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拳霸》泰拳功夫大解密
泰拳拳手通常從小時候開始培養,每天練習八小時,包括各種體能、重量與技巧的加強。訓練方法相當艱苦,例如將兩手高舉,旋踢對手身體兩側,或者用拳衝打硬物,藉以訓練拳手的抗打能力,還有直接使用鋼棒打擊手臂和小腿,來訓練骨頭的堅硬程度。

提到泰國動作片,泰拳幾乎是畫上等號的第一印象,從《拳霸》到10月19日即將上映的《功夫拳霸》,觀眾期待泰拳電影能再度帶來強烈震撼及新奇的觀影經驗。《功夫拳霸》集合了許多泰國動作片的主要推手與重量級人物,網羅曾在1986年和1994年獲得拳擊羽量級世界冠軍,創下21勝2敗12次KO輝煌紀錄的知名泰拳選手Samart Payakaroon( 飾演獅子)、繼東尼嘉之後,另一位取得世界知名度的武打動作明星丹楚朋Dan Chupong、(飾演火戰士)、以及《拳霸》武術設計團隊Panna Rittikrai(飾演食人鬼),高手對決,深具可看性。
就連《安娜與國王》電影裡真實的歷史人物「安娜」在她19世紀後期造訪泰國所著的遊記裡,也有描述當時泰拳在曼谷皇朝非常流行的情況。書裡寫著「暹羅人好戰…….於拳賽方面,暹人慣以皮條綑手作套,偶混以銅線,用皮環箍首。拳師集中攻敵頭部,抗力極強。力擊失勢,傾覆或垂手示降者當敗論。」
到了近代,拉瑪五世皇朱拉隆功,從小開始得名師指點武功,在泰拳方面尤其厲害,名聞全國。登基後,在1898年,下諭設立「皇廷拳師」制度,招募全國泰拳技術最高者,在國家重大慶典獻計表演,其成員有年餉且免繳稅金,使的泰國人認為泰拳是一種可以光耀門楣的榮譽國技,再次提高泰拳的地位。至1937年,泰國政府教育署體育廳首次頒佈泰拳競賽規則,統一全國擂台比賽的制度和形式。
至今泰拳不只在泰國境內是一項熱門的武術與國技,世界上也不乏武術愛好者親自到泰國學習原汁原味的泰拳,尤其在東南亞與香港民間「泰拳」更是紅的不得了,近年泰拳甚至與娛樂元素結合,成為泰國電影的最大賣點,從《拳霸》1.2集、《美麗拳王》到《功夫拳霸》,這股趨勢逐漸在亞洲國家與好萊塢蔓延開來,並捧武打明星紅東尼加與丹楚朋。
泰拳拳手通常從小時候開始培養,每天練習八小時,包括各種體能、重量與技巧的加強。訓練方法相當艱苦,例如將兩手高舉,旋踢對手身體兩側,或者用拳衝打硬物,藉以訓練拳手的抗打能力,還有直接使用鋼棒打擊手臂和小腿,來訓練骨頭的堅硬程度。丹楚朋為了演出《功夫拳霸》,作足了準備功課,每天勤練健身和長跑,以最顛峰的體能狀態演出極致的武打動作。更多精彩招式,10月19日即將揭曉。
《功夫拳霸》動作場面設計頗費心思,視覺效果剛猛凌厲,效果十足,劇情高潮迭起。致命武功招式像是凌空飛越,曲身屈膝,將身體重心落在膝蓋上,大鵬展翅而下的高難度蹬踢。(照片1,2),以膝部猛烈撞擊目標,側膝成弧線,產生無比破壞力的恐怖迴旋踢,(照片3,4)。武打動作極為精彩,將泰拳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喜歡動作功夫電影的影迷不要錯過!
本期焦點-【v.0138】 2007/10/13
其他新鮮事兒

賀比漢考克:爵士浮生 (10/13)

本週電視影片精選 (10/13)

口碑後勁看漲的奧斯卡熱門影片 (10/13)

《決戰3:10》比子彈更厲害勇氣與決心 (10/13)

《色戒》床戲初夜原始發想-藍祖蔚專訪編劇王蕙玲之一 (10/13)

色,戒:優秀段落構成的過譽之作 (10/13)

奧斯卡熱門影帝影后人選 (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