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3D恐怖片
3D技術應該是去強化恐怖片的身歷其境臨場感,而非取代劇情試圖以畫面與影音特效取勝。
近年來3D技術席捲好萊塢,各大片廠紛紛推出3D電影,讓觀眾體驗前所未有的身歷其境觀影感受,儼然成為一場視聽饗宴的小革命,也讓製片和戲院荷包滿滿。這股熱潮也延燒至恐怖片類型電影。2009年自好萊塢推出堪稱是第一部3D立體恐怖片《3D血腥情人節》後,恐怖片似乎不冠上3D就輸了。於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工業紛紛打著3D的名號,推出該國所屬的第一部3D恐怖片。號稱南韓首部3D恐怖片《寄生靈》、日本影史首部3D立體恐怖片《戰慄迷宮3D》、港台第一部全3D鬼片《童眼3D》、泰國的《3D鬼機8》,以及印度的《鬧鬼3D》等,在在宣誓3D恐怖片另一個全盛時期的到來。
其實早在50年代,上一個3D的黃金盛世便有3D恐怖片因應而生,雖然當時的大導演皆瞧不起3D技術,認為這只是一種魔術而非藝術。但緊張大師希區考克卻不這麼認為,於1953年推出3D版本的《電話情殺案》,成為該時期少數的3D經典之一。另外還有《恐怖蠟像館(1953)》、和該時期的代表作《黑湖妖潭》(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
《黑湖妖潭》的成功使得環球電影公司幾年後又推出3D續集《造物復仇》(Revenge of the Creature),為世界上第一部3D續集電影,可惜當時3D已不再受歡迎。到了80年代,由於《十三號星期五3》(Friday The 13th Part 3 3D)、《鬼哭神嚎3︰魂飛魄散》(Amityville 3-D)的推出,讓3D電影復甦。1983年的《大白鯊3》(JAWS 3D)更掀起一陣波瀾,不過由於影片本身素質低落,加上3D效果普普,3D電影便失去了觀眾。
基於3D攝影的高成本,真正以3D技術拍攝的3D恐怖片少之又少,例如《3D血腥情人節》、《3D無底洞》、《絕命終結站4、5》,皆是以昂貴的3D攝影機拍攝而成。然而為了節省製作成本與便利性,或是打著3D名號利潤最大化者,很多製片傾向以後製達成3D效果,像是《3D食人魚》、《生日劊樂3D》、《林中小屋》。但隨著3D後製技術的進步,兩者間的區隔已越來越小。
3D技術應該是去強化恐怖片的身歷其境臨場感,而非取代劇情試圖以畫面與影音特效取勝。綜觀近幾年推出的3D恐怖片,以舊片重拍或是系列電影續集為大宗﹙近期的《夢遊3D》、《3D鬼兔怨》、《7號禁地3D》除外﹚,鮮少有原創劇本出現。過去的舊片重拍有《3D血腥情人節》,以3D技術重新詮釋1981年的同名電影;《3D食人魚》翻拍自喬丹堤導演1978年舊作《食人魚》,兩部片皆有不錯的市場表現。系列電影續集則有《絕命終結站4》、《絕命終結站5》、《奪魂鋸3D》,以及近期即將上檔的《大白鯊3D》、《食人魚2》。
未來兩年的3D恐怖片依然環繞在舊片重拍和系列電影續集兩個主題,讓恐怖片的影迷大飽眼福。接下來將有《3D怒火狂飆》導演派屈克魯希爾執導的《Halloween 3-D》;由《變形金剛》大導麥可貝的製作公司Platinum Dunes出品,《左邊最後那棟房子》導演丹尼伊理塔迪斯執導,娜歐蜜華茲主演,以3D重新詮釋希區考克1963年的經典恐怖片《鳥》;恐怖大師阿基多的《德古拉3D》﹙Dracula 3D﹚,由女兒艾莎阿基多擔綱演出,帶來全新的吸血鬼德古拉體驗;Alex Winter將重拍1987年的《開錯鬼門關》,三個小孩在父母出遠門時發現惡魔從後院竄出,努力奮戰以拯救地球的故事。
另外還有《Scanners 3D》3D化大衛柯能堡1981年的《掃描者大對決》,科學家利用精神念力控制他人的故事,立體重現經典腦漿爆破場面令人期待;改寫好萊塢版《咒怨》劇本的編劇Stephen Susco,將挑戰多次重拍的《德州電鋸殺人狂》劇本,推出《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 3D》;以及華納兄弟與傳奇影業聯手打造的3D版《酷斯拉》。
作者:Th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