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指標,最佳台灣電影
金馬獎增設最佳台灣電影項目以來,第一次,三部入圍作品均搶入最佳劇情片大獎。
入圍最佳台灣電影獎項的《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父後七日》,三部均以特殊角度,細膩觸探本土人文線索。
這三部片最大的共通點,是不乏精彩的場面調度,《父後七日》一場一鏡到底的夜間瓜田戲,吳朋奉和陳泰樺精彩的互動,增添了電影樸實的力量。就是這股夠味的樸實,讓精緻度尚有進步空間的《父後七日》雖未能搶入最佳導演和最佳新導演項目,卻挺進劇情片大獎的角逐。
改編自四千字散文的本片,相較原文中女兒情感的細緻轉化,電影中搶盡目光的反而是緊扣儀式的獨特人文視角,身兼編導的劉梓潔,過往記者經歷,使其佈設架構顯得游刃有餘,也為她獲得了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的提名。
繼父情節、偷竊失風、加上片末對鏡頭的凝視,《第四張畫》乍看令人想起《四百擊》,然而它構圖及佈局上的野心,又使電影調性成功登上鋼索,完成一次懸晃又詭魅的翻跳。演員表現相當可觀,一場戴立忍與畢曉海的對峙戲,劍拔弩張的氛圍,看了令人心驚、心疼。畢曉海貼切的特質、加上幾近天分的演出,將小翔的情感脈絡詮釋得無以復加。
個人認為本片最大的潛力,在於「各張畫/整體性」之間,仍有和諧的「分子/分母」關係,各有意圖,又不各自為政,影像創意與社會觀察兩者間取得微妙平衡。
分寸,是它最珍貴的一個姿態。
張作驥新作《當愛來的時候》一如其人,處處充滿草根性的幽默感。其功力反映在他無須刻意炫技、無須轉移長久以來始終如一的人文關懷主題—家庭結構與外來體系的撞擊。
強韌的女性生命力與衝突性的場面調度相得益彰,豐富的人文細節、演員的落力演出、撩撥情緒的配樂,處處呈現出張作驥導演生涯最成熟自若的一刻。
放在其作品系譜來看,本片彷彿掙破過往抑鬱的調子,在同一家庭空間裡,另覓得釋放點,笑淚俱是痛快之餘,也讓影迷為他感到欣慰。
儘管面對《十月圍城》、《透析》等強片夾攻,國片未必真能穩操勝算,如願掄下劇情片大獎,但引信無疑已點燃——儘管何時一睹燦爛煙火,沒人能說準一個確切時間。然而看著國片萌發出一種未來篤定更好的自信態度,對許多影人來說,這也許是比豐收還要悸動的一個見證。
本報甫專訪張作驥、鍾孟宏導演,相關報導將於近期e週報推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