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的里程碑─大螢幕
學而優則仕,演而優則導,影集賣座則上大螢幕…似乎是天經地義。
在美國是電視影集,拍得夠多季,累積了足夠的…買票人口,就可以來一部電影版,不久前的《慾望城市》、再早一點的《X檔案》、再更早一點的《衝出寧靜號》、夠經典的《星艦迷航記》等等,因為美國影集發達,電影也發達,名氣夠人氣夠財氣夠,通常電影版是跑不掉。
英國還有比較另類的,像《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這種電影,並不是以故事性為主,而是一個角色,用偽記錄片的方式來帶起很多話題。
其實美國的動畫搬上大螢幕的也有,只是相對之下比較少,且台灣觀眾看到美國動畫的機會不那麼高,比較熟悉的就是《辛普森家庭》和《南方公園》這些。漫畫改編可就多了,DC和Marvel的超級英雄就拍不完了,但都會把這些英雄給「真人化」,不是動畫的形式,如超人、蝙蝠俠、地獄怪客、蜘蛛人、X戰警、浩克等等都有電影,這類電影風格都比較相似,直到後來克里斯多福諾藍重拍《蝙蝠俠》系列,大改造,讓超級英雄電影也有奧斯卡水準的深度。
其實也有一些更特殊的,像《變形金剛》,不但是把機器人動畫搬上大螢幕,還不是用傳統2D方式來呈現,光特效就炫到讓人不甘心眨眼錯過任何一個畫面。
歐美是這樣,那日本呢?
日劇也是三不五時就會出現在電影院中,《流星花園》、《極道鮮師》、《HERO》、《一公升的眼淚》等等。而台灣長大的小孩,大部份都一定迷過的日本動漫,是日本最風行的文化之一,當然電影也不會漏掉它們。
火行者自己當年高中時代,是《幽遊白書》最紅的時候,大學聯考前電影版上演,都已經在做考前衝次的時候,衝一衝還是衝到電影院去了,可見日本動漫對青少年的魅力。
最近要上映的《名偵探柯南:天空的劫難船》也是《名偵探柯南》一系列電影中最新的一部。《海賊王》、《神奇寶貝》、《數碼寶貝》、《足球小將》、《美少女戰士》、《犬夜叉》、《新世紀福音戰士》等等,都有搬上大螢幕(這裡指的是所謂的「劇場版」,另外還有一些是OVA直接發行錄影帶、DVD的,不在此列。)。
日本動漫的天馬行空,是它的吸引力之一,想像力大到可以從一整個世界都重新設定,甚至為此發行一本「設定集」來說明時空背景。雖然花樣實在是太多,但不論是走可愛路線或是黑暗路線,都還是會有一些人性的基本元素在其中,有的甚至有非常成熟的想法在其中,不是小朋友能夠看的出來的(動畫如《新世紀福音戰士》,漫畫如《聖堂教父》)。在享受無限的創意之餘,還是會產生一些想法、獲得一些感動,而不僅僅是給小朋友的娛樂,甚至可以賺到成人的眼淚呢!
動畫影集拍動畫電影比較容易,相較於要用真人或是3D動畫來表現。但這也不代表著動畫影集紅了就可以狂拍電影,也要看它的適合度。《名偵探柯南》是個每年一部大螢幕作品的典範,因為它的推理故事,很容易獨立,也很容易「放大」,變成一部推理電影,真的想要創造案件,永遠都有題材(看看CSI,一套影集不夠,還可以分支出邁阿密、紐約)。比較難單獨獨立出來的動畫,也許可以用電影版來做個大結局,或是來個外傳,但就很難來個十次吧?
影集拍電影不見得都是成功的,畢竟影集的特質和電影還是有所不同,但至少對大部份的影集而言,登上大螢幕彷彿是一個里程碑,因為沒到一個程度,大螢幕是連想都不用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