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雄電影節完全攻略(三)All You Need Is Love-大師的女神們
相較於華依達等前輩對沈重國族歷史題材的執迷,史考利莫斯基偏好以荒謬嘲諷的方式,呈現每日生活中單獨個體的種種道德困境,一舉成為波蘭戰後世代的代言人物。


傑西史考利莫斯基出生於波蘭洛茲,他的父親是建築師,母親曾偷偷把一個猶太家庭藏在自家,童年時的他因親眼目睹從事反抗行動的父親遭納粹處決,以致後來人們往往認為他的作品受此影響。史考利莫斯基在二十出頭已是知名作家,出版好幾本詩集、短篇小說和劇本。因為結識「波蘭學派」代表性人物華依達,而在對方的《無辜的魔法師》中飾演拳擊手。他除了練拳擊,還喜歡爵士到去當爵士鼓手,因為和傳奇音樂家克里斯多夫科米達交好,而被引薦給安傑蒙克和羅曼波蘭斯基,進而編寫了《水中刀》的對話。

女人,或者在此尊稱為女神也不為過,絕對是認識史考利莫斯基的電影,最重要也最關鍵的一個切入方式。就像楚浮的電影如何膜拜珍妮摩露、德米的電影如何膜拜凱薩琳丹尼芙,《鐵幕謎情》裡玩世不恭的醫科畢業生與Joanna Szczerbic飾演的純情電車司機初遇,當Joanna Szczerbic用雙手把地上的雪捧起來,直接放到臉上,再讓雪慢慢掉落的那一刻,配合著科米達令人心碎的配樂,我相信,那個畫面是充滿愛的,是帶著溫度的。

《出發吧!戀人們》是一部與史考利莫斯基向來偏好多重層次、意含豐富的嚴肅作品大相逕庭的「輕電影」,也是不懂法語的他的首部外語片。之後,史考利莫斯基回到波蘭拍攝《把手舉起來!》,此乃他親自主演的「安德烈三部曲」的第三部,同時也是半自傳色彩的「波蘭六重奏」的第四部,因為影片內容充滿挑釁,史考利莫斯聲稱這部片是一場「沉默的嘶吼」,意圖挑釁波蘭的僵化體制。結果此片遭禁(這部1967年完成的電影直至1981年才以導演親手整理過的「重新修訂版」在坎城影展首映,後卻神秘失蹤,1985年才又以另一個79分鐘的版本問世),史考利莫斯基於是離開波蘭,展開流亡人生。

當然,即使戲外不與史考利莫斯基發展私人感情,史考利莫斯基仍舊持續透過影像打造一尊又一尊的女神們,「國際時期」的代表作《浴室春情》裡讓保羅麥卡尼拜倒裙下的珍愛舍是最經典的例子,即便史考利莫斯基棄之如敝屣的失敗之作《急流的春天》,裡頭的娜塔莎金斯基與薇拉莉葛琳諾也是各有風采。至於他何以在2008年結束長達十七年的封鏡,重返祖國波蘭,以《跟蹤安娜》一片復出,並高調宣稱「為了那些喜歡我或不喜歡我的人們,我回來了」,他的最新兩部作品又出現了什麼樣的女神,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註:1964到1984年間,史考利莫斯基完成了六部帶著半自傳色彩的作品:《特徵:無》(Rysopis)、《沒有對手的勝利》(Walkover)、《鐵幕謎情》(Barrier)、《把手舉起來!》(Hands Up!)、《英倫月光》(Moonlighting)和《成功是最好的復仇》(Success is the Best Revenge),通稱為「波蘭六重奏」。
作者:Ryan
本期焦點-【v.0314】 2011/10/13
其他新鮮事兒

《狂浪少年搖滾夢》混亂時代的小確幸 (10/13)

第48屆金馬獎與電影中的聲音 (10/13)

《活個痛快》知道生命有多長,是否就會改變過生活的方式 (10/13)

《鋼鐵擂台》牛仔新世界 (10/13)

《先生你哪位》安娜費莉絲最有人情味的演出 (10/13)

《鋼鐵擂台》讓鋼鐵更無堅不摧的心 (10/13)

《鋼鐵擂台》原來金剛狼沒有狼爪反而更厲害 (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