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我的少女時代》向曾經有過的青春致敬


儘管你明白,也許這些電影是多麼的落於俗套,那樣的相似,但卻總是能夠在這些電影裡的某些畫面,某些場景,某些對白看見一些過去,看見那些自己也曾經擁有過的青春。



為什麼會喜歡看青春校園電影?從之前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曖昧,到《匆匆那年》的後悔,再看著《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裡走過的痕跡,儘管你明白,也許這些電影是多麼的落於俗套,那樣的相似,但卻總是能夠在這些電影裡的某些畫面,某些場景,某些對白看見一些過去,看見那些自己也曾經擁有過的青春。



小說《左耳》裡面說過一句話,「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正因為青春,所以什麼都不怕,曾經的愛戀、曖昧、暗戀都會是你將來值得細細品味的回憶。



我想很多人應該已經分享過這部電影的許多細節,那我就來分享我從《我的少女時代》裡面得到的感受。

開頭從陳喬恩開始進行的回憶方式我很喜歡,看著她就像看著自己,長大後的自己,談過幾場戀愛卻總是不及初戀的深刻,就算成功進入自己小時候幻想的職場,再遇見了忙碌、同事間的各種磨合後,就會開始想著:「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於是就開始想要回到年輕時的自己,再度過著沒有任何煩惱,或許課業繁重,但只要跟著死黨一起做著瘋狂的事,和喜歡的人說上幾句話,一切煩惱就也煙消雲散。



穿著制服背著書包,每天騎腳踏車或者坐公車、走路上學的我們,現在看來有點令人懷念,記得之前網路上好像滿流行著一些「經典!小時後的卡通」或者「你還記得這些東西嗎?」之類的影片或者圖片,裡面滿滿都是小時候風靡的東西,然後長大後卻不知不覺忘記了,可卻在提起之後又可以非常激動的和別人暢聊。

電影裡面出現的好多都是以前自己小時候的回憶,像是最喜歡逛文具店,放學回家經過就自然的進去晃晃,翻翻參考書,看看夾在上頭的漫畫,接著飄到旋轉櫃上去挑著自己喜歡的偶像卡片,那種小小一張,很值得收藏的卡片。也流行買那種很俗很俗的青春紀念冊,然後班上人手一本到處傳閱,叫每個人都要在上面寫下自己的資料,最後在畫一個樓梯上面寫著步步高升之類的字眼,現在看來俗到爆的行為,卻是學生時代最天真無邪的舉動。

「分數和校規都不能定義我們,只有我們能夠決定自己的樣子。」記得還在念國中的時候還盛行著髮禁還有各種管理嚴格的校規,不能染頭髮、不能穿短襪、背包上不能塗鴉掛著奇奇怪怪的東西,那時候總喜歡在進校門前把襪子拉很高很高,過了訓導主任那關就快速把襪子塞回鞋子裡面,一點都不能露出來,彷彿露出來全班就會笑你俗的那種緊張。

多快樂啊那時候。解除髮禁、校規放寬不少之後,反而會想念那種日子。



我的少女時代》有點像是《初戀那件小事》加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融合版,記得之前也有提過,台灣跟大陸的青春電影不同的地方是,大陸的電影豐富著現實的真實,而台灣電影卻帶著更多純真浪漫的偶像劇風格,相比之下台灣的青春校園電影更像著純愛靠攏,在劇情跟對白上也比較討喜。

說到討喜就不得不稱讚宋芸樺在片中的表現亮眼,在《等一個人咖啡》或許有點青澀,但在本片我個人覺得表現的很好,只可惜的地方是,改造後的林真心反而變得不像林真心了,少了之前的天然呆與迷糊個性,或許是變漂亮之後,也和徐太宇相處久了,所以多了幾分自信,還敢主動發起校園起義的活動,雖然也不錯,但我還是更喜歡改造前的林真心。

另外劇中年輕演員非常自然,連看起來不是很會演戲的簡廷芮與李玉璽都成功融入在其中,變成一種:「校園裡本來就有千百種個性的學生」的念頭,就會覺得沒什麼了。

不過硬要說缺點大概就是,長大後的徐太宇找了言承旭,怎麼看怎麼怪。



當你意識到喜歡某個人之後,就會無法再像從前般自然的與她或他交談,真心話大冒險的小遊戲,就會不自覺的感到緊張,是不是自己在意的那個人口中說的有喜歡的人,是不是自己?「希望你的願望裡也有我。」多美的一句話。

我的少女時代》雖然沒有讓我真的掉下眼淚,卻緩慢而深刻的打中我,尤其當田馥甄的《小幸運》聲音一響起,看著電影裡的林真心與徐太宇的對望,瞬間有雞皮疙瘩的感動。

致我們曾經有過的青春。

作者:老子(OldMan) 【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12】 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