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間諜橋》屹立不搖的人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導演新作《間諜橋》,重回導演擅長的歷史劇,把美國、蘇聯、東德三方角力較勁關係,拍的娛樂通俗煽情又好看。

1957年,美蘇冷戰,雙方各自派出間諜蒐集核武情資,蘇聯間諜阿貝爾遭美國中情局逮捕,請來保險律師吉姆擔任阿貝爾的辯護律師,藉此證明美國對人權的重視,吉姆在與阿貝爾接觸後,敬佩他不求生存而出賣國家的愛國情操,吉姆最後幫阿貝爾爭取到30年刑期逃過死刑處分;另一方面,美國空軍飛行員法蘭西斯駕駛偵查機飛越蘇聯領空蒐集資料,遭蘇聯軍方擊落,並予以逮捕和囚禁;蘇聯透過東德(持續否認阿貝爾的間諜身分)向美國提出請求,要以法蘭西斯交換阿貝爾,美方擔心法蘭西斯被屈打成招透露太多機密資訊,延請吉姆與蘇聯官方進行談判,討論交換人質事宜,原以為事情都在掌控中,熟料美國大學生普萊爾在東德遭到逮捕,東德政府也提議要用普萊爾交換阿貝爾,三個國家,三條性命,吉姆能否發揮他三寸不爛之舌能力,順利救回法蘭西斯和普萊爾?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導演新作《間諜橋》,重回導演擅長的歷史劇,把美國、蘇聯、東德三方角力較勁關係,拍的娛樂通俗煽情又好看;電影裡,阿貝爾跟吉姆說:「你讓我想起一個人」,吉姆問他是誰?阿貝爾說那是他父親的朋友,一個外貌看來再平凡普通不過的男人,面對強權暴力而不屈服,每次被擊倒在地,仍會不斷爬起,阿貝爾說:「他是個屹立不搖的人」。

怎樣才能成為屹立不搖的人?是要做對的事情還是要做簡單的事情?當正確的道路崎嶇難行時,能否堅守目標持續走下去?

間諜橋》讓觀眾看到「屹立不搖的吉姆」的試煉之路,這條路上充滿選擇題,考驗他的信仰;電影前半段,吉姆獨身對抗美國社會的輿論壓力,堅持蘇聯間諜在美國法律面前同樣享有美國公民應有之人權,電影後半段,吉姆同時跟美國、蘇聯和東德三個國家交鋒,法蘭西斯持有大量美國軍方機密,因此拯救他很重要,相形之下,在錯誤的時間與地點遭到逮捕的大學生普萊爾,便是可以被犧牲的棋子?所謂的正義,到底是要一視同仁或是有階級差異?

「正義之事」往往看來一目了然,卻不容易做到。誘惑,是試煉路上的魔鬼。吉姆堅持要幫阿貝爾打場公平公正的官司,堅持要同時救回法蘭西斯和普萊爾二人,因為他明白,中心思想(信仰)一旦被妥協(便宜行事)入侵,那麼堅守的價值,便會在日後連續不斷的妥協中逐漸死去。

間諜橋》表面講的是吉姆的故事,一個屹立不搖的男人如何在大風大浪中堅持住自己的理想,其實導演是透過吉姆這個角色,傳遞美國立國精神:人皆生而平等,用以強調(闡揚)美國人道精神不滅的勵志之作。(完全可以跟導演早前的《辛德勒名單》和《搶救雷恩大兵》對照著看。)


「你都不擔心嘛?」吉姆。
「那樣有用嘛?」阿貝爾。

間諜橋》節奏不疾不徐拿捏得宜,一部讓人看了覺得舒服、不感急躁的成熟之作;技術面維持史蒂芬史匹柏導演過往作品水準,剪接出色,幾幕對照畫面配置也有意思(一如片中出現兩次爬圍牆畫面,卻因為地點不同而有不同意義和結果);演員也有突出表現,飾演吉姆的湯姆漢克Tom Hanks,把這個角色的堅毅與剛正不阿給詮釋的令人信服,然《間諜橋》一片最大的亮點實是飾演蘇聯間諜阿貝爾的Mark Rylance,舉止談吐看來雲淡風輕,卻是將所有大小事看在眼底,只是從來不顯露出情緒,因為他是間諜,太習慣於偽裝。

間諜橋》之於我是個近乎完美之作,可惜它就是會在某些段落給我「太過了」的感覺;這種「太過了」的感覺散見在部分史蒂芬史匹柏導演作品中,有時我可以吞忍下來,有時會覺得破壞了電影的完整性;以《A.I.人工智慧》為例,電影前半段好看的不得了,從劇情到視效到演員各方面都無懈可擊,直到那個狗尾續貂結局出現,以機器男孩與人類母親過上「完美的一日」作收,讓一則叫人心碎的哀傷故事,突然變得平庸與平凡(但隨著年紀越增長,我越來越能接受這個設定.....);《間諜橋》亦是如此。電影一直都很精采,情緒節奏什麼都對,直到片尾列車旅客對吉姆投以「肯定/稱許的眼神」,令我內心大喊:厚,又不是在搬演《麻雀變鳳凰》,不用非得要翻轉群眾本來的輕蔑態度啦,而且《間諜橋》光是有阿貝爾送給吉姆的禮物就已經足夠表達出吉姆的成就了,多一場「從輕蔑到肯定」的眼神戲,實在是多了多了多了多了......。

作者:香功堂主 【香功堂!!】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21】 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