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跨越半世紀的感動,寶島歌王洪一峰


在台灣,任何時間打開電視,都可以感受彷彿置身韓國的異地旅遊氣息。從綜藝節目、連續劇到音樂頻道,電子重拍配上色彩繽紛的視覺效果,就像一道道嗆辣入味的泡菜海鮮料理,即便是國人們的創作也紛紛棄英捨美,開始流行向北方取經。

事實上,這裡發生的文化,經常在不同時期受到各國的洗禮而有多種面貌。然而在半個世紀以前,有幾位音樂家感於台灣的歌謠在懷日氣氛下漸趨沒落,開始致力創作台灣曲調。從此,一首首台語歌曲傳唱大街小巷,至今蔚為經典,「舊情綿綿」、「淡水暮色」、「思慕的人」、「寶島四季謠」,低沉渾厚的嗓音,透過起伏婉約情緒強烈的曲調緩訴情衷,造就台語歌發源與全盛時期,影響了無數後代創作者。他是人們推崇的寶島歌王─洪一峰。

在今天mp3、youTube盛行、彈指間即可獲得別人創作心血的年代,可能稍微難以想像,一壺茶水,幾張板凳,數顆電燈泡,在日漸黃昏的淡水河畔,下班後人們攢簇聚集,卻能造就宛如偶像簽唱歌友會的盛況,也許是喜愛音樂的同好共襄盛舉,也許是滿懷心事獨坐,打開音樂家親自抄寫的歌本,點唱一首「思慕的人」,在拉長的尾音中隨著夜幕低垂出神。

寶島歌王洪一峰,就是在這種走唱生涯中,練就深厚的音樂底子。無緣見到台南鹽水的父親,本名洪文路的寶島歌王,襁褓即隨母親遷居北港、一路來到台北。少時逐漸展露的音樂天份,受到師長提攜關注,16歲時,文路即開始打工負擔家計,枯燥沉重的工廠工作,讓他身上的藝術細胞特別發酵,除了幫人畫素描維生外,也開始自學樂器,在19歲時即寫下了「蝶戀花」一曲。

集音樂美術才華於一身,洪文路20歲時開始販售自己抄寫、繪製插圖的歌曲集,不但讓聽眾更熟悉自己創作的歌曲,也使得現場氣氛更為熱絡、貼近與群眾互動。40年代,文路開始在電台演唱,這種創新的空中現場演出受到民眾喜愛,天南、正聲、民聲、民本等電台都邀請他現場演唱。這段期間,他在台南一位算命師白惠文的建議下,取「洪一峰」為藝名,為日後紅遍全台的音樂生涯鋪下第一塊基石。

1957年,洪一峰進入台聲唱片,錄製了日本曲調改編的「山頂黑狗兄」,同年認識了作詞家葉俊麟,兩人開始合作寫歌。當時由於音樂市場上懷日風氣正盛,多數唱片公司不願出版由兩人自創的台語歌曲,不過由於洪一峰的名氣與唱片銷售成績,終於在1960年,亞洲唱片願意協助灌錄台語唱片,沒想到在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電台播送下,「舊情綿綿」在街頭巷尾傳唱,全台掀起一股洪一峰熱潮。

1961年,洪一峰自組「洪一峰歌舞團」開始巡迴全台公演,紀露霞、張淑美、張美雲等歌手亦隨團演出,所到之處萬人空巷,風靡整個寶島,受邀到日本演唱亦大獲好評,後來洪一峰的長子,後來同為台語歌王的洪榮宏亦曾赴日本學藝。然而文化發展總是與政策息息相關,在政府有意推行國語政策,限制台語下,台語歌逐漸沒落,台語歌星的出路受到限制,遙想當年歌而優則演的榮景,後來卻甚至連唱片版權都遭人騙去。

歌王洪一峰的傳奇人生,與台灣流行樂壇的發展密切相關,他的三個兒子從小在父親嚴格的訓練下,也都是現今娛樂市場中各執一方的大家。最近,由洪一峰小兒子,知名製作人洪榮良導演的電影《阿爸》即將上映,這部片融合了紀錄、音樂形式,含有豐富戲劇元素,從兒子的角度,帶領觀眾回顧歌王傳奇人生、發跡歷程,並一窺洪一峰複雜的感情世界以及晚年生涯。在建國百年之際,從歌王身上見證台語歌曲興衰歷史,重溫這些美麗的曲調、台灣人心中的共同美好回憶。







1996年,寶島歌王親自演唱成名曲








悲情的城市








洪一峰與洪榮宏父子同台演唱「思慕的人」








由洪一峰主演的《舊情綿綿》







洪榮良導演,寶島歌王傳奇人生回顧《阿爸》預告

作者:超小號

本期焦點-【v.314】 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