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橋》:史導的漫長期盼
或許這是從《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到這部《間諜橋》裡,Steven Spielberg 一以貫之的期盼,把人還給國家,但是要還給一個把你當人看的國家,無論美國,或者共產世界,或者是任何國家,都還得學著些。
《間諜橋》既然掛了 Steven Spielberg 大名,技術上,毋庸置疑,讓人信服,甚至堪為今年度不可多得的文戲範本,爛番茄不少評論家以 "solid" 形容之,紮紮實實。史導出手,原本可能沈悶的時代劇全都活了起來,即使在歐洲的幾個冷調濾鏡顯得讓人有點疲乏(快成了東歐、蘇聯、共產的定番濾鏡啦),但場景如何游移,布魯克林大橋下的路面積水、東柏林街邊建築傾頹破敗,Steven Spielberg 都能精準的抓出時代氣息。而送公文的腳踏車、主角擤鼻涕的手帕、治感冒的烈酒、被混混徵收的大衣,則具體而微,從細部構築異國的疏離與不友善,這讓 Donovan(Tom Hanks 飾)雖然就只是在東柏林被關了一夜而已,
但是仍然讓觀眾維持緊張,用除了冷調濾鏡之外的語言告訴你,「嘿,小子,要不要來點共產主義啊?」
史導的電影除了靜物之外,看他處理動態的部分也無疑是種享受。
幾個鏡頭印象深刻。
片中 Donovan 的合夥人(或老闆)辦公室外的門牌出現了幾次,第一場戲中,鏡頭先定在門牌上,然後人物推開門,視野拉大,帶入一個事務所的全景,職員穿梭而人聲鼎沸,主角隨後被邀請進入那合夥人的門內,他們正要開始談關於這個為匪辯護的棘手案子,一臉幹練的女秘書隨後把門帶上,鏡頭又停在了一開始的位置,那面門牌上。而門牌在劇情後面又曾經再出現了一次,只不過這時,Donovan 已經深陷在為匪作倀的泥淖裡頭,他的表現熱切到超乎合夥人一開始的預期,一開始好像很簡單,只是要體現出美國司法的偉大正義,心照不宣的眾人共演一齣樣版戲而已,但最後 Donovan 居然辯出真感情,辯出職業道德來了,
這對於事務所的形象已經絲毫加不了分,於是第二次見到那面門牌,
就只剩下女秘書把門關上的動作了。史導用了兩次同樣的開關門動作,一次是開啟對話,一次是拒絕交談,在這之間就已經把 Donovan 所面對的心理壓力呈現出來。
還有很多有趣的剪接,如法院上的起立致意,跳接到校園裡學生課堂上的原爆紀錄片、看文件的動作跳接到讀報等等,以及像是飛行員被敵方俘虜後,在眼看著快要吐實的那一刻,插入一個剪接點,讓觀眾跟當時的民眾一樣,被「他到底有沒有洩密」這件事困擾,直到最後,我們還是卡在疑信參半的狀態中。
但除了手法之外,《間諜橋》則相對平庸,尤其當片尾主創人員名單赫然在編劇之列驚見科恩兄弟時,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驚呆了。
我想,他們應該從 2014 年開始,可能積極參加各種心靈成長勵志課程,
唯有如此,他們才會從那對交出《醉鄉民謠》、《險路勿進》的黑色狡詐雙人組,蛻變成為 2014 年一部《永不屈服》、今年又一部《間諜橋》的正三觀暖編劇。
因為在《永不屈服》和《間諜橋》裡頭,我已經看不見兄弟檔作品裡,那些標誌性的角色特徵,像是永遠在搞砸自己,卻又樂此不疲的民謠歌手,像是躲在別人家衣櫃被抓到時卻還莫名燦笑的健身教練,又或者是前半段笑得人背脊發麻,卻又被車子撞得骨頭都穿出手臂的妹妹頭殺手,那種缺乏明確指引、總是幹下蠢事,或者被荒謬的事件給無情拋摔碾壓的角色,是我所熟悉的科恩兄弟筆下人物,他們並沒有在什麼輝煌場景前不朽,而是在破敗的暗巷裡蹣跚,那些角色好像都處於一種不知道自己該幹啥的迷茫,以及就算知道了,卻也仍被命運無情擊倒的絕望裡,他們或許奮力掙扎,或許怨懟不甘,但身影總是單薄佝僂,在風裡雨裡雪裡。
這也是當我看到《永不屈服》和《間諜橋》為什麼這麼吃驚,因為無論是二戰戰俘營裡高舉柱狀物的 Louis,或者在冷戰局勢中為了換回人質而形容憔悴的 Donovan,都顯現出一種同樣熱切的偏執,不被挫折摧毀的無垢人格,「靈魂長出肌肉」,在兩個男人最終的巨大身影底下看到了各種可以想見的溢美之詞,堅守、忠誠、夙夜匪懈、永不言退,以及下略一百條可以做成心靈雞湯讓長輩認同請分享的短語。
但就像當初看完《永不屈服》後被男主角的聖光弄得頭暈目眩一樣,《間諜橋》的結尾也有些光明到讓人感覺魔幻,男主角在橋上完成了他所堅持的、回國與愛妻團聚、接受政府表揚以及美國人民的諒解及垂愛,於是觀眾就不得不被他的作為說服,因為編導給了他的這是這麼個獎勵性的報酬,我們就被 Donovan 用愛國語言包裝的溫和世界主義給說服,
並因此覺得美國法界並不是冷酷無情,而是能有人勇於為無聲者發聲,
甚至匪諜在特殊時期進行顛覆活動依然能有這麼圓滿的結尾,在這個「成功案例」中,編導選擇去放大了什麼,又忽略了什麼呢?自行體會啊。
最後的一組收尾鏡頭,我先是被那個在列車上讀完報紙的女人,對著 Donovan 撇嘴一笑的鏡頭弄得有點噁心,(重回那些原本鄉愿民眾擁抱,他們的肯定如此重要,如此溫暖)卻又被下個鏡頭說服,那個孩子們翻過鐵網的日常畫面,當然這是個與柏林圍牆的明顯對照組,但裡頭的巧思讓我很喜歡,除了色調、人物形象以及遭遇迥異之外,我喜歡他的方向設計,在柏林,列車往畫面左邊開,通往西方;而回到美國,列車往畫面右邊開,往東方,我喜歡這裡頭隱約的一種象徵,把剛從歐洲共產世界抽身的主角又帶回了那些高壓的冷調世界中,如同他那「人高於國家」的理想,由西東漸,圍牆終將難掩。
或許這是從《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到這部《間諜橋》裡,Steven Spielberg 一以貫之的期盼,把人還給國家,但是要還給一個把你當人看的國家,無論美國,或者共產世界,或者是任何國家,都還得學著些。
相關文章
- 《間諜橋》屹立不搖 (2016/01/14)
- 《間諜橋》信任與猜忌的拉鋸戰 (2016/01/07)
- 《間諜橋》:恐懼的書寫 (2015/11/23)
- 《間諜橋》你不擔心嗎? (2015/10/29)
- 《間諜橋》史蒂芬史匹柏配上湯姆漢克的金字招牌 (2015/10/23)
- 《間諜橋》史蒂芬史匹柏的古典主義 (2015/10/23)
- 《間諜橋》堅持的勇氣 (2015/10/23)
- 《間諜橋》愛國與賣國的界定,間諜是大時代的犧牲者 (2015/10/23)
- 《間諜橋》屹立不搖的人 (2015/10/23)
- 《間諜橋》另類的勇氣與溫情 (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