以改、我們最終可度過這個難關。


當男生的自尊需求、女生的溫柔體貼被無限放大後,就成了《完美伴侶》!

當觀看本片時,我其實在一些片段裡很能體會喬許的想法,但這不代表我會誣陷或凌虐自己的女友,而是我完全可以想像當好面子的男生無限上綱時會有什麼可怕的結果。同樣地,當片中無論是艾莉絲或者另一個機器人在表露出對於「愛情」以及「如何克服困難」的堅定態度時,我也會覺得有些感人,那種「只要是愛,就沒有差別」的基本原則,也確實美麗動人。《完美伴侶》之所以那麼好看,或許就是導演及編劇眼光精準地描繪出兩種性別的極端例子在面對感情終點時的表現。


結語:回到最俗套的說法,感情失意的妳,也許可以看看《完美伴侶

如果你認為:不是每個觀眾都要看部電影想那麼多,那用最簡單的方式說《完美伴侶》的話,它真的蠻適合感情失意的人看,尤其,如果是在感情狀態裡自覺比較弱勢的那方,如何拿回主導權?如何拒絕冷暴力或單純的「為自己好一次」?有人說,這部電影其實沒有什麼深刻的記憶點,在描述許多面向也不夠深入,這點我也同意,所以,電影最後,它還是給出了一個再熟悉不過的結局,一個得到自由的機器人,想起自己曾經被奴役的日子,但那些日子已不復存在,就像開上一條自由大道,從今以後,為自己而活。

作者:ERiC 【姓艾的瑞克】

本期焦點-【v.1006】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