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06台北電影節〉加拿大電影


當然《愛瘋狂》是一部頗有野心的作品,男主角在平安夜出生的設計,顯然是對性別、宗教的一個隱射,很多鏡頭也看得見導演的用心,可惜常常太過火太匠氣,而且五個兄弟中,另外三個戲份比龍套演員還不如….

從1987年以來,尚克勞德羅桑的《夜間動物園》,羅伯勒帕吉的《懺情記》,大衛柯能堡的《雙生兄弟》及《裸體午餐》,丹尼斯阿坎德的《美國帝國淪亡記》、《蒙特婁的耶穌》及《老爸的單程車票》,還有艾騰伊格言的《色情酒店》、《意外的春天》及《A級控訴》,這五位加拿大重量級名導,總計在二十年內拿下十座加拿大金尼獎的最佳影片!列出這個輝煌紀錄無非是要提醒大家,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假如時間、金錢有限的話,透過「極光幻影:加拿大經典精選」單元一口氣認識這五位國寶級大師的代表作,絕對值回票價。不過還是要順便嘮叨一下,台北電影節既然已經引進了那麼多加拿大經典,這屆影展又邀了許多同志題材的電影,怎麼居然會漏掉湯費茲傑羅(《迷情花園》、《狼女》、《肉譜團(牛肉在哪裡)》、《The
Event》)、約翰葛瑞森(《愛之風暴》、《男情難了》)及大衛威靈頓(《戀制服癖的男人》、《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等三位加拿大酷兒名導的經典作品呢?


廢話少說,前兩週已經在e週報簡單推介過艾騰伊格言及羅伯勒帕吉的作品。接下來,就是其他加拿大電影的亂亂談了。



˙《美國帝國淪亡記》(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Empire)&《蒙特婁的耶穌》(Jesus of Montreal)

如果曾經被《老爸的單程車票》深深感動;如果懷念那群老朋友,那間湖邊小屋、那段鋼琴重奏、那一個接一個的葷笑話、長桌的晚餐,以及夜間湖畔的真心話,那絕對不應該錯過丹尼斯阿坎德的代表作《美國帝國淪亡記》,也就是前者的「前傳」。我喜歡把《》片當成一部「同學會電影」來欣賞。這個劇本真是聰明到了字字珠璣,藉由一場晚餐聚會的前後,輕巧揭露了這群表面上看似自由開放的知識份子,真摯、偽善、矛盾地擺盪著的焦慮與難堪處境。他們可以笑談種種性事、情愛關係,可一旦觸及「自己」的道德底線,所有的偽裝立刻崩塌。對了,就跟羅伯勒帕吉一樣,丹尼斯偶爾也會粉墨登場,他不但在《》片客串法官,也是《里歐洛》中約談里歐洛哥哥的學校顧問唷。


至於丹尼斯的另一部傑作《蒙特婁的耶穌》,並不只是單純戲中戲電影那麼簡單而已。丹尼斯利用一則重新被解讀、詮釋的聖經故事,為演出者與觀賞者,舞台上與舞台下,Passion(受難)與passion(熱情),定義出一條有趣的界線。一旦跨越了這條線,藝術的文本與台上、台下,真實與虛構,定義與解讀,全都混攪在一起之後,《蒙特婁的耶穌》瞬間膨脹成一篇豐富的社會論述。丹尼斯阿坎德總是那麼旁徵博引,那麼滔滔不絕。舞台上十字架的聖經故事,對比病床上(扮演耶穌)男演員(因本片演出拿到金尼獎影帝的Lothaire Bluteau,後來又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扮演另一個殉道者)殉道般的前因後果,再對照後續器官移植神愛世人的指涉,再到成立「紀念基金會」究竟是營利(經濟)乎╱政治乎╱藝術乎的大哉問,丹尼斯尖銳地指出政治與宗教之於藝術創作不可避免的干涉。它一方面促成了藝術,卻也可能轉個彎親手毀滅自己的創作;而社經背景與商業利益,一方面遮掩了藝術的純粹性,一方面卻也提供了出線的機會與改善的條件。趁《達文西密碼》宗教熱潮順道觀賞《蒙特婁的耶穌》,應該是最好的時機。



˙《迷情漩渦》(Maelstrom)

精彩的魁北克電影,似乎總離不開髒污與惡臭。《里歐洛》瀰漫著一股污穢、腐朽的氣味,生命,彷彿一坨又一坨的大便,永無止盡;《懺情記》裡出現了魚屍,以及各式各樣傾倒的液體;至於《迷情漩渦》,索性讓一隻令人作嘔的腐魚張開嘴巴,告訴我們一則怪異到了極點的愛情神話。


迷情漩渦》的開場,在《毛髮》音樂劇(Good Morning Sunshine)的樂聲中,尚未成型的胎兒被打掉、然後火化;到了收場,茫茫大海的一艘船上,老人的骨灰即將海葬。無論胎兒還是老人,他們生命的「被迫」結束,都是因為那個叫做碧比的年輕服裝業女強人。丹尼維勒納夫(他的劇情長片處女作《八月三十二日》曾在絕色影展演過)以怪異的鏡頭;一大堆象徵、符號與對比(例如地鐵裡的陌生人=酒吧裡的陌生人;那份叫做「未來」的時尚雜誌,etc.);詭異的敘事觀點(臭腥的腐魚);交錯來去的初生、死亡、失去與獲得;以及憑空而降的災難與神蹟,對照、迴圈、重複與改變…,把《》片組裝成一部環環相扣的拼圖電影。無論你是對怪腔怪調有興趣,還是偏好迴圈宿命氣氛、偶然與巧合題材(尤其是曾經被《愛是一隻母狗》、《靈魂的重量》震得七葷八素的影迷),或者是單純想看美豔的坎城影后瑪莉荷西克魯茲露毛的影迷,都千萬不要錯過這部獲得加拿大金尼獎最佳影片、導演、劇本、影后、攝影五個獎項的奇作。



˙《雙生兄弟》(Dead Ringers),《掃描者大決鬥》(Scanners)&《嬰靈》(The Brood)


我每次看大衛柯能堡的電影時,總是滿腦子胡思亂想。假如把《第六感追緝令2》或《X戰警3》或《咒怨西洋篇2》交給他?拍,會變成怎麼樣?柯能堡對人體有著病態的想像,看他的電影如何切割文明與慾望,如何撕裂感官讓各樣膿湯液體一齊爆漿,配上霍華修爾的陰森旋律,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享受。


這回台北電影節徹夜放映柯能堡的三部經典(假如把比較沉悶的《雙生兄弟》換成《變蠅人》,效果應該會更好),對Cult片迷來說真是不能錯過的饗宴。儘管我個人更偏愛柯能堡的《再死一次》(The Dead Zone)、《超速性追緝》(Crash)及《X接觸來自異世界》,但《雙生兄弟》以一派沉默來素描曖昧與恐懼,配上傑瑞米影帝精彩的演技示範,實在仍讓我瞠目結舌。至於《掃描者大決鬥》對集權、優生的另類想像(讓我忍不住想到布萊恩辛格的兩集《X戰警》的結局),柯能堡的氣勢遠遠壓過陽春特效的不足,讓收場顯得劇力萬鈞。比較失望的是《嬰靈》(這中譯名真爛,還不如翻作《孵雛》比較有想像空間),或許是因為對日韓鬼片已經太過熟悉,雖然仍是一部蠻好玩的Cult片,但從今天的標準看來已顯得過時(尤其是女主角非常B級的演技),以致最後高潮戲的驚嚇指數變得不足為奇了。



˙《愛瘋狂》(C.R.A.Z.Y.)

加拿大金尼獎一向喜歡讓贏家贏得漂亮,所以常常發生「橫掃」金尼獎的情況。根據我從1993年到今年努力追片、看片(總計十四部最佳影片我都看過)的心得,儘管《愛瘋狂》號稱是二十年來最好的魁北克電影,但我打心底覺得《愛瘋狂》其實和《紅色小提琴》一樣,頂多配上「普普」的形容詞,格局、藝術開創性完全比不上其他十二部得主。看《愛瘋狂》的時候,我先是想起了《燦爛時光》。不過,或許《愛瘋狂》更適合被拿來和民視《意難忘》或香港《真情》作比較。我想,假如把這類小格局家庭婆媽劇濃縮成兩小時的電影,大概就是這樣了吧?姑且形容為「菜市場等級的感動」好了。


當然《愛瘋狂》是一部頗有野心的作品,男主角在平安夜出生的設計,顯然是對性別、宗教的一個隱射,很多鏡頭也看得見導演的用心,可惜常常太過火太匠氣,而且五個兄弟中,另外三個戲份比龍套演員還不如,反正這只是為了湊齊「那五個字母」吧?結果看完電影之後,我只記得大衛鮑伊跟佩西克萊的歌。對了,倒還蠻想試一下用熨斗來燙吐司(Iron Toast),吃起來是什麼口感?



˙《誘惑醫生100招》(Seducing Doctor Lewis)


我再嘮叨一次,說真的,與其邀這部沒啥了不得(頂多稱得上蠻好打發時間)的小品來觀摩,還不如多花點心力引介我在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三位被遺忘的加拿大酷兒名導的作品。很難想像這部片怎麼會入圍這麼多項金尼獎(還好大部份槓龜),《誘惑醫生100招》帶著鄉土味的輕喜劇調調,裡頭一群很蠢笨自以為狡詐但其實可愛的窮困鄉下人們,活脫是英國喜劇小品中常見的角色,就如同《山丘上的情人》與《辣嬤寫真》(也有點類似日劇常見的公式),反正就是都會醫生被迫來到荒僻小島行醫,然後胡鬧一下、誤打誤撞幫助病患,發生一些溫馨的小故事,在輕巧愉悅中不忘輕刺社會福利制度再完善也難以改進的一些問題,末尾來個小小感人的高潮…,大概就是這樣了,除了搭最近台開案順風車充滿話題性以外,我真不知道還有啥看頭。

作者:Ryan

本期焦點-【v.069】 200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