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彈指間》甜心秘書一鍵成名
《愛在彈指間》是每個女人都曾夢想的現代灰姑娘童話,也是麻雀變鳳凰。電影就在悠揚的樂聲中與打字機的競速聲中展開,看一個小鎮女孩如何憑藉著過人的打字能力走向世界舞台,同時找到愛情的歸宿。電影將於本周上映,影迷們千萬別錯過。
《愛在彈指間》是法國導演雷基朗索的處女作,在此之前,他曾為珍柏金拍攝音樂紀錄片《Rendez-vous avec Jane》,以及為Jean-Louis Murat、路克樂團(Luke)等音樂人拍攝音樂錄影帶和廣告。《愛在彈指間》耗資1300萬歐元,對於一部長片處女作而言,是相當大的投資。電影網羅《我心遺忘的節奏》羅曼杜里斯、《大藝術家》凱薩獎最佳女主角貝芮妮絲貝喬、法國凱薩獎最佳新演員黛博拉馮索聯合主演,延攬《大藝術家》攝影吉雍希夫曼掌鏡,再現五O年代法國的復古氛圍,帶來一部以打字機全盛時期為背景的愛情喜劇。
導演雷基朗索在看到一部關於打字機歷史的紀錄片後,促使他以此題材創作電影。打字機在二戰期間的法國非常流行,甚至可以說是一項真正的運動競賽。他表示:「一小段記錄了當時的打字大賽,這短短30秒的打字速度競賽,讓我立刻看到他們的潛力。」在籌拍階段,導演雷基朗索特地就訓練打字的學校進行考察。半個世紀後的今日,打字機早已被電腦鍵盤所取代,那些學校也所剩無幾,而且幾乎鮮少相關文件被保存下來。好在還是有一些打字機製造商存留的紀錄和廣告短片,以及打字機製造商組織的打字比賽史料可作為參考。
外文片名《Populaire》指的是劇中一種流行的打字機型號,同時也隱喻打字員在法國二戰後是非常受歡迎的職業,女生只要成為一名打字員便不怕嫁不出去。醉心於五O年代的導演被當時的音樂、藝術、美學等元素深深吸引,為呈現電影的復古色調,他查閱許多五O年代法國和美國的廣告影片以及彩色電視節目,由於該時期的法國電影多數是黑白片,很難找到合適的借鏡作品。但是他們還是從《紅氣球 1956》、《地下鐵裡的莎琪》、《女人就是女人》中汲取靈感。影片也頻向知名大導比利懷德、希區考克以及女演員奧黛莉赫本致敬。劇中黛博拉馮索離開浴室的場景,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驚魂記》,在人物視覺設計上,則借鏡傑克德米的《秋水伊人》。音樂方面製作團隊從50年代中期的美國爵士樂及其藝術家中獲得靈感。
飾演女主角的是比利時甜心演員黛博拉馮索,她從150名試鏡女演員中脫穎而出。導演認為「她身上融合了真實的脆弱和輕率,這些可以發展成一些光芒四射的東西。」黛博拉還特地來台宣傳電影,為《愛在彈指間》下足苦工,除了勤練打字不假替身之手,也做足功課臨摹五、六O年代的造型,特別看了很多奧黛莉赫本的電影,如《龍鳳配》、《甜姐兒》、《窈窕淑女》,從中找到髮型的靈感。
《愛在彈指間》是每個女人都曾夢想的現代灰姑娘童話,也是麻雀變鳳凰。電影就在悠揚的樂聲中與打字機的競速聲中展開,看一個小鎮女孩如何憑藉著過人的打字能力走向世界舞台,同時找到愛情的歸宿。電影將於本周上映,影迷們千萬別錯過。
《愛在彈指間》電影預告
作者:Th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