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文思與行動
當他在文學世界描繪了以死進諫的武士精神時,世人是接受的;但是當他將此放到現實生活中時,世人又開始稱呼他為瘋子。激情與現實是否真有不得跨越的分界線? 三島由紀夫最後的怒吼迴盪數十年不止…
「筆劍合一」,這是《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四個章節中的最後一個章節,或許也是整部電影的核心精神。
《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前譯:《三島由紀夫傳》﹞是1985年的作品,近日將在臺灣以影展形式重新上映。本片的故事由三島由紀夫人生中的最後一日開始敘述,描繪他集結自己創立的衛國軍隊「楯之會」中四名親信成員,前往自衛隊總部綁架總監並發表演說,之後在理想未能達成的不甘之中切腹自盡,以身殉道。
在描繪三島由紀夫最後的「自決日」之間,本片運用四個章節的方式分開來敘述並總結三島由紀夫的一生,分別是「美感﹝beauty﹞」、「藝術﹝art﹞」、「行動﹝action﹞」和最後的「筆劍合一﹝harmony of pen and sword﹞」,其中又分別在不同的章節去對應三島的作品:《金閣寺》、《鏡子之家》與《奔馬》。
交錯在自決日當天、對過往的回憶,與文學作品的絢爛色彩之中,《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充滿藝術感的表現方式有極大的吸引力,切入作品故事時迷幻的飽和色彩,也跟黑白的過去回憶形成強烈對比。在故事的方向上,我們可以看到三島由紀夫的旁白不斷環繞在他對「行為」與「藝術」的掙扎中,如何能結合兩者的作為?如何幫把文字中的狂熱與藝術感與真正的行為做融合?在三島由紀夫的掙扎之中,我們看到他慢慢走向無可避免的自決之日。
《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表現了一個或許是史上最強烈的文人掙扎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這部電影在結局的「筆劍合一」中,殘忍而精準的重現了三島由紀夫的理想被無情的踐踏。當然,他的思想有過於偏激之處,但對比資料畫面以後可以發現,三島由紀夫生前最後的演說情景真的如電影所拍出的不堪。應該說,我認為當他想表達、傳遞自己的想法時,最慘忍的不只是被否定,而是完完全全的拒絕接收。在網路上翻找資料的同時,發現直至今日都依然有許多人將三島由紀夫的自殺式進諫當作笑話來看,想必這對他是最悲慘的結局了。
但是,回到電影中有意融合的文學觀點,三島由紀夫在做的事其實就是證明他想將文學中的美感與激情融合到現實生活中。應該說,當他在文學世界描繪了以死進諫的武士精神時,世人是接受的;但是當他將此放到現實生活中時,世人又開始稱呼他為瘋子。
筆劍是否真不應該合一?激情與現實是否真有不得跨越的分界線?三島由紀夫最後的怒吼迴盪數十年不止,如同升起的旭陽般灑下令人不敢直視的美。
作者:橘貓
【橘貓‧夜空】